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10519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811470563.1
申请日:2018-12-04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E02D31/02 , C08L7/00 , C08L9/06 , C08L23/22 , C08K13/02 , C08K3/26 , C08K3/22 , C08K5/098 , C08K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涵洞基础沉降缝处使用的中埋式止水带,包括中埋式止水带本体,所述中埋式止水带本体为长方形带状结构,且所述中埋式止水带本体上靠近其两长边边沿处对称预留有若干固定孔,若干所述固定孔的内部均设有防护件。本发明,无需施工人员自己穿孔,为施工带来了便利,可有效提高涵洞基础的防水性能,其结构简单,利用现有的中埋式止水带生产工艺即可生产,不会增加生产成本费用,适合大规模生产,为使用在竖向结构物上的中埋式止水带的发展提供了思路,其提出的中埋式止水带与模板的固定方法使得中埋式止水带本体与模板连接的更加牢靠,而且可有效增加中埋式止水带本体的防水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09496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820827.1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劲性复合桩承载性能的长期监测装置,包括与桩体(1)相互配合的传感器安置钢架(2)、监测组件(3)、超声波检测装置(4)、太阳能电池系统(5)、无线解调仪(6)、云端信息处理器(7)和客户端(8);桩体(1)包括同轴的内芯桩(11)和外芯桩(12),传感器安置钢架(2)包括水平安置钢架(21)和竖直安置钢架(22),监测组件(3)包括分布式光纤传感器(31)、耐久性检测仪(32)和荷载箱(33),监测组件(3)再依次与太阳能电池系统(5)、无线解调仪(6)、云端信息处理器(7)和客户端(8)相连。本发明的优点是可检查成桩后桩体质量,实时、长期地记录桩体的承载特性和受环境侵蚀的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605433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0949011.4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前预警的桩筏基础主动减隔震与震后修复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预警信息接收及建筑物损伤程度评估模块和主动调整部件,主动调整部件包括多组,在高层建筑物桩筏基础的每根桩桩顶与筏板交界面设置一组,所述主动调整部件根据所述预警信息接收及建筑物损伤程度评估模块反馈的地震信息,主动调整上部结构与桩筏基础的减隔震能力和建筑物差异沉降。本发明一种基于超前预警的桩筏基础主动减隔震与震后修复系统,不仅能够接收地震预警系统发出的预警信息,主动控制水平向减隔震支座震时有效抵抗水平荷载,减少高层建筑所受地震损害;同时能够调平震后建筑物差异沉降,延长震害频发地区建筑安全使用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9610519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470563.1
申请日:2018-12-04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E02D31/02 , C08L7/00 , C08L9/06 , C08L23/22 , C08K13/02 , C08K3/26 , C08K3/22 , C08K5/098 , C08K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涵洞基础沉降缝处使用的中埋式止水带,包括中埋式止水带本体,所述中埋式止水带本体为长方形带状结构,且所述中埋式止水带本体上靠近其两长边边沿处对称预留有若干固定孔,若干所述固定孔的内部均设有防护件。本发明,无需施工人员自己穿孔,为施工带来了便利,可有效提高涵洞基础的防水性能,其结构简单,利用现有的中埋式止水带生产工艺即可生产,不会增加生产成本费用,适合大规模生产,为使用在竖向结构物上的中埋式止水带的发展提供了思路,其提出的中埋式止水带与模板的固定方法使得中埋式止水带本体与模板连接的更加牢靠,而且可有效增加中埋式止水带本体的防水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461689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910022.5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冲击荷载下海洋工程地基的自触发加固结构,自触发加固结构埋入海洋工程地基中,包括冲击荷载自触发感应装置、若干起落架、护筒和储液缸;储液缸内装有注浆液;护筒套在储液缸外侧,护筒具有若干注浆外孔,储液缸具有若干注浆内孔;未触发状态下,护筒覆盖在注浆内孔外;起落架包括能够膨胀的自膨胀压杆;冲击荷载自触发感应装置能够感应冲击荷载;冲击荷载自触发感应装置根据感应的冲击荷载触发自膨胀压杆膨胀,膨胀的自膨胀压杆带动护筒移动至注浆外孔与注浆内孔一一对齐重合,注浆液流出至海洋工程地基中,对其进行加固。本发明使得海洋工程地基的加固更加智能、灵活,提高了加固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914390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11270162.3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E02D35/00 , E02D27/16 , B22F3/02 , B22F3/11 , B22F3/24 , B22F10/28 , B33Y10/00 , B33Y40/20 , B33Y70/00 , B33Y80/00 , C22C9/01 , C09D5/08 , C09D123/06 , C09D133/04 , C09D161/06 , C09D7/61 , C09D7/63 , C09D7/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变强度支承材料的桩顶刚度调节装置,包括:盖板以及缸体,缸体为上部开口、下部密封的结构形式,在缸体内设置有变强度金属支承材料;盖板设置在缸体上并与变强度金属支承材料上端接触;变强度金属支承材料的刚度大于缸体侧壁的刚度。本发明有效利用变强度金属支承材料的外观参数改变其自身的压缩性能,克服了现有桩顶刚度调节装置内部支承材料自身体积无法改变、仅能通过支承材料的压溃或排出而产生竖向位移的弊端,调节精度高、运行稳定、制备工艺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安装方便,上部荷载作用下刚度调节装置的荷载‑位移变化曲线具有显著的线性变化特征,无任何波动现象出现,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可控刚度桩筏基础的工程实践。
-
公开(公告)号:CN115308087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210830146.3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化三轴仪压密注浆试验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注浆系统(1)、模拟系统(2)和PIV系统(3);注浆系统(1)包括供压组件、控制组件(12)和储浆组件(13)模拟系统(2)包括位移传感器测量装置(21)、加载框架(22)、压力室(23)、围压体积控制器(24)、污染物处理室(25)和反压体积控制器(26),PIV系统(3)包括设于光学平台(31)上的脉冲光源(32)、CCD相机(33)和数据处理器(34)。本发明的优点是准确控制注浆量、注浆压力等关键参数,实现对注浆施工过程有效控制的智能化技术与实时管控,模拟深层环境的应力状态,确保试样的统一性和均匀性,操作性强,试验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46168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910022.5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冲击荷载下海洋工程地基的自触发加固结构,自触发加固结构埋入海洋工程地基中,包括冲击荷载自触发感应装置、若干起落架、护筒和储液缸;储液缸内装有注浆液;护筒套在储液缸外侧,护筒具有若干注浆外孔,储液缸具有若干注浆内孔;未触发状态下,护筒覆盖在注浆内孔外;起落架包括能够膨胀的自膨胀压杆;冲击荷载自触发感应装置能够感应冲击荷载;冲击荷载自触发感应装置根据感应的冲击荷载触发自膨胀压杆膨胀,膨胀的自膨胀压杆带动护筒移动至注浆外孔与注浆内孔一一对齐重合,注浆液流出至海洋工程地基中,对其进行加固。本发明使得海洋工程地基的加固更加智能、灵活,提高了加固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914390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270162.3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E02D35/00 , E02D27/16 , B22F3/02 , B22F3/11 , B22F3/24 , B22F10/28 , B33Y10/00 , B33Y40/20 , B33Y70/00 , B33Y80/00 , C22C9/01 , C09D5/08 , C09D123/06 , C09D133/04 , C09D161/06 , C09D7/61 , C09D7/63 , C09D7/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变强度支承材料的桩顶刚度调节装置,包括:盖板以及缸体,缸体为上部开口、下部密封的结构形式,在缸体内设置有变强度金属支承材料;盖板设置在缸体上并与变强度金属支承材料上端接触;变强度金属支承材料的刚度大于缸体侧壁的刚度。本发明有效利用变强度金属支承材料的外观参数改变其自身的压缩性能,克服了现有桩顶刚度调节装置内部支承材料自身体积无法改变、仅能通过支承材料的压溃或排出而产生竖向位移的弊端,调节精度高、运行稳定、制备工艺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安装方便,上部荷载作用下刚度调节装置的荷载‑位移变化曲线具有显著的线性变化特征,无任何波动现象出现,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可控刚度桩筏基础的工程实践。
-
公开(公告)号:CN113605433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949011.4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前预警的桩筏基础主动减隔震与震后修复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预警信息接收及建筑物损伤程度评估模块和主动调整部件,主动调整部件包括多组,在高层建筑物桩筏基础的每根桩桩顶与筏板交界面设置一组,所述主动调整部件根据所述预警信息接收及建筑物损伤程度评估模块反馈的地震信息,主动调整上部结构与桩筏基础的减隔震能力和建筑物差异沉降。本发明一种基于超前预警的桩筏基础主动减隔震与震后修复系统,不仅能够接收地震预警系统发出的预警信息,主动控制水平向减隔震支座震时有效抵抗水平荷载,减少高层建筑所受地震损害;同时能够调平震后建筑物差异沉降,延长震害频发地区建筑安全使用的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