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化滑坡条间推力的去条块Janbu条分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98067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010639292.9

    申请日:2020-07-06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化滑坡条间推力的去条块Janbu条分法,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滑面,对滑体进行条块划分;(2)基于Janbu条分法对滑坡安全系数初次计算;(3)第一次计算结束后,若滑体顶部两条块之间推力为负值,则将最顶部的条块去除,对余下条块进行第二次Janbu条分计算;(4)第二次计算结束后,若剩余条块顶部两条块之间的推力为负值,则将剩余条块最顶部的条块去除,对余下的条块进行第三次Janbu条分计算;(5)重复步骤(4)直至滑体剩余条块顶部两条块之间推力为正值,确定最终安全系数。本发明考虑现有Janbu条分法顶部两条块间推力为负值不满足条间力合理性要求的情况,获得更符合实际的滑坡安全系数。

    一种地震动力作用下滑坡涌浪等效计算参数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22763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152602.X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地震动力作用下滑坡涌浪等效计算参数的确定方法,基于有地震动力作用与无地震动力作用对应的滑坡极限平衡状态之间的等效关系,建立原始参数到等效参数的对应关系,从而确定地震动力作用下的滑坡涌浪等效计算参数;本发明将地震动力作用等效为滑坡参数的弱化,利用极限平衡安全系数等效关系推算地震动力作用下的滑坡涌浪数值计算参数的方法。本发明将地震动力作用等效为力学参数的弱化,该方法流程简单,可操作性强,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滑坡涌浪数值模拟过程中,地震动力作用施加困难的问题,进而有效预防地震动力作用下的涌浪灾害情况。

    一种基于GRU的地下工程支护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31632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010553299.9

    申请日:2020-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RU的地下工程支护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支护系统、数据采集系统、信号处理系统、GRU智能分析系统、预测预警系统;通过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布置在支护系统中的监测仪器的数据传输至信号处理系统、GRU智能分析系统,GRU智能分析系统基于GRU门控循环单元方法对隧洞支护系统位移、应力、渗压等参数的监测数据进行智能处理和分析,将分析结果传输给预测预警系统,实现自动、智能的预测预警,提高监测预警的实用性、可靠性和准确性,为实际工程服务。本发明实施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可操作性强,可以供广大工程施工人员或技术人员使用,不需要使用者具备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工程经验,易于掌握和使用。

    滑坡涌浪模拟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203834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463582.7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坡涌浪模拟装置,包括滑道,所述的滑道由多段沿程滑道拼接而成,相邻两段沿程滑道之间均设有波高仪,所述滑道的上游设有进水装置,下游设有出水装置,滑道上游的一侧固定有滑坡模拟系统,所述的滑坡模拟系统上放置有模拟滑体,所述的滑坡模拟系统包括高度调节系统,高度调节系统的顶部连接有多个传送带,每个传送带表面的粗糙度各不相同,所述的传送带均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的模拟滑体包括柔性箱,所述的柔性箱内设有多个小球,所述的小球内设有信号发射器。本发明能够实现精确控制滑面倾角大小、滑体入水速度、滑体滑动顺序,并对滑坡激起的涌浪爬高和传播距离进行精准测定,装置简单易操作、成本低、试验效率高、精度高。

    一种基于网格化的颗粒模型损伤表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15346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205959.4

    申请日:2020-03-2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网格化的颗粒模型损伤表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颗粒流软件中建立岩石颗粒模型并进行计算;(2)建立覆盖岩石颗粒模型的多边形网格;(3)使用建立的网格单元对模型内的Contact和Fracture进行分组,确定各网格单元内的Contact和Fracture个数;(4)计算各网格单元内的损伤值;(5)将各网格单元的中心坐标以及对应损伤值导出到后处理软件中,获得模型的损伤分布;(6)统计各损伤区间内网格单元的个数。本发明实现了对损伤大小和分布的定量表征,进一步扩展了颗粒流方法的应用范围。

    一种基于单目视觉的智能球场运动信息采集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10489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080280.0

    申请日:2019-11-0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nventor: 祁健 王如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目视觉的智能球场运动信息采集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多视角采集设备和单目视觉三维重建模型;该多视角采集设备采集用于后续训练单目视觉三维重建模型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标注以及多视角求3D信息计算,得到球场信息在真实世界坐标系下的位置的真值数据;得到真值数据后进行单目三维重建模型的构建。本发明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多视角采集球场真值数据;基于3DMM模型建立单目视觉三维重建模型;优化三维重建模型;单目图片三维重建;运动数据分析。本发明在单目视觉发展的基础上应用到了运动领域,极大的降低了现有运动数据采集的成本。

    一种基于最小耗能原理建立岩石损伤本构模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05204B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710566746.2

    申请日:2017-07-12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最小耗能原理建立岩石损伤本构模型的方法,包括:基于最小耗能原理推导损伤演化方程;在连续损伤理论框架下结合损伤演化方程构建岩石本构模型;推导岩石三轴压缩试验变形参量与模型参数的理论关系,对岩石开展不同围压下的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得到对应围压下试样的应力‑轴向、径向应变关系曲线和岩样的力学强度参数和应变参量;通过试验结果确定损伤阈值并辨识模型参数。本发明中的模型结合岩石的扩容起始特性确定岩石损伤演化规律中的损伤阈值,提出的模型能较好反映岩石材料在复杂应力条件下的非线性力学行为,尤其考虑损伤阈值影响后的本构模型对岩石材料后屈服段的拟合精度更高,对复杂应力条件下的岩石工程安全分析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和运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