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984805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472649.8
申请日:2015-08-05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B02C19/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2C1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频激励双质体振动磨,包括上质体、主振弹簧和下质体,所述上质体由激振电机、磨筒和上质体本体构成,所述激振电机包括近共振激振电机和高频激振电机,所述近共振激振电机、所述磨筒和所述高频激振电机在水平方向上依次设置且固定安装在所述上质体本体的上底板上,所述磨筒的一端与所述近共振激振电机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高频激振电机相连接;所述下质体通过所述主振弹簧与所述上质体相连接,且所述上质体、主振弹簧和所述下质体在垂直方向上依次设置;所述下质体通过所述主振弹簧与所述上质体本体的下底板相连接。通过不同激振频率的激振电机可以同时产生大振强和大振幅,从而获得颗粒分布较集中的且粒度较细的超微粉体颗粒。
-
公开(公告)号:CN104984806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472965.5
申请日:2015-08-05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B02C19/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2C1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频激励振动磨包括主振体、弹簧和底座,所述主振体由激振电机、磨筒、支座构成,所述激振电机包括近共振激振电机和高频激振电机,所述磨筒设于所述近共振激振电机和所述高频激振电机之间,所述近共振激振电机、所述磨筒和所述高频激振电机在水平方向上依次设置且均安装在所述支座上;所述支座通过所述弹簧与所述底座相连接,且所述支座、弹簧和所述底座在垂直方向上依次设置。通过由两台不同激振频率的激振电机组成且两台激振电机连接在磨筒的两端,其中近共振激振电机能产生大振幅低振强,而高频激振电机能产生小振幅高振强,从而获得颗粒分布较集中的且粒度较细的超微粉体颗粒。
-
公开(公告)号:CN104984805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510472649.8
申请日:2015-08-05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B02C1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频激励双质体振动磨,包括上质体、主振弹簧和下质体,所述上质体由激振电机、磨筒和上质体本体构成,所述激振电机包括近共振激振电机和高频激振电机,所述近共振激振电机、所述磨筒和所述高频激振电机在水平方向上依次设置且固定安装在所述上质体本体的上底板上,所述磨筒的一端与所述近共振激振电机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高频激振电机相连接;所述下质体通过所述主振弹簧与所述上质体相连接,且所述上质体、主振弹簧和所述下质体在垂直方向上依次设置;所述下质体通过所述主振弹簧与所述上质体本体的下底板相连接。通过不同激振频率的激振电机可以同时产生大振强和大振幅,从而获得颗粒分布较集中的且粒度较细的超微粉体颗粒。
-
公开(公告)号:CN204866106U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20581303.7
申请日:2015-08-05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B02C19/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频激励振动磨,包括主振体、弹簧和底座,所述主振体由激振电机、磨筒、支座构成,所述激振电机包括近共振激振电机和高频激振电机,所述磨筒设于所述近共振激振电机和所述高频激振电机之间,所述近共振激振电机、所述磨筒和所述高频激振电机在水平方向上依次设置且均安装在所述支座上;所述支座通过所述弹簧与所述底座相连接,且所述支座、弹簧和所述底座在垂直方向上依次设置。通过由两台不同激振频率的激振电机组成且两台激振电机连接在磨筒的两端,其中近共振激振电机能产生大振幅低振强,而高频激振电机能产生小振幅高振强,从而获得颗粒分布较集中的且粒度较细的超微粉体颗粒。
-
公开(公告)号:CN204816790U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20581176.0
申请日:2015-08-05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B02C19/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频激励双质体振动磨,包括上质体、主振弹簧和下质体,所述上质体由激振电机、磨筒和上质体本体构成,所述激振电机包括近共振激振电机和高频激振电机,所述近共振激振电机、所述磨筒和所述高频激振电机在水平方向上依次设置且固定安装在所述上质体本体的上底板上,所述磨筒的一端与所述近共振激振电机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高频激振电机相连接;所述下质体通过所述主振弹簧与所述上质体相连接,且所述上质体、主振弹簧和所述下质体在垂直方向上依次设置;下质体通过所述主振弹簧与所述上质体本体的下底板相连接。通过不同激振频率的激振电机可以同时产生大振强和大振幅,从而获得颗粒分布较集中的且粒度较细的超微粉体颗粒。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