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偏振增强型气体识别探测方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90727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256890.6

    申请日:2024-0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偏振增强型气体识别探测方法、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超连续谱激光信号,并通过准直分光耦合出两路信号;对光谱信号进行气体的吸收处理,得到气体吸收后的光谱信号,将其与标准的光源光谱对照信号作对比,获得气体吸收特征光谱;利用超连续谱激光信号深度学习模块对光谱谐波信号图谱进行训练,并结合电控偏振片和锗基二维光谱探测器完成信号重构,利用偏振增强的气体光谱指纹信号的智能识别终端绘制气体吸收的光谱信号图谱,完成气体成分和浓度的识别。本发明提高了多气体识别精度,气体浓度识别的下限能够达到ppb级别。

    一种改进配电线路雷电跳闸率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42133B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510598745.7

    申请日:2015-09-1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改进配电线路雷电跳闸率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获取每基杆塔的经纬度坐标,再统计每一杆塔线路走廊范围内落雷次数,接着将线路走廊落雷密度转化为线路直接落雷密度;(2)收集线路的基本参数配置;(3)根据线路走廊范围内雷电流数据,拟合雷电流累积概率分布公式和概率密度公式,再结合闪电定位系统的线路走廊雷电数据,拟合得出α和β;(4)计算每基杆塔的直击雷跳闸率;(5)通过区间组合统计法计算每基杆塔的感应雷跳闸率;(6)对整条线路的雷击跳闸率进行计算,分析线路雷害状况。有益效果:能够获得比较准确的配电网雷电跳闸率,对防雷性能评估提供准确数据,提高了采取雷电防护措施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一种非分光红外气体传感器及其标定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18699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0669130.3

    申请日:2023-06-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分光红外气体传感器,包括蘑菇型双腔体六棱台光学气室、分时选择器、滤波放大电路、驱动模块和无线传感系统,双腔体六棱台光学气室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多个双通道热释电红外探测器,双腔体六棱台光学气室的外侧设有PI电热膜;分时选择器,分时选择输出一个双通道热释电红外探测器上相对应的一组参考信号和探测信号;滤波放大电路模拟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并将放大后的信号传输给无线传感系统进行模数转化,并将得到的数字信号输送给中心终端设备。本发明的传感器能增加探测器面的红外辐射照度,增强探测、识别能力和灵敏度。本发明的标定测量方法,通过寻找气体浓度与电压间的关系,提高了探测结果的准确性。

    一种高压脉冲电源触发控制器

    公开(公告)号:CN104836550B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510234349.6

    申请日:2015-05-08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一种高压脉冲电源触发控制器,该高压脉冲电源触发控制器可达到高效的脉冲触发率,降低能源损耗的效果。该控制器用于控制高压脉冲电源,高压脉冲电源电路包括有充电模块和放电模块,该控制器主要包括两个触发端子、电动执行机构、控制开关、光电耦合器和罗氏线圈,罗氏线圈套设在所述放电模块的线路中,两个触发端子相对连接在放电模块线路上,触发端子中动端子经绝缘轴杆与电动执行机构连接,电动执行机构依次经控制开关、光电耦合器与罗氏线圈的绕组连接,电动执行机构的控制端与可编程控制器连接,电动执行机构的信号输出端与工控机连接。

    一种改进配电线路雷电跳闸率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42133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598745.7

    申请日:2015-09-1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改进配电线路雷电跳闸率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获取每基杆塔的经纬度坐标,再统计每一杆塔线路走廊范围内落雷次数,接着将线路走廊落雷密度转化为线路直接落雷密度;(2)收集线路的基本参数配置;(3)根据线路走廊范围内雷电流数据,拟合雷电流累积概率分布公式和概率密度公式,再结合闪电定位系统的线路走廊雷电数据,拟合得出α和β;(4)计算每基杆塔的直击雷跳闸率;(5)通过区间组合统计法计算每基杆塔的感应雷跳闸率;(6)对整条线路的雷击跳闸率进行计算,分析线路雷害状况。有益效果:能够获得比较准确的配电网雷电跳闸率,对防雷性能评估提供准确数据,提高了采取雷电防护措施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一种高压脉冲电源触发控制器

    公开(公告)号:CN104836550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34349.6

    申请日:2015-05-08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一种高压脉冲电源触发控制器,该高压脉冲电源触发控制器可达到高效的脉冲触发率,降低能源损耗的效果。该控制器用于控制高压脉冲电源,高压脉冲电源电路包括有充电模块和放电模块,该控制器主要包括两个触发端子、电动执行机构、控制开关、光电耦合器和罗氏线圈,罗氏线圈套设在所述放电模块的线路中,两个触发端子相对连接在放电模块线路上,触发端子中动端子经绝缘轴杆与电动执行机构连接,电动执行机构依次经控制开关、光电耦合器与罗氏线圈的绕组连接,电动执行机构的控制端与可编程控制器连接,电动执行机构的信号输出端与工控机连接。

    一种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阻性电流提取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820127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261333.4

    申请日:2015-0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阻性电流提取方法和装置,该方法首先获取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过零点的初始泄漏电流;然后检测确定过零点的泄漏电流的频率并通过延迟电路将初始泄漏电流的频率延迟1/4个周期,得到新泄漏电流;再对得到的新泄漏电流与初始泄漏电流通过加法器进行求和,得到组合漏电电流;通过检测组合波形峰值对应的时刻,生成容性泄漏电流;最后通过减法器从初始泄漏电流中减去容性电流,得到所述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阻性电流。该装置包括低通滤波器、模数转换模块、过零检测器、频率检测器、延迟器、加法器、峰值时刻检测器、自动信号生成单元和减法器。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测量电压信号的情况下,从泄漏电流中去除容性电流成分,而得到阻性电流进而达到对MOA的老化监测的目的,避免了在测量高电压时的危险性。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偏振增强型气体识别探测方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90727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56890.6

    申请日:2024-0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偏振增强型气体识别探测方法、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超连续谱激光信号,并通过准直分光耦合出两路信号;对光谱信号进行气体的吸收处理,得到气体吸收后的光谱信号,将其与标准的光源光谱对照信号作对比,获得气体吸收特征光谱;利用超连续谱激光信号深度学习模块对光谱谐波信号图谱进行训练,并结合电控偏振片和锗基二维光谱探测器完成信号重构,利用偏振增强的气体光谱指纹信号的智能识别终端绘制气体吸收的光谱信号图谱,完成气体成分和浓度的识别。本发明提高了多气体识别精度,气体浓度识别的下限能够达到ppb级别。

    一种非分光红外气体传感器及其标定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18699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669130.3

    申请日:2023-06-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分光红外气体传感器,包括蘑菇型双腔体六棱台光学气室、分时选择器、滤波放大电路、驱动模块和无线传感系统,双腔体六棱台光学气室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多个双通道热释电红外探测器,双腔体六棱台光学气室的外侧设有PI电热膜;分时选择器,分时选择输出一个双通道热释电红外探测器上相对应的一组参考信号和探测信号;滤波放大电路模拟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并将放大后的信号传输给无线传感系统进行模数转化,并将得到的数字信号输送给中心终端设备。本发明的传感器能增加探测器面的红外辐射照度,增强探测、识别能力和灵敏度。本发明的标定测量方法,通过寻找气体浓度与电压间的关系,提高了探测结果的准确性。

    一种特高压大跨越线路反击跳闸率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24797B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510624119.0

    申请日:2015-09-25

    Abstract: 本发明及一种特高压大跨越线路反击跳闸率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基于Heidler函数与长均匀传输线模拟,建立雷电流和雷电通道仿真模型,Heidler函数表达示,如式(1)所示;(2)建立特高压大跨越线路及杆塔模型,确定线路反击耐雷水平;(3)根据闪电定位系统,拟合出线路走廊范围内雷电流幅值分布概率,确定不同工频电压相位下的闪络概率;(4)根据闪电定位系统及GIS系统确定大跨越线路走廊的落雷密度,转化为线路落雷次数;(5)确定雷击杆塔塔顶的概率;(6)确定浪涌冲击闪络转为稳定工频电弧的概率;(7)确定特高压大跨越线路的反击跳闸率。有益效果为:通过雷电定位系统和GIS系统获得输电线路走廊范围内准确的雷电参数,拟合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公式,计算出较为精确的线路落雷密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