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愈合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03993B

    公开(公告)日:2023-02-14

    申请号:CN202110790545.7

    申请日:2021-07-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愈合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聚合物基材上原位生成碳量子点,双螺杆挤出形成自愈合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通过该方法得到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良好的机械强度以及自愈合性能。相比于传统的柔性自愈合聚合物,实现了硬性聚合物的自愈合行为,极大的拓展了聚合物材料的应用范围。同时,制备方法简便易行,具有较强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生物基二异氰酸酯增强及降解优化PLA-PBAT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4661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311588112.9

    申请日:2023-1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基二异氰酸酯降解优化PLA‑PBA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份分别为:聚乳酸30~70质量份;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30~70质量份;增容剂1~3质量份;纳米碳酸钙0.3~0.5质量份;抗氧化剂0.2~0.4质量份;润滑剂0.5~1质量份;增容剂为生物基L‑赖氨酸二异氰酸酯。本发明采用LDI与PLA、PBAT反应生成的聚氨酯PUs在酶促反应中具有好的降解性能。同时在PLA‑PBAT材料的机械性能方面,通过化学键合延展链长和纳米粒子物理成核协同作用使得外部应力的界面分散更优,避免材料受到力后突然应力集中导致的界面失稳断裂,对材料起到了明显的补强作用,有效的扩展了材料的应用加工范围。

    基于聚碳化二亚胺改性的PLA-PBA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0356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88114.8

    申请日:2023-1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聚碳化二亚胺改性的PLA‑PBAT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的PLA‑PBAT复合材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制备原料:聚乳酸25~35份,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65~75份,相容剂1~4份,抗氧剂0.2~0.4份,润滑剂1~2份。本发明在PLA和PBAT熔融共混时,采用聚碳化二亚胺作为相容剂,通过聚碳化二亚胺的累积双键结构(‑N=C=N‑)与PLA/PBAT的末端羧基形成稳定的尿素结构,从而使PLA和PBAT相容性更好,使复合材料兼具PLA和PBAT拉伸强度高和韧性好的特性。本发明提供的PLA/PBAT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在农业薄膜、包装产品及医疗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自愈合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03993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790545.7

    申请日:2021-07-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愈合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聚合物基材上原位生成碳量子点,双螺杆挤出形成自愈合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通过该方法得到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良好的机械强度以及自愈合性能。相比于传统的柔性自愈合聚合物,实现了硬性聚合物的自愈合行为,极大的拓展了聚合物材料的应用范围。同时,制备方法简便易行,具有较强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一种用于PBAT合成的微流控鼓泡酯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8405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590389.5

    申请日:2023-11-27

    Abstract: 一种用于PBAT合成的微流控鼓泡酯化方法,步骤一:搭建微流控鼓泡装置,将装置与反应釜相连接。步骤二,复合配料,将一定比例己二酸,对苯二甲酸和1,4‑丁二醇充分均匀混合,投入反应釜,加入钛酸四丁酯等催化剂;步骤三,通过微流控鼓泡装置向反应釜通入氮气和一定比例的1,4‑丁二醇并加热至220~230℃反应3~4h得到酯。本发明所述的酯化新方法,相比于传统的酯化合成反应,微流控鼓泡合成法使反应体系中产生均相气泡,提高反应物间的接触面。使反应体系中的酯化反应更加均匀,提高反应效果。还可以降低副反应的发生概率,提高合成产物的纯度和收率。并且可以加快反应动力学,缩短反应时间。同时,制备方法简便易行,具有较强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一种协同作用增强的PLA-PBA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30926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588110.X

    申请日:2023-1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协同作用增强的PLA‑PBA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份分别为:聚乳酸30~35质量份;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65~70质量份;增容剂1~3质量份;改性纳米粒子0.3~1质量份;润滑剂0.2~0.4质量份。改性粒子通过成核作用形成新的稳定相增强PLA/PBAT材料界面相容性和反应性增容剂与PLA‑PBAT化学键合扩链聚合作用。采取以PCDI为主链,PLA、PBAT接枝上主链形成PLA‑PCDI‑PBAT共聚物为基底材料,由PCDI的反应键合提高相界面的界面附着性,之后进一步加入纳米改性粒子填充相界面缝隙改善相界面相容性,从而有效提升在受到外部应力时,分散相和连续相的应力传递效率,由此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用于PBAT酯化的微流控气液鼓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907015U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23194667.3

    申请日:2023-11-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PBAT的酯化的微流控气液鼓泡装置,所述设备包括微流控系统和气液鼓泡反应系统,其中:微流控系统包括气瓶(1),微流泵(2),注射器(3)以及微流控调控系统(4);微流泵(2)上安装注射器(3),注射器(3)和气瓶(1)分别通过管路与气液鼓泡系统相连;微流控调控系统(4)分别与气瓶(1)和微流泵(2)相连,进行控制调节。在微流控系统中,微流控调控系统精确调节惰性气体和补充液体物料的流速与进料比;在气液鼓泡反应系统中,气体与液体物料通过微气液泡制备区相互剪切产生尺寸和速度可调的微液滴与微气泡,从反应釜下方的多个通道进入釜内。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能够实现酯化过程的强化,节省物料,缩短反应时间,提高产品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