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1095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678552.8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南京捷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L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持超采样和可变符号率的基带调制系统和方法,属于数字信号传输技术领域,系统包括并行的调制一和调制二,输入信号同时进入调制一和调制二,调制一和调制二用于调制调制类型不同的信号;通过调制一/调制二的并行处理实现调制过程中采样率是FPGA用户时钟频率的M倍,超过了时钟频率,在保留相位连续的同时,可传输带宽随着采样率的提高而增大;采用和现有技术不同的系统结构,生成大带宽、符号速率可变的调制信号,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信号传播环境;在系统结构设计好之后,符号率可通过PC端的上位机直接调节,无需从设计底层修改代码,使得系统具有可变符号率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210958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678552.8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南京捷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L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持超采样和可变符号率的基带调制系统和方法,属于数字信号传输技术领域,系统包括并行的调制一和调制二,输入信号同时进入调制一和调制二,调制一和调制二用于调制调制类型不同的信号;通过调制一/调制二的并行处理实现调制过程中采样率是FPGA用户时钟频率的M倍,超过了时钟频率,在保留相位连续的同时,可传输带宽随着采样率的提高而增大;采用和现有技术不同的系统结构,生成大带宽、符号速率可变的调制信号,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信号传播环境;在系统结构设计好之后,符号率可通过PC端的上位机直接调节,无需从设计底层修改代码,使得系统具有可变符号率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629674B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510150056.3
申请日:2025-02-11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4W28/082 , H04W28/08 , H04W84/08 , H04L67/1014 , H04L67/61 , H04L67/1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FPGA信道仿真的集群动态调度方法、系统及介质,属于信息通信技术领域。其方法包括:获取集群中待调度的数据流;将实时信息年龄作为所述数据流的时效性指标,利用待分配的调度节点的实时负载计算数据流和调度节点之间的优先级权重;对预先构建的有向无环图进行优先级划分,得到任务优先级;根据所述任务优先级和所述优先级权重,将所述数据流分配至调度节点上,得到调度节点上的数据流;更新调度节点的负载、更新信息年龄;根据所述数据流的时效性指标与预设的时效性阈值,优化调度节点的数据资源,得到调度后的数据流。
-
公开(公告)号:CN11989344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55764.0
申请日:2025-03-25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蜂窝网络高精度无缝感知的分布式多站航迹绘制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目标运动模型,根据基站的信噪比计算量测误差界,对各基站的量测数据做扩展卡尔曼滤波得到各局部航迹;步骤2,利用原基站的私有覆盖区航迹辅助参考量测进行航迹起始,经过扩展卡尔曼滤波得到参考航迹;步骤3,对各基站重叠覆盖区航迹进行航迹融合,得到高精度的重叠覆盖区航迹;更新基站的私有覆盖区航迹;连接更新后的每个基站私有覆盖区航迹和融合之后的重叠覆盖区航迹,获取目标航迹的整体态势。利用该方法能够实现对跨基站目标的完整跟踪,解决了多基站分时探测低空目标航迹断续和精度不足的问题,大大增强了系统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58959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86269.4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16Y10/35 , G16Y4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流调度下环境监测系统时效性调控方法与装置,属于环境监测系统时效性检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环境监测系统的蓄流调度周期和实时数据包生成概率;根据蓄流调度周期和实时数据包生成概率计算蓄流信息年龄,蓄流信息年龄是环境监测系统在蓄流调度下的信息年龄;若蓄流信息年龄大于预设的时效性阈值,则对蓄流调度周期进行调控,直至蓄流信息年龄小于等于预设的时效性阈值,完成时效性调控。本发明通过引入蓄流信息年龄对环境监测系统在蓄流调度下的时效性进行量化分析,根据蓄流信息年龄的大小判断时效性的高低,精确反映时效性,从而通过对蓄流信息年龄的调控实现对环境监测系统时效性的精确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9324854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76304.4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4L27/26 , H04L69/00 , H04W72/0453 , H04W72/0457 , H04W72/23 , H04W72/541 , H04B1/69 , H04B1/7163 , G01S13/8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载波梳状调控复用的通感一体化信号及协议生成方法,该方法以信号多域调控理论为指引,能够突破雷达信号理论、香农信息论、帕塞瓦尔定理等制约,兼顾通信和雷达对信号的矛盾要求,规避通信协议对雷达模糊函数的恶化,同波束(同时同频同空域)实现了大容量无线通信与高精度雷达感知一体化。利用该方法来设计、产生和处理通感一体化信号与协议,能以0.36%的NR资源换取chirp模糊函数。该方法支持商用终端接入和5G业务,感知距离不小于1km,雷达通信互干扰能量低于‑39dB。此外,该方法的整个实施过程相对简单,只涉及一维傅里叶变换和逆变换操作,不涉及求逆、特征分解等复杂运算。
-
公开(公告)号:CN11965119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510188070.2
申请日:2025-02-20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周期性矩形反射面天线阵列的大平面波生成器,包括周期性矩形反射面天线阵列、矩形反射面天线阵列安装支架,N路等功率分配网络、N根稳幅稳相电缆和微波信号源;周期性矩形反射面天线阵列垂直安装在矩形反射面天线阵列安装支架上,并与N根稳幅稳相电缆相连接,N根稳幅稳相电缆与N路等功率分配网络相连接,N路等功率分配网络与微波信号源相连接。本发明通过优化其馈源阵列天线的幅度和相位分布来实现辐射口径上的电场强度和相位相等,从而在矩形反射面天线单元辐射口径上形成准平面波。再将N个矩形反射面天线单元进行周期性排列,从而在周期性矩形反射面天线阵列的辐射口径上形成大平面波。
-
公开(公告)号:CN11954412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20536.0
申请日:2024-11-28
IPC: H04B17/391 , H04B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支持可扩展射频通道和运算单元的多通道无线信道仿真器,包括一组射频接收单元、分路单元、一组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合路单元和一组射频发送单元;所述一组射频接收单元将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调整功率、进行下变频、模数转换得到数字基带信号,再分别将数字基带信号发送至分路单元;所述分路单元将接收到的数字基带信号分路,并分别发送至一组数字信号处理单元;每个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将接收到的数字基带信号叠加信道特性后,发送至合路器;所述合路器将一组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发送的信号合路,并将发送到每个射频发送单元。本发明提供的多通道无线信道仿真器支持可扩展射频通道和运算单元,硬件架构灵活、成本低、数据处理压力小。
-
公开(公告)号:CN11944971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510019791.0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4L4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周期调度策略下的信息传输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建立信息传输网络,并设定信息传输网络的参数;设计网络累计压力指标,并通过该指标将信息传输网络的传输压力分为四个等级,当传输压力处于网络崩溃等级时,在信息传输网络中增加周期调度策略,将信息传输网络的传输压力降低到可控压力等级;基于信息传输网络的传输服务器缓存空间大小设定最大平稳调度周期,进一步将调度周期下降到最大平稳调度周期;设定传输网络安全监测层,对信息传输网络进行监测并实时调整调度周期。本发明通过周期性地清空信息传输网络中滞留的数据包,解决了在数据包的到达速率高于系统服务速率的情况下,数据包如何稳定传输的通信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65443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630254.1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S5/02 , G06N3/0464 , H04W4/02 , H04W4/33 , H04W6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径信息的无接入点指纹定位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定位区域设置定位信号收发器和误差信号收发器,并分别记录坐标矩阵;(2)构建定位标签集和相应多径信息组成的定位多径指纹集;(3)构建误差标签集和相应多径信息组成的误差多径指纹集;(4)建立指纹定位场景的8层卷积神经网络;(5)测试训练多层卷积神经网络,模拟实际的定位精度;(6)采集相应的在线多径指纹,输入训练好的多层卷积神经网络得到相应的预测二维坐标,完成定位;本发明提高了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