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27048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010607720.6
申请日:2010-12-2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07D311/62 , C07C237/06 , C07C23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夏秋绿茶中制备茶多酚与茶氨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夏秋绿茶经热水提取得到富含茶多酚和茶氨酸的提取液,并通过优化得到的大孔吸附树脂实现茶多酚和茶氨酸的选择性分离,即通过柱层析将茶多酚选择性吸附于大孔树脂A上,并用适当的溶剂将吸附于大孔树脂上的茶多酚和茶氨酸进行洗脱,制备高纯度茶多酚(纯度大于95%),而将大孔树脂A处理之后的富含茶氨酸的洗脱液经澄清剂处理后,进一步用大孔树脂B处理,以制备高纯度茶氨酸(纯度大于95%)。作为一种成本低、效率高、环境友好的制备工艺,本发明易于工业化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229826B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1910526659.3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46 , C07K14/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簇毛麦CEBiP1‑V基因及其所编码的蛋白和应用。CEBiP1‑V的cDNA序列为SEQ ID NO.1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通过单细胞瞬时表达技术将CEBiP1‑V基因超表达载体pBI220‑CEBiP1‑V转化感病小麦品种扬麦158,结果表明瞬间超表达CEBiP1‑V可以降低扬麦158的吸器指数。超表达CEBiP1‑V转基因植株中CEBiP1‑V的表达量是扬麦158表达量的9‑65倍,其对小麦白粉病表现出中高抗性水平。因此,CEBiP1‑V可望用于基因工程育种,将其超表达载体pBI220‑CEBiP1‑V导入易感白粉病小麦品种中,有望提高小麦的白粉病抗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87754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582883.1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路侧停车地锁系统及收费方法,其中地锁系统包括:嵌入式固定地面的底座;锁架,包括车位阻挡机构和执行机构,车位阻挡机构通过执行机构连接于底座的上端,执行机构用于支起和收回车位阻挡机构;设置在底座上的传感器,用于检测地锁上方的车位是否有车辆进入,并收集车辆停靠的时间信息;设置在底座上的单片机,用于向计算机传输传感器检测到的工作参数,并接收计算机反馈指令,驱动执行机构动作;用户端,与计算机建立连接并进行信号与数据之间的传输。使用本系统及收费方法可解决现有技术中停车模式繁琐、无人值守、计费方式单一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321636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730782.4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07D311/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乌龙茶中制备系列甲基化儿茶素单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一种中国产乌龙茶为原料,经热水提取,干燥得到粗提取物。粗提取物经过大孔树脂A处理之后,得到甲基化儿茶素含量>20%的组分1。组分1经过Toyopearl HW‑40S树脂处理之后,分别得到纯度大于95%的EGCG3”Me和ECG3”Me;纯化后的EGCG3”Me和ECG3”Me经过高温高压处理后,分别部分异构化为对应的差向异构体GCG3”Me和CG3”Me。处理后的样品溶液,经过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纯化,分别得到EGCG3”Me、ECG3”Me、GCG3”Me和CG3”Me的单体物质。作为一种成本低、效率高、环境友好的制备工艺,本发明易于工业化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229833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545899.8
申请日:2019-06-23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簇毛麦CERK1-V基因及其所编码的蛋白和应用。CERK1-V的cDNA序列为SEQ ID NO.1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通过单细胞瞬时表达技术将CERK1-V基因超表达载体pBI220-CERK1-V转化感病小麦品种扬麦158,结果表明瞬间超表达CERK1-V可以降低扬麦158的吸器指数。超表达CERK1-V转基因植株,其CERK1-V的表达量是扬麦158表达量的2-12倍,其对小麦白粉病表现出中高抗性水平。因此,CERK1-V可望用于基因工程育种,将其超表达载体pBI220-CERK1-V导入易感白粉病小麦品种中,有望提高小麦的白粉病抗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229826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526659.3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46 , C07K14/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簇毛麦CEBiP1-V基因及其所编码的蛋白和应用。CEBiP1-V的cDNA序列为SEQ ID NO.1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通过单细胞瞬时表达技术将CEBiP1-V基因超表达载体pBI220-CEBiP1-V转化感病小麦品种扬麦158,结果表明瞬间超表达CEBiP1-V可以降低扬麦158的吸器指数。超表达CEBiP1-V转基因植株中CEBiP1-V的表达量是扬麦158表达量的9-65倍,其对小麦白粉病表现出中高抗性水平。因此,CEBiP1-V可望用于基因工程育种,将其超表达载体pBI220-CEBiP1-V导入易感白粉病小麦品种中,有望提高小麦的白粉病抗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585550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610064213.X
申请日:2016-01-2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07D311/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311/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乌龙茶中制备系列甲基化儿茶素单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一种中国产乌龙茶为原料,经热水提取,干燥得到粗提取物。粗提取物经过大孔树脂A处理之后,得到甲基化儿茶素含量>20%的组分1。组分1经过Toyopearl HW-40S树脂处理之后,分别得到纯度大于95%的EGCG3”Me和ECG3”Me;纯化后的EGCG3”Me和ECG3”Me经过高温高压处理后,分别部分异构化为对应的差向异构体GCG3”Me和CG3”Me。处理后的样品溶液,经过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纯化,分别得到EGCG3”Me、ECG3”Me、GCG3”Me和CG3”Me的单体物质。作为一种成本低、效率高、环境友好的制备工艺,本发明易于工业化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127048B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010607720.6
申请日:2010-12-2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07D311/62 , C07C237/06 , C07C23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夏秋绿茶中制备茶多酚与茶氨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夏秋绿茶经热水提取得到富含茶多酚和茶氨酸的提取液,并通过优化得到的大孔吸附树脂实现茶多酚和茶氨酸的选择性分离,即通过柱层析将茶多酚选择性吸附于大孔树脂A上,并用适当的溶剂将吸附于大孔树脂上的茶多酚和茶氨酸进行洗脱,制备高纯度茶多酚(纯度大于95%),而将大孔树脂A处理之后的富含茶氨酸的洗脱液经澄清剂处理后,进一步用大孔树脂B处理,以制备高纯度茶氨酸(纯度大于95%)。作为一种成本低、效率高、环境友好的制备工艺,本发明易于工业化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086186A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1110007275.4
申请日:2011-01-14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07D311/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中国产茶叶中制备富含甲基化儿茶素茶多酚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一种甲基化儿茶素含最较高的中国产茶叶为原料,经热水提取与干燥得到粗提取物;粗提取物经过大孔树脂A处理之后,得到富含甲基化儿茶素的茶多酚组分I(甲基化儿茶素含量18%左右);富含甲基化儿茶素的茶多酚组分I经过Toyopearl HW-40S树脂分离纯化后,分别得到(-)-表没食子儿茶素3-O(3-O-甲基)没食子酸酯(EGCG3″Me)和(-)-3-O-甲基-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3’Me)的单体成分(纯度均大于95%);富含甲基化儿茶素的茶多酚组分I经过大孔树脂B处理之后,得到富含甲基化儿茶素的茶多酚II(甲基化儿茶素含量>60%)。作为一种成本低、效率高、环境友好的制备工艺,本发明易于工业化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229833B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1910545899.8
申请日:2019-06-23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簇毛麦CERK1‑V基因及其所编码的蛋白和应用。CERK1‑V的cDNA序列为SEQ ID NO.1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通过单细胞瞬时表达技术将CERK1‑V基因超表达载体pBI220‑CERK1‑V转化感病小麦品种扬麦158,结果表明瞬间超表达CERK1‑V可以降低扬麦158的吸器指数。超表达CERK1‑V转基因植株,其CERK1‑V的表达量是扬麦158表达量的2‑12倍,其对小麦白粉病表现出中高抗性水平。因此,CERK1‑V可望用于基因工程育种,将其超表达载体pBI220‑CERK1‑V导入易感白粉病小麦品种中,有望提高小麦的白粉病抗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