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85102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810148586.4
申请日:2018-02-1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质素增强型聚氯乙烯木塑发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聚氯乙烯100份,木质纤维粉10‑200份,无机粉体2‑200份,稳定剂1‑20份、润滑剂1‑10份、木质素5‑80份,相容剂1‑8份,发泡剂1‑10份,发泡调节剂8‑25份,增强剂0.5‑10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木质素增强技术与微孔发泡技术相结合,在保证材料轻量化的同时,显著提高了材料的塑化、阻燃、抗紫外、抗老化、生物抗性、抗辐射、流变性能、螺杆挤出性能和耐热性能,以及产品的表面光泽度,同时降低产品的吸水性,获得了一种具有轻量化特征的高性能木质素增强聚氯乙烯木塑发泡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8485102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148586.4
申请日:2018-02-1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质素增强型聚氯乙烯木塑发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聚氯乙烯100份,木质纤维粉10-200份,无机粉体2-200份,稳定剂1-20份、润滑剂1-10份、木质素5-80份,相容剂1-8份,发泡剂1-10份,发泡调节剂8-25份,增强剂0.5-10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木质素增强技术与微孔发泡技术相结合,在保证材料轻量化的同时,显著提高了材料的塑化、阻燃、抗紫外、抗老化、生物抗性、抗辐射、流变性能、螺杆挤出性能和耐热性能,以及产品的表面光泽度,同时降低产品的吸水性,获得了一种具有轻量化特征的高性能木质素增强聚氯乙烯木塑发泡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7298868B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710659376.7
申请日:2017-08-0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8L97/02 , C08L23/06 , C08L23/12 , C08L27/06 , C08L55/02 , C08L25/06 , C08L51/06 , C08L97/00 , C08L33/04 , C08L51/04 , C08L53/02 , C08L23/08 , C08L23/28 , C08K3/26 , C08K5/098 , C08K13/02 , C08K3/30 , C08K5/09 , C08K3/04 , C08K5/521 , C08K3/08 , C08K5/20 , B29C48/92 , B29B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质素增强型木塑复合材料,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该木塑复合材料由植物纤维、木质素、再生热塑性塑料、矿物质粉、加工助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采用螺杆造粒挤出工艺加工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向木塑材料中加入木质素,以提高木塑材料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抗老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834366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158903.6
申请日:2017-03-1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12P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L‑谷氨酸脱氢酶催化生产α‑酮戊二酸的方法,它是在缓冲溶液中和过氧化氢清除剂的存在下,经辅因子和L‑谷氨酸脱氢酶的催化,L‑谷氨酸或其盐经氧化反应生成α‑酮戊二酸;其中,所述的辅因子依赖有机小分子再生催化剂实现同步催化再生。本发明以依赖有机小分子催化再生的辅因子的L‑谷氨酸脱氢酶催化L‑谷氨酸或其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α‑酮戊二酸,所用原料低廉,生产成本低,生产过程简单易操作,且没有环境污染,达到了资源循环再生利用的效果,这为工业上高效生产α‑酮戊二酸奠定了理论基础。本发明方法直接以L‑谷氨酸或其盐为原料,通过一步反应,生成α‑酮戊二酸,反应选择性好,产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424589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810148581.1
申请日:2018-02-1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8L27/06 , C08L97/02 , C08L97/00 , C08L23/06 , C08L23/28 , C08L51/04 , C08K3/34 , C08K13/02 , C08K3/30 , C08K5/09 , C08K5/098 , C08J9/10 , C08J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氯化木质素增强型聚氯乙烯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包括聚氯乙烯100份、木质纤维粉10~200份、无机粉体2~200份、稳定剂1~20份、润滑剂0.2~10份、氯化木质素5~80份、发泡剂1~10份、发泡调节剂8~25份、增强剂0.5~10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木质素进行氯化改性,以提高木质素的极性,从而提高氯化木质素与聚氯乙烯之间的相容性,提高木塑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384139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148584.5
申请日:2018-02-1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8L27/06 , C08L97/02 , C08L97/00 , C08L23/28 , C08K13/04 , C08K7/08 , C08K5/098 , C08K5/12 , C08K3/30 , C08J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VC-木质素-硫酸盐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该木塑复合材料由植物纤维、木质素、硫酸盐、PVC、热稳定剂、润滑剂、增塑剂、抗冲击改性剂、偶联剂、发泡剂、发泡调节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采用螺杆挤出加工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向木塑复合材料中同时添加木质素和硫酸盐,以提高流动性,提高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植物纤维的填充量,提高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以及抗紫外、抗老化、抗菌腐蚀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834366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710158903.6
申请日:2017-03-1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12P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L‑谷氨酸脱氢酶催化生产α‑酮戊二酸的方法,它是在缓冲溶液中和过氧化氢清除剂的存在下,经辅因子和L‑谷氨酸脱氢酶的催化,L‑谷氨酸或其盐经氧化反应生成α‑酮戊二酸;其中,所述的辅因子依赖有机小分子再生催化剂实现同步催化再生。本发明以依赖有机小分子催化再生的辅因子的L‑谷氨酸脱氢酶催化L‑谷氨酸或其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α‑酮戊二酸,所用原料低廉,生产成本低,生产过程简单易操作,且没有环境污染,达到了资源循环再生利用的效果,这为工业上高效生产α‑酮戊二酸奠定了理论基础。本发明方法直接以L‑谷氨酸或其盐为原料,通过一步反应,生成α‑酮戊二酸,反应选择性好,产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864553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810865061.2
申请日:2018-08-0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改性植物长纤维的制备方法,它是将木质纤维原料粉碎、水洗后,和改性剂溶液同时输送到双螺旋挤压搓丝机中,收集物料进行保温反应;保温反应结束后,所得产物经二次水洗后,即得原位改性植物长纤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本发明可以有效批量生产表面改性植物长纤维,并且通过植物长纤维制备增强型木塑复合材料,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减少了生产安全隐患,提高了植物纤维与热塑性塑料的相容性。且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耐候性都有明显提高,这对整合木塑行业都均由积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864553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865061.2
申请日:2018-08-0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改性植物长纤维的制备方法,它是将木质纤维原料粉碎、水洗后,和改性剂溶液同时输送到双螺旋挤压搓丝机中,收集物料进行保温反应;保温反应结束后,所得产物经二次水洗后,即得原位改性植物长纤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本发明可以有效批量生产表面改性植物长纤维,并且通过植物长纤维制备增强型木塑复合材料,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减少了生产安全隐患,提高了植物纤维与热塑性塑料的相容性。且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耐候性都有明显提高,这对整合木塑行业都均由积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424589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148581.1
申请日:2018-02-1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8L27/06 , C08L97/02 , C08L97/00 , C08L23/06 , C08L23/28 , C08L51/04 , C08K3/34 , C08K13/02 , C08K3/30 , C08K5/09 , C08K5/098 , C08J9/10 , C08J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氯化木质素增强型聚氯乙烯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包括聚氯乙烯100份、木质纤维粉10~200份、无机粉体2~200份、稳定剂1~20份、润滑剂0.2~10份、氯化木质素5~80份、发泡剂1~10份、发泡调节剂8~25份、增强剂0.5~10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木质素进行氯化改性,以提高木质素的极性,从而提高氯化木质素与聚氯乙烯之间的相容性,提高木塑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