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63155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110143853.0
申请日:2021-02-02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M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力容器气体泄漏检测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四个部分: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权重分析、泄漏分类。所述数据预处理是指采用FSWT方法对信号从时频域进行滤波处理;所述特征提取是指对时域、频域、时频域进行特征提取;所述权重分析采用Relief‑F算法,根据不同的特征区分它们对应特征向量的能力进行权重估计;所述泄漏分类方法是指把支持向量机作为分类问题的监督学习方法;本发明将FSWT与SVM相结合,从声音的角度去分析和判断气体泄漏,实现对压力容器气体泄漏检测及泄漏的严重性分类。
-
公开(公告)号:CN214374221U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20093070.1
申请日:2021-01-1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手持式危险气体监测装置,包括手持式的壳体,壳体内设置有控制模块并连接有蓄电池;壳体的上端部设置有麦克风传感器并依次连接有A/D转换模块和前置放大器,前置放大器与控制模块相连接;壳体上端部还设置有可燃气体传感器并与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壳体上方还设置有触摸显示屏和声光报警器并且均与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上还连接有无线传输模块,用于和外部设备进行无线数据传输。本实用新型可精准监测危险气体是否泄漏以及泄漏的具体位置,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将监测到的数据传送到终端电脑上,方便及时排除隐患,保证化工企业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12007102U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20672635.7
申请日:2020-04-28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B11/28 , G01S19/41 , G05B19/042 , A62C37/40 , H04W4/021 , H04W4/40 , H04W4/90 , H04N7/18 , G06T5/00 , G06T5/50 , G06T7/136 , G06T7/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FPGA和ARM的燃气泄漏失火无人机智能监测与处理系统,属于电子信息结合物联网应用领域。系统以无人机上搭载FPGA开发板、ARM开发板、4G通信模块、红外传感器、自控阀门模块和北斗定位模块。首先通过CMOS图像传感器采集图像数据,经过FPGA芯片处理后存入SDRAM存储模块;同步利用北斗差分定位模块进行定位,采用嵌入电子围栏软件系统动态生成作业安全边界;接着通过4G无线通信模块将数据传输给ARM芯片传输给后台服务器端,实现数据的交互。红外传感部分采集着火点并通过控制自控阀门进行自动灭火的处理。相对于传统监测装置,本实用新型智能化程度高、实用性强,操作简便,灵活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212719234U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21266876.8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体泄漏远程监测及定位装置,包括箱体、显示屏、声光报警器、天线、高灵敏麦克风传感器组、蓄电池、FPGA主控板、存储器、气敏传感器、灰尘过滤网、数据采集卡和控制终端;所述蓄电池、FPGA主控板、存储器和数据采集卡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显示屏、声光报警器、天线、高灵敏麦克风传感器组和灰尘过滤网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外侧面,所述气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灰尘过滤网中。此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对管道泄漏与否、泄漏点位置及泄漏气体浓度等参数进行监测并显示,不仅提高了对气体泄漏点的快速定位,同时能够让监控室和技术人员实时了解泄情并在第一时间内处理泄漏事故,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害。
-
公开(公告)号:CN212228114U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21245763.X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声学的危化气体泄漏智能监测系统。属于气体泄漏监测和通信领域;包括箱体及设置在箱体内部的FPGA主控装置、声传感器阵列、气敏传感器阵列、液晶显示屏、声光报警器、排风装置及RS485通讯模块;本实用新型选用更加安全可靠的有线通讯方式,一般情况下在数据传输量较小时,采用RS‑485通讯方式进行数据上报,计算机通过相应的上位机监测软件对数据进行运算、储存等处理;将多种通讯方式融合起来进行数据传输,在保证传输距离的情况下,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综合比较,在远距离通讯中,光纤通讯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光纤尺寸小,因此选用RS‑485结合光纤通讯的方式为项目提供信息传输链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