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增益隔离H桥式软开关DC-DC变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17240103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500358.6

    申请日:2023-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增益隔离H桥式软开关DC‑DC变换器,包括直流输入电压源、储能电感、钳位单元、第二储能电容、双耦合绕组以及整流输出单元;钳位单元包括第一、二、三、四开关管以及第一储能电容;整流输出单元包括第一、二二极管、第三、四储能电容;双耦合绕组包括相互耦合的第一耦合电感和第二耦合电感;该变换器结构简单,对称性强,输入电流连续,具有较高的电压增益;通过H桥式的钳位单元,使得开关管被有源钳位,限制了其电压应力,同时钳位电容也用于升压,提高了器件的利用率,并且变压器一次侧各个开关管都实现了ZVS零电压启动,变压器二次侧二级管由于漏感的存在实现了ZVC零电流启动,使得本发明的损耗下降,从而保证了较高的效率。

    一种高增益隔离型准Z源软开关DC-DC变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17277824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551228.5

    申请日:2023-11-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DC‑DC变换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增益隔离型准Z源软开关DC‑DC变换器,包括直流电源Vg、输入储能电感L1、箝位单元、双耦合绕组、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储能电容C3、第四储能电容C4和负载单元。双耦合绕组等效为匝比N1:N2的理想变压器,利用耦合电感充放电,对占空比D和匝比n进行自由调节,实现高电压转换。有源开关管和二极管均实现了软开关功能,整个电路的无源元件相对较少,进一步减少了整体损耗,提高了整个变换器的效率,降低了成本。

    一种功率电感分数阶模型参数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0267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18477.5

    申请日:2023-05-2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功率电感分数阶模型参数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目标功率电感的分数阶模型,用模型参数表达功率电感总阻抗;2、设计实验采集功率电感的实验电流阶跃响应;3、数值计算功率电感的理论电流时域阶跃响应;4、采集n个离散时刻的实验电流和理论电流,构成n组样本数据;5、基于样本数据建立拟合参数的目标函数,并通过PSO粒子群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获得电感参数最优解。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对实验设备要求低,可操作性强,能够实现电感分数阶参数的精准测量,使得分数阶模型能更准确地描述功率电感在中低频率、长期瞬态和阶跃响应下的动态特性。

    一种高增益隔离型准Z源软开关DC-DC变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1727782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551228.5

    申请日:2023-11-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DC‑DC变换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增益隔离型准Z源软开关DC‑DC变换器,包括直流电源Vg、输入储能电感L1、箝位单元、双耦合绕组、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储能电容C3、第四储能电容C4和负载单元。双耦合绕组等效为匝比N1:N2的理想变压器,利用耦合电感充放电,对占空比D和匝比n进行自由调节,实现高电压转换。有源开关管和二极管均实现了软开关功能,整个电路的无源元件相对较少,进一步减少了整体损耗,提高了整个变换器的效率,降低了成本。

    应用于直流微电网系统的高升压软开关直流变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16365878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432867.3

    申请日:2023-04-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应用于直流微电网系统的高升压软开关直流变换器,包括直流输入单元、储能电感、三绕组耦合电感、准Z源结构、箝位结构、倍压单元结构以及直流输出负载。三绕组耦合电感等效为匝比为N1:N2:N3的理想变压器;利用倍压单元结构的升压能力,配合耦合电感的充放电,对三绕组耦合电感匝比以及开关管占空比D进行共同调节,使直流变换器具有高增益、高灵活度的升压能力;准Z源结构中的二极管替换为开关管,通过其缓冲电容在死区时间内的完全充放电,使有源开关管和二极管实现了软开关功能,电路的无源元件少,变换器的工作效率提高;箝位结构降低了电磁干扰。该变换器整体设计合理,输入电流连续,输入输出共地,采样和控制方便。

    一种基于改进型准Z源网络的单开关DC-DC变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17674591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125853.1

    申请日:2024-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型准Z源网络的单开关DC‑DC变换器,包括直流输入电源#imgabs0#、储能电感L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一电容C1、第一输出电容Co1、第二输出电容Co2、第三输出电容Co3、第四输出电容Co4、功率开关管S、负载R和三绕组耦合电感L2a、L2b、L2c;储能电感L1、功率开关管S、第一电容C1、耦合电感L2a、L2b,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一输出电容Co1共同构成改进型准Z源网络,不仅继承了准Z源变换器输入电流连续、电路无源箝位的优势,还结合耦合电感的使用,具有优秀的升压能力。本发明仅利用一个开关管并实现了所有有源器件的软开关特性,降低开关损耗,减少电路中电磁干扰及提高变换器效率与可靠性。

    一种集成L-C-S储能单元的DC-DC变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1785661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31603.1

    申请日:2024-0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L‑C‑S储能单元的DC‑DC变换器,属于DC‑DC变换设备领域,包括直流电源、储能电感、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耦合电感单元、第一储能电容、第二储能电容、第三储能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以及负载单元,基于耦合电感的L‑C‑S储能单元由耦合电感一次绕组,第一储能电容和第二开关管构成;耦合电感二次绕组、第二储能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输出二极管构成后级升压单元。本发明通过集成L‑C‑S储能单元,充分发挥了耦合电感的升压能力,在适中的耦合电感匝比n和占空比D时能够实现高电压增益,同时降低了损耗和磁性元件的体积,实现了高效率、低纹波、结构简单的特点。

    一种高增益非隔离DC-DC变换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4522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90686.3

    申请日:2023-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增益非隔离DC‑DC变换器,包括直流电源Vg、开关管S1、耦合电感单元、输入储能电感L1、第一储能电容C1、第二储能电容C2、第三储能电容C3、第四储能电容C4、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以及负载单元,其中耦合电感单元包括第一耦合电感N1、第二耦合电感N2、励磁电感Lm和漏感Lk,输入储能电感L1、第一储能电容C1、第一二极管D1、第二储能电容C2和第一耦合电感N1构成准Z源结构,第二二极管D2、第三储能电容C3和第一耦合电感N1构成倍压单元。本发明通过合理设计耦合电感的匝比和占空比D来提升电压增益,将设计自由度增加一倍,具有较大的设计空间,在较小的占空比下就可以达到较高的电压增益。

    一种基于改进型准Z源网络的单开关DC-DC变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1767459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410125853.1

    申请日:2024-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型准Z源网络的单开关DC‑DC变换器,包括直流输入电源 、储能电感L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一电容C1、第一输出电容Co1、第二输出电容Co2、第三输出电容Co3、第四输出电容Co4、功率开关管S、负载R和三绕组耦合电感L2a、L2b、L2c;储能电感L1、功率开关管S、第一电容C1、耦合电感L2a、L2b,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一输出电容Co1共同构成改进型准Z源网络,不仅继承了准Z源变换器输入电流连续、电路无源箝位的优势,还结合耦合电感的使用,具有优秀的升压能力。本发明仅利用一个开关管并实现了所有有源器件的软开关特性,降低开关损耗,减少电路中电磁干扰及提高变换器效率与可靠性。

    一种高增益隔离H桥式软开关DC-DC变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1724010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500358.6

    申请日:2023-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增益隔离H桥式软开关DC‑DC变换器,包括直流输入电压源、储能电感、钳位单元、第二储能电容、双耦合绕组以及整流输出单元;钳位单元包括第一、二、三、四开关管以及第一储能电容;整流输出单元包括第一、二二极管、第三、四储能电容;双耦合绕组包括相互耦合的第一耦合电感和第二耦合电感;该变换器结构简单,对称性强,输入电流连续,具有较高的电压增益;通过H桥式的钳位单元,使得开关管被有源钳位,限制了其电压应力,同时钳位电容也用于升压,提高了器件的利用率,并且变压器一次侧各个开关管都实现了ZVS零电压启动,变压器二次侧二级管由于漏感的存在实现了ZVC零电流启动,使得本发明的损耗下降,从而保证了较高的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