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0350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72767.2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宿迁市南京工业大学新材料研究院
IPC: C07C407/00 , C08F4/34 , C07C409/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亲结构自由基引发剂的制备方法,配制油酸聚氧乙烯酯或硬脂酸聚氧乙烯酯和三乙胺/二氯乙烷溶液,然后缓慢滴入草酰氯二氯乙烷溶液中,室温反应,待草酰氯溶液滴加完后,反应30min;继续缓慢滴加叔丁基过氧化氢二氯乙烷溶液,室温反应,待叔丁基过氧化氢溶液滴加完后,继续反应60min;采用常温减压去除反应溶液中的二氯乙烷溶剂,然后再加入正己烷,过滤出去三乙胺盐酸盐固体,所获得的滤液采用常温减压方法去除正己烷溶剂,再次过滤,获得过氧化双亲分子产物。
-
公开(公告)号:CN109679129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811590800.8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宿迁市南京工业大学新材料研究院 ,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烯烃材料表面改性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a)使聚烯烃材料在含氯溶液中进行表面氯代反应得氯代聚烯烃材料;(b)将所述氯代聚烯烃材料浸入接枝反应溶液中,在光辐照作用下进行光催化‑原子转移自由基反应即可。通过进行表面氯代反应和光催化‑原子转移自由基反应即可实现聚烯烃材料表面改性,不对聚烯烃表面造成深度破坏,而且反应温度可降低至室温,极大缩短了接枝时间;而且聚烯烃材料表面官能化处理均一,可以根据需求在聚烯烃材料表面获得对应的官能基团。
-
公开(公告)号:CN105536846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33590.7
申请日:2016-01-1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宿迁市南京工业大学新材料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7/24 , B01J35/004 , B01J35/02 , B01J35/023 , C02F1/30 , C02F2101/30 , C02F230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有机污水处理的光降解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光降解催化剂是由纳米片状二氧化钛负载在氮化碳纳米片上,具有高效、多次重复使用、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本发明的用于有机污水处理的光降解催化剂为二氧化钛/氮化碳复合光降解催化剂,所述的二氧化钛为纳米片状,纳米片状二氧化钛负载在氮化碳纳米片上,所述的复合光降解催化剂粒径为1-10um,其中纳米片状二氧化钛与氮化碳纳米片的质量比为15:1-5:1。
-
公开(公告)号:CN105536846B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610033590.7
申请日:2016-01-1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宿迁市南京工业大学新材料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有机污水处理的光降解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光降解催化剂是由纳米片状二氧化钛负载在氮化碳纳米片上,具有高效、多次重复使用、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本发明的用于有机污水处理的光降解催化剂为二氧化钛/氮化碳复合光降解催化剂,所述的二氧化钛为纳米片状,纳米片状二氧化钛负载在氮化碳纳米片上,所述的复合光降解催化剂粒径为1‑10um,其中纳米片状二氧化钛与氮化碳纳米片的质量比为15:1‑5:1。
-
公开(公告)号:CN106120300B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610587498.5
申请日:2016-07-25
Applicant: 宿迁市南京工业大学新材料研究院 , 南京工业大学
IPC: D06M11/09 , D06M14/10 , D06M13/203 , D06M13/192 , D06M13/395 , C08J5/06 , D06M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表面官能化处理方法,实现纤维表面与基体树脂的良好联结,从而提高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牵引进入含氯水相体系的密闭水槽进行表面氯化反应,得到表面氯化度为20‑50%的氯化纤维;2)将氯化纤维通过循环清水槽进行清洗;3)将清洗好的氯化纤维牵引进入接枝反应水槽中浸渍,得到表面羟基化的纤维;4)将表面羟基化的纤维通过循环清水槽进行清洗并吹干;5)将表面羟基化的纤维进入官能化单体溶液中,根据不同官能化单体反应要求,控制体系温度或加入反应催化剂,得到表面官能化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
公开(公告)号:CN106120300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587498.5
申请日:2016-07-25
Applicant: 宿迁市南京工业大学新材料研究院 , 南京工业大学
IPC: D06M11/09 , D06M14/10 , D06M13/203 , D06M13/192 , D06M13/395 , C08J5/06 , D06M10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6M11/09 , C08J5/046 , C08J5/06 , C08J2423/06 , D06M13/192 , D06M13/203 , D06M13/395 , D06M14/10 , D06M2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表面官能化处理方法,实现纤维表面与基体树脂的良好联结,从而提高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牵引进入含氯水相体系的密闭水槽进行表面氯化反应,得到表面氯化度为20‑50%的氯化纤维;2)将氯化纤维通过循环清水槽进行清洗;3)将清洗好的氯化纤维牵引进入接枝反应水槽中浸渍,得到表面羟基化的纤维;4)将表面羟基化的纤维通过循环清水槽进行清洗并吹干;5)将表面羟基化的纤维进入官能化单体溶液中,根据不同官能化单体反应要求,控制体系温度或加入反应催化剂,得到表面官能化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
公开(公告)号:CN11687609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72640.0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宿迁市南京工业大学新材料研究院
IPC: D01F6/46 , D01F1/10 , D01F11/06 , D06M10/00 , D06M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交联结构的聚烯烃纤维的制备方法,将联枯接枝氧化石墨、助联剂、聚烯烃树脂和十氢萘溶剂按一定比例配比,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溶胀,然后采用干法纺丝工艺制备聚烯烃纤维,然后所制备的聚烯烃纤维经微波反应,获得具有交联结构的聚烯烃纤维。本发明采用的交联剂溶于聚烯烃预溶胀体中,经纺丝成型后的纤维在特定微波辅助作用下实现分子链的可控交联,避免了传统自由基交联剂在热成型过程中的热分解;通过聚烯烃分子链的交联,提高纤维的拉伸模量,改善纤维的抗蠕变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885510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1911224527.1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宿迁市南京工业大学新材料研究院 ,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分散体系增塑PVC树脂,该水分散体系增塑PVC树脂混合物不含镉、铅等有毒热稳定剂。以水作为介质,制备出了一种水分散体系增塑PVC树脂;在制备过程中还可有效避免热加工,有效提高材料稳定性。本发明的水分散体系增塑PVC树脂,其由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PVC树脂100份、增塑剂80~100份、水70‑150份、乳化剂1~3份、稳定剂1~2份、酸碱调节剂0.1~0.2份。
-
公开(公告)号:CN110885510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11224527.1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宿迁市南京工业大学新材料研究院 ,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分散体系增塑PVC树脂,该水分散体系增塑PVC树脂混合物不含镉、铅等有毒热稳定剂。以水作为介质,制备出了一种水分散体系增塑PVC树脂;在制备过程中还可有效避免热加工,有效提高材料稳定性。本发明的水分散体系增塑PVC树脂,其由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PVC树脂100份、增塑剂80~100份、水70-150份、乳化剂1~3份、稳定剂1~2份、酸碱调节剂0.1~0.2份。
-
公开(公告)号:CN110982190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24369.X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宿迁市南京工业大学新材料研究院 ,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8L27/06 , C08L71/02 , C08K13/02 , C08K5/12 , C08K5/11 , C08K3/26 , C08K3/34 , A41D19/00 , B29C41/00 , B29C4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含低分子溶剂的增塑PVC手套,该手套强度高、弹性好,不含有毒物质,可大大提高增塑PVC手套的应用范围。以水作为溶剂,制备方法简单。本发明的不含低分子溶剂的增塑PVC手套,其由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PVC树脂100份、复合增塑剂80~100份、水100份、复合乳化剂1~3份、复合稳定剂1~2份、填料5~10份、酸碱调节剂0.1~0.2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