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82410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0358897.X
申请日:2022-04-07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耐盐植物促生菌联合化学改良剂协同改良盐碱土壤的方法,通过联合施用耐盐植物促生菌以及化学改良剂来改良盐碱土壤。本发明将土著耐盐植物促生菌与传统化学改良技术相结合,通过模拟降雨土柱淋溶方式证明该方法可显著降低盐碱土壤的pH与Na+,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与酶活,具有培肥效果,实现环保、高效改良盐碱土壤的目的。
-
-
公开(公告)号:CN104498412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410855021.1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降解琼脂的柯恩氏菌。通过从土壤中筛菌获得一株能够降解琼脂的细菌,经16s rDNA鉴定该菌为柯恩氏菌,命名为Cohnella sp.LGH。该琼脂降解菌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CGMCC NO.10018,保藏日期为:2014年11月20日。该菌可在工业上用于降解琼脂,制备新琼寡糖。
-
公开(公告)号:CN105441355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883985.1
申请日:2015-12-04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铜绿假单胞菌VIH2及其应用,该菌株能够通过VI型分泌系统拮抗茄科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属于分子微生物领域,该菌株于2014年04月18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分类名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保藏号CGMCC No.9075。该菌株作为革兰氏阴性菌,体内有VI型分泌系统,它可以利用VI型分泌系统,通过接触的方式抑制茄科劳尔氏菌的生长繁殖。
-
-
公开(公告)号:CN105420149B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510888418.5
申请日:2015-12-07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具有广谱拮抗土传病原菌功能的芽孢杆菌M29及其应用。该芽孢杆菌M29,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1557,保藏日期为2015年10月29日。同时,该菌产生的挥发性物质也能有效拮抗木霉、烟曲霉、黄瓜枯萎、棉花枯萎、甜瓜枯萎、草莓根腐、桃溃疡、大丽轮枝、水稻纹枯等病原真菌。该菌株产挥发性质可不接触抑制真菌,在水果蔬菜保鲜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具有易保存,可大量生产,防效好,环境安全性好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商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441488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891766.8
申请日:2015-12-07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广谱拮抗土传病原菌功能的芽孢杆菌M29产生的抗菌粗提物及其应用。该芽孢杆菌M29,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编号为CGMCC NO.11557,保藏日期为2015年10月29日。该菌株的发酵液离心除菌后经过酸沉淀法提取的抗菌粗提物依然均能有效拮抗灰霉、木霉、烟曲霉、黄瓜枯萎菌、棉花枯萎菌、甜瓜枯萎菌、草莓根腐菌、桃溃疡菌、大丽轮枝菌、水稻纹枯菌等病原真菌;具有易保存,可大量生产,防效好,环境安全性好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商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146615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310083223.4
申请日:2013-03-15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N1/20 , A62D3/02 , C12R1/025 , A62D10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乙二醇生物降解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聚乙二醇水解菌株及水解能力的验证方法。聚乙二醇水解菌为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菌PEGHB-04,经鉴定为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sp.)。主要生物学特性为G-,杆状,无芽孢,大小0.8~1.3×0.5~0.6μm;对明胶水解、淀粉水解、接触酶呈阳性;对硝酸盐还原、M.R试验、V.P试验、吲哚试验呈阴性。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分析(LC-MS)验证菌株对聚乙二醇的水解能力。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聚乙二醇水解菌,为聚乙二醇降解混合菌剂的制备提供了有效的菌株资源,并提出了聚乙二醇水解菌的高效可靠的鉴定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56348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143640.6
申请日:2025-02-10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营养级食物网的番茄青枯病的生态防治方法及其应用,属于作物病害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番茄青枯病的生态防治方法通过引入在土壤中广泛分布的土著优势捕杂食线虫和食细菌线虫,调节土壤食物网的结构,增强番茄对青枯病的自然抑制作用;通过提高土壤生态平衡,增加有益微生物的活性,抑制青枯病菌在根际的定植,显著降低植株发病率;进而有助于番茄的健康生长和生物量积累,显著提高植株的株高和地上部分干重;提供的防治方法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该方法易于实施,且不依赖化学药物,减少了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隐患,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82062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87987.5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修复镉砷复合污染土壤的菌‑铁耦合的炭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耐镉砷菌株负载于生物炭上即可得到修复镉砷复合污染土壤的菌‑铁耦合的炭基复合材料。本发明的菌‑铁矿物各司其职,同时耦合载体生物炭,实现了对镉和砷的协同钝化。土壤培养试验表明,相比原始生物炭,复合材料的施用显著提高了土壤的pH,降低了供试土壤中65.12%的有效态镉和44.13%的有效态砷,同时提高了26.57%的土壤砷氧化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