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52884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186877.X
申请日:2020-03-17
Applicant: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IPC: C02F1/72 , C02F1/78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体化催化膜臭氧气体分布器、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一体化催化膜臭氧气体分布器是以具有微米级孔道的陶瓷膜为主体,所述的陶瓷膜外表面负载有臭氧活性催化材料层。所述的催化材料层主要成分包括γ-Al2O3。本发明的一体化催化膜臭氧气体分布器可以有效地用于如医药、制药、染料、石化、中间体类等行业难降解精细化工废水的深度处理,本发明将陶瓷膜同时用于可以进行臭氧曝气的臭氧分布器和催化剂载体,通过其表面的微米级别孔道实现臭氧曝气和臭氧催化,二者协同提高臭氧利用效率,从而提高废水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224999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710576095.5
申请日:2017-07-14
Applicant: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渗析技术的树脂脱附液处置方法,属于树脂脱附液处置领域。其步骤包括:利用电渗析装置将树脂脱附液中有机组分和盐进行分离;浓缩液盐分可达15%左右,且CODMn低于100mg/L,可直接作为再生剂使用,实现了脱附液资源化利用,有效地节约了树脂的运行成本;淡化液盐分低于1%,混凝沉淀和臭氧氧化可有效降低其有机物含量,提高可生化性,可进行生化处理。本发明能够直接实现脱附液的循环利用,满足树脂脱附液资源化、无害化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881159B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710177921.9
申请日:2017-03-2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IPC: B01J49/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固定床逆流再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离子交换树脂再生领域。包括旋流分离器、再生反应器、全混式树脂反应器、脱附液储罐和再生剂储罐,旋流分离器置于再生反应器顶部,旋流分离器上部与全混式树脂反应器连通,旋流分离器底部设置有树脂进口;再生反应器内设置有树脂床和树脂过滤器,底部设置有树脂排口和再生剂入口,树脂排口与全混式树脂反应器连通,再生剂入口分别与脱附液储罐、再生剂储罐相连通,再生反应器的一侧还设置有再生剂出口,该再生剂出口与脱附液储罐相连通。本发明能通过分离器、逆流有效地提高树脂再生效率,减少脱附液产量,避免树脂机械磨损,可配套大规模离子交换树脂应用工程。
-
公开(公告)号:CN11946170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91029.1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取饮用水源水中腐殖酸和富里酸的方法及生产系统,属于饮用水源水中天然有机质的资源回收与再利用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磁性树脂对所述饮用水源水进行吸附处理;S2.通过再生剂对磁性树脂进行洗脱,并得到树脂脱附液;S3.对所述树脂脱附液进行电渗析,并得到第二级淡化液;S4.所述第二级淡化液经过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洗脱、分离、酸化后,得到腐殖酸和富里酸;其中,步骤S1中,所述磁性树脂为NDMP‑3树脂,步骤S3中,所述第二级淡化液的含盐量为0.49~0.8%。本发明的主要用途是从饮用水源中提取出纯度高的低分子量的腐殖酸和富里酸。
-
公开(公告)号:CN109437484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455003.9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 盐城市盐龙湖饮用水源管理处
IPC: C02F9/14 , C02F101/1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河流型水源地水体的生物预处理系统及方法,该方法是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的河流型水源地水体的生物预处理方法不需要新建构筑物、不用占用土地,是一种原位预处理方法。水源水经过自然沉淀后流入填料区,在水体自然流态和微孔曝气的双重作用下,与填料充分接触反应,提高了水体的可生化性,能够有效降低水体中氨氮和COD的浓度,最后流入湿地植物区,利用植物-生物的同化、吸收、转化等作用进一步降低水源水中污染物质。该方法具有基建投资少、实施简单、运行稳定、效果显著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935238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208895.8
申请日:2017-11-27
Applicant: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 南京大学
IPC: C02F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体净化过程中副产腐殖酸资源化再利用的工艺,该工艺流程为:待净化水通过泵输送入树脂吸附反应器,在反应器中充分反应,水体中的腐殖酸被树脂吸附,吸附饱和的树脂进入再生反应器实现树脂的脱附再生,在这过程中,吸附在树脂上的腐殖酸被再生剂(主要为无机盐)脱附并成为脱附液,实现腐殖酸的富集;脱附液中含有高浓度的无机盐和腐殖酸,经过电驱动膜实现再生剂与腐殖酸的分离,分离后的含腐殖酸废水进入超滤膜,可实现腐殖酸的进一步浓缩,该浓缩液中腐殖酸可满足液体肥料的浓度要求,从而实现水体中腐殖酸的资源化利用;同时,电驱动膜分离得到的无机盐可直接作为再生剂重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087076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1911316742.4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 池州南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工园区重污染河道治理系统及河道生态修复方法,河道治理系统包括河岸以及由两侧壁和底部组成的三面光河道,位于所述三面光河道两河岸沿水流方向设置若干个渗水井,所述渗水井包括通过若干个收集管依次连通的多级渗水井,位于起始端的渗水井为一级渗水井,位于末端的渗水井为末端渗水井;还包括与末端渗水井通过收集管连通的集水井;所述收集管的标高沿水流方向依次降低,用于将渗水井中的水逐级排至集水井。该河道治理系统保障了下游水质安全,同时避免了由于阻隔带来的地下水压力,并可以进一步通过在河道中栽种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构建生境,能够有效地实现河道生态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06315848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611012006.6
申请日:2016-11-1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IPC: C02F3/28 , C02F1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天然磁黄铁矿同步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和砷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水资源净化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a)材料准备:将天然磁黄铁矿破碎成颗粒,酸洗后用水冲洗至中性(b)菌种筛选:利用特定的筛选培养基从厌氧污泥中筛选以天然磁黄铁矿为硫源的硫自养反硝化菌作为目标菌种;(c)污水处理:取含硝酸盐和砷的地下水,接种目标菌种后置于含天然磁黄铁矿的反应器中进行反应;(d)固液分离。本发明利用天然磁黄铁矿作为硫自养反硝化菌的硫源进行反硝化,将水中的硝酸盐还原转化为氮气;磁黄铁矿及其氧化产物能够利用化学沉淀和吸附等作用去除水中的砷,从而实现对地下水中硝酸盐和砷的同步高效去除。本方法运行方便,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7224999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576095.5
申请日:2017-07-14
Applicant: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34 , B01J49/50 , B01D61/422 , B01D61/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渗析技术的树脂脱附液处置方法,属于树脂脱附液处置领域。其步骤包括:利用电渗析装置将树脂脱附液中有机组分和盐进行分离;浓缩液盐分可达15%左右,且CODMn低于100mg/L,可直接作为再生剂使用,实现了脱附液资源化利用,有效地节约了树脂的运行成本;淡化液盐分低于1%,混凝沉淀和臭氧氧化可有效降低其有机物含量,提高可生化性,可进行生化处理。本发明能够直接实现脱附液的循环利用,满足树脂脱附液资源化、无害化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881159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710177921.9
申请日:2017-03-2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IPC: B01J49/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固定床逆流再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离子交换树脂再生领域。包括旋流分离器、再生反应器、全混式树脂反应器、脱附液储罐和再生剂储罐,旋流分离器置于再生反应器顶部,旋流分离器上部与全混式树脂反应器连通,旋流分离器底部设置有树脂进口;再生反应器内设置有树脂床和树脂过滤器,底部设置有树脂排口和再生剂入口,树脂排口与全混式树脂反应器连通,再生剂入口分别与脱附液储罐、再生剂储罐相连通,再生反应器的一侧还设置有再生剂出口,该再生剂出口与脱附液储罐相连通。本发明能通过分离器、逆流有效地提高树脂再生效率,减少脱附液产量,避免树脂机械磨损,可配套大规模离子交换树脂应用工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