一种用于化工原料的全自动控量投料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554319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810380120.7

    申请日:2018-04-25

    Inventor: 杨柳 张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化工原料的全自动控量投料装置,包括立柱、圆台、横板、弹簧、卡件、齿刃、滚轮、连接绳、送料斗、横杆、滑槽、电机、卡圈、送料板、底板、卡板、通孔、连接块、活动杆、螺钉和螺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在滚轮以及横板上设置齿刃,因此在滚轮滑动时,大大的增加了滚轮与横板的摩擦力,因此会使得滑轮在滑动时,不会由于惯性较大,因此无法对所需要进行滑动的量进行控制,导致投料位置或是投料量出现偏差。通过设置活动杆,在活动杆倾斜时因此会挤压着送料斗一起进行倾斜,因此这样就会很省力的将送料斗内的化工原料倒在送料板上,不需要人工的将送料斗内的原料倒出,真正的做到全自动化投料。

    一种碗状ISP复合功能性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917349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265338.9

    申请日:2019-12-11

    Inventor: 魏少华 张鹏 周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碗状ISP复合功能性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由嵌段聚合物自组装后负载Fe3O4颗粒和光敏剂ZnPc形成;所述嵌段聚合物为碗状聚乙二醇嵌段聚苯乙烯(PEG-b-PS)。本发明所制得的碗状ISP功能性复合纳米粒子具有磁性靶向功能,可以提高ZnPc在肿瘤组织部位的富集,本发明新型碗状ISP复合功能性纳米粒子可磁性靶向到肿瘤组织部位,通过催化产氧提高光敏剂活性,实现PDT的高效治疗。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方便,原料来源广,生物利用度高,制备的纳米粒子作为光敏剂及载体应用在制备光动力药物中。

    用于多相连续流反应系统的可自动装填产物的熟化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1907586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343101.9

    申请日:2024-09-25

    Abstract: 用于多相连续流反应系统的可自动装填产物的熟化反应器,熟化反应器三维同步带模组,通过步进电机控制其上玻璃出料管运动到指定容器位置;玻璃反应容器能够提供相同的反应容器环境,均匀排布在由电木材料构成的所述玻璃熟化容器安装板上;玻璃反应容器内部放置磁子,通过位于所述玻璃反应容器下部的所述磁力电机安装板上配套磁极和磁力电机驱动搅拌,加快熟化进度和均一程度。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所述三维同步带模组移动,带动所述玻璃出料管至所述玻璃反应容器上方,物料流入容器内并对应开启搅拌功能,允许手动或自动控制模式切换,满足对应次序容器内物料的自动装填与搅拌,以达到自动装填反应产物,提供稳定、相同的熟化条件目的,有利于持续高效率熟化。

    “缺陷型”金属有机框架复合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856761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235409.8

    申请日:2021-10-22

    Abstract: “缺陷型”金属有机框架复合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催化材料以“缺陷型”多孔晶体材料为载体,将磁性纳米粒与脂肪酶包裹在其内部形成,所述“缺陷型”多孔晶体材料由Zn基与2‑甲醛咪唑经酸刻蚀形成。本发明是以金属有机框架作为一种新型的固定化酶材料,将脂肪酶和磁性纳米粒包裹在其内部,制备得复合催化材料,再利用酸对复合催化材料进行刻蚀,并将“缺陷型”复合催化材料应用到无溶剂体系的植物甾醇的酯化反应中,催化酯化反应得到植物甾醇酯产品。本发明的复合催化材料不仅能够在无溶剂体系高效催化植物甾醇的酯化反应,还能提高脂肪酶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并可以实现多次回收利用的同时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

    一种苯基次膦酸铝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46022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85643.6

    申请日:2013-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苯基次膦酸铝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制备0.1~1mol/L硝酸铝或者硫酸铝溶液;b.在0~40℃温度条件下将所述硝酸铝或硫酸铝溶液缓慢滴加入苯膦二氯中;c.滴毕,加热并调节溶液pH值,40~100℃反应1~3小时生成目标产物苯基次膦酸铝。本发明方法采用硫酸铝或硝酸铝与苯膦二氯在酸性条件下直接反应“一步法”制备苯基次膦酸铝,目标产物的产率在87%~96%;所得苯基次膦酸铝为白色粉末,无需进行颜色处理,纯度较高;简化了现有的工艺路线,反应时间较短,对环境友好,成本低廉,更适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电场强化高放热多相连续流微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19215806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80876.3

    申请日:2024-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场强化高放热多相连续流微反应器,包括第一冷却通道结构板、第一石墨电极板、微通道板、第二石墨电极板以及第二冷却通道结构板,第一、第二冷却通道结构板依次由冷却流道板、橡胶垫及外侧压板组成且设置有蛇形冷却流道,内侧安装约束有第一石墨电极板和第二石墨电极板,第一石墨电极板与第二石墨电极板上均开设有电极安装孔,微通道板上设置有蛇形流道,包括三股反应液进口和一股反应产物出口,两侧分别与第一石墨电极板内侧、第二石墨电极板内侧紧贴,构成流体流动区域,实现最大接触面积的电场强化效果。本申请能够实现高电场强化表面积、提升了换热效果,同时有效降低了通道堵塞,可应用于需电场强化的高放热多相反应。

    “缺陷型”金属有机框架复合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856761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111235409.8

    申请日:2021-10-22

    Abstract: “缺陷型”金属有机框架复合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催化材料以“缺陷型”多孔晶体材料为载体,将磁性纳米粒与脂肪酶包裹在其内部形成,所述“缺陷型”多孔晶体材料由Zn基与2‑甲醛咪唑经酸刻蚀形成。本发明是以金属有机框架作为一种新型的固定化酶材料,将脂肪酶和磁性纳米粒包裹在其内部,制备得复合催化材料,再利用酸对复合催化材料进行刻蚀,并将“缺陷型”复合催化材料应用到无溶剂体系的植物甾醇的酯化反应中,催化酯化反应得到植物甾醇酯产品。本发明的复合催化材料不仅能够在无溶剂体系高效催化植物甾醇的酯化反应,还能提高脂肪酶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并可以实现多次回收利用的同时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

    一种碗状ISP复合功能性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917349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1911265338.9

    申请日:2019-12-11

    Inventor: 魏少华 张鹏 周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碗状ISP复合功能性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由嵌段聚合物自组装后负载Fe3O4颗粒和光敏剂ZnPc形成;所述嵌段聚合物为碗状聚乙二醇嵌段聚苯乙烯(PEG‑b‑PS)。本发明所制得的碗状ISP功能性复合纳米粒子具有磁性靶向功能,可以提高ZnPc在肿瘤组织部位的富集,本发明新型碗状ISP复合功能性纳米粒子可磁性靶向到肿瘤组织部位,通过催化产氧提高光敏剂活性,实现PDT的高效治疗。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方便,原料来源广,生物利用度高,制备的纳米粒子作为光敏剂及载体应用在制备光动力药物中。

    一种苯基次膦酸铝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46022B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310085643.6

    申请日:2013-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苯基次膦酸铝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制备0.1~1mol/L硝酸铝或者硫酸铝溶液;b.在0~40℃温度条件下将所述硝酸铝或硫酸铝溶液缓慢滴加入苯膦二氯中;c.滴毕,加热并调节溶液pH值,40~100℃反应1~3小时生成目标产物苯基次膦酸铝。本发明方法采用硫酸铝或硝酸铝与苯膦二氯在酸性条件下直接反应“一步法”制备苯基次膦酸铝,目标产物的产率在87%~96%;所得苯基次膦酸铝为白色粉末,无需进行颜色处理,纯度较高;简化了现有的工艺路线,反应时间较短,对环境友好,成本低廉,更适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次磷酸铝的制备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145110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87237.3

    申请日:2013-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次磷酸铝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配制次磷酸钠溶液;b.配制硝酸铝溶液;c.将所述次磷酸钠溶液和硝酸铝溶液混合均匀,调节pH为2~6,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目标产物次磷酸铝。本发明的方法直接以水为溶剂进行反应,温度较低,反应易于控制;所得次磷酸铝粒度小于50微米,为白色粉末,无需进行额外的颜色处理,纯度较高,所得到的目标产物的产率在92%~99%;简化了现有合成工艺路线,且没有有毒物质产生,对环境友好,成本低廉;在同一反应中得到高效阻燃剂和助燃剂,资源利用率高,有较好的工业化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