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分析的地形起伏影响指数确定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109143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362358.8

    申请日:2023-04-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分析的地形起伏影响指数确定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研究地区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以DEM数据栅格单元作为计算单元,利用栅格值间的差异计算水流数据,其中,水流数据包括水流下降方向和水流汇总指数。本发明以数字高程模型DEM作为输入数据,以栅格数值作为计算对象,确定水流数据,以反映暴雨洪涝灾害过程中水流传播方向,并通过水流数据反演计算汇水区,在宏观角度,以汇水区作为研究对象计算得到汇水区面积与汇水区坡度总和指数;在微观角度,以栅格水流下降方向作为计算因子,结合宏观与微观影响因素计算得到面向暴雨洪涝灾害的地形起伏影响指数。

    一种地表漫流等效排水管网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98746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293721.0

    申请日:2022-03-24

    Inventor: 薛丰昌 信佳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表漫流等效排水管网构建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选定区的数字高程模型,确定栅格边长,读取每个栅格的左下角角点坐标(xi,yi)和高程值Hi;S2,以每个栅格作为中心栅格,根据中心栅格和相邻栅格的高程落差,确定相邻栅格间的虚拟管道走向;S3,计算每个栅格中虚拟管道入水口坐标(X1i,Y1i);S4,计算相邻栅格的虚拟管道入水口坐标(X2t,Y2t);同时用坐标(X2t,Y2t)替换该相邻栅格的原入水口坐标,作为新中心栅格坐标;S5,确定各虚拟管道的连接关系;S6,获取各虚拟管道入水口的下底标高;S7,为虚拟管道设置属性字段。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地表漫流模拟的等效排水管网构建方法。

    基于多边形网格的城市内涝分析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547922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457006.6

    申请日:2022-04-28

    Inventor: 薛丰昌 吕鑫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边形网格的城市内涝分析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属于暴雨积涝模拟分析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待测区域的数字高程模型;基于数字高程模型构建多边形网格;求解多边形网格中各多边形单元的属性数据;将各多边形单元的属性数据输入预制的暴雨雨水管理模型;暴雨雨水管理模型依据各多边形单元的属性数据求解各多边形单元的内涝数据;各多边形单元的内涝数据构成该区域的内涝数据。本发明基于数字高程模型构建了一种城市内涝多边形网格,可根据数字高程模型的栅格大小来调节自身的面积大小,且可将形状大小完全一致的计算单元无缝填充整个研究区,以此对研究区进行精细化的内涝模拟分析。

    一种大气冰核活化率的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389150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10683316.8

    申请日:2019-0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气冰核活化率的测量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空压机、压缩罐、第一干燥装置、过滤装置、文丘里管、第二干燥装置、DMA分离装置、扩散云室、光学计数器和抽气泵,所述文丘里管的最小口径位置连接一个化学溶液瓶,用于将化学溶液吸入文丘里管与洁净空气混合,干燥,形成颗料物;DMA分离装置用于分离出一定粒径的颗料物,分离出的颗料物进入扩散云室,被活化成冰核,并经光电计数器计数。该系统能测定不同成分、不同粒径大小的大气颗粒物活化成大气冰核的成核率,为后续研究大气冰核的成核机理提供了一个实用的测量系统和方法。

    一种修正的反距离人口插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28502B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610081500.1

    申请日:2016-0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修正的反距离人口插值模型,属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类技术领域。该模型首先确定研究区每个行政单元的行政中心及每个政单元的总人口数,并将人口数赋值给行政中心点,以该人口数作为插值字段,对区域进行反距离插值,设插值后每个栅格的插值人口数为pi,遍历插值后的所有栅格得到所有栅格插值人口总和(n为栅格数),求取每个栅格人口占总人口的权重hi=pi/S,则每个栅格的人口数Ri=W*hi(W为研究区总人口),从而实现区域统计人口的栅格化空间分布。本发明方法计算方便,易于在GIS中实现。

    一种水量动态分配的有源积水扩散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94156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302748.0

    申请日:2017-05-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量动态分配的有源积水扩散算法,在计算出每个扩散源的积水量后,以扩散栅格为中心,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在中心栅格及其周围八个栅格中扩散,每扩散完一圈进行扩散结果的合理性判断,判断已形成的积涝水位是否大于其外圈某个栅格的高程值,如果存在,则将扩散范围增加一圈再次进行扩散,直到积涝水位小于其外圈的任何一个栅格的高程值。在所有节点扩散完成之后,判断是否存在栅格参与了多次节点扩散过程,若有,则对这些节点进行合并扩散处理。在扩散过程中,从地域连通性及地形阻碍作用出发,不断判断积水路径的合理性,动态地进行水量分配,避免了人为选择多流向影响因子的主观性,提高了暴雨积水模拟的准确性。

    基于监控视频影像的暴雨积涝区积水深度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80514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34930.9

    申请日:2016-1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监控视频影像的暴雨积涝区积水深度的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计算背景图像;获取所述区域的一帧监控视频图像,并转化为灰度图像;进行背景差分运算;根据所述背景差分运算得到的图像判断是否积水,若是,则进行滤波处理;对滤波后的图像上的所有像元进行计算,得到积涝区域;设置n个标记点,将积涝区域和标记点进行叠加分析得到最大积涝深度。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利用遍布城市各个区域的监控摄像头,监控数据容易获取,且数据更新及时,计算结果的时效性好,结合图像背景差分运算对积涝区域进行识别,效果较好,利用积涝区域与标记点的重叠来求取最大积水深度。

    一种修正的反距离人口插值模型

    公开(公告)号:CN105528502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610081500.1

    申请日:2016-0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修正的反距离人口插值模型,属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类技术领域。该模型首先确定研究区每个行政单元的行政中心及每个政单元的总人口数,并将人口数赋值给行政中心点,以该人口数作为插值字段,对区域进行反距离插值,设插值后每个栅格的插值人口数为pi,遍历插值后的所有栅格得到所有栅格插值人口总和(n为栅格数),求取每个栅格人口占总人口的权重hi=pi/S,则每个栅格的人口数Ri=W*hi(W为研究区总人口),从而实现区域统计人口的栅格化空间分布。本发明方法计算方便,易于在GIS中实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