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42618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11176.4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层建筑腰部外框斜柱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设计方法包括:分析超高层建筑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斜柱常规设计方法下的受力情况及简化原理;根据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的腰部斜柱区段在整体模型中的受力特征,建立简化的斜柱力学模型;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求得斜柱范围水平连接梁的轴力与层间收进距离间的关联公式;设定斜柱区各层优化后的连接梁间轴力相等,从而推导出所需匹配的各层层间收进距离计算公式;根据计算结果完成斜柱及其连接梁的优化设计。本发明可有效减小斜柱上下层与核心筒连接梁的拉压力,结构受力体系更为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653615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922029.9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江毅 , 易伟文 , 赵颖 , 黄勇 , 燕志刚 , 洪洲 , 李青 , 刘光爽 , 梁贻尊 , 林若凯 , 柯宇 , 王嵩 , 崔济东 , 何智威 , 杨万 , 何啸 , 林乐斌 , 周俊 , 杨锦权 , 黄若洋 , 赵俊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拉非对称双拱大跨度体育场屋盖结构,包括前斜放巨拱、后斜放巨拱,前斜放巨拱、后斜放巨拱之间通过若干个对拉桁架连接,形成自平衡体系;后斜放巨拱的两端由“树杈”状拱脚柱支撑,两端之间的部分由设置在看台结构上的若干个V形斜柱支撑;前斜放巨拱仅其两端与“树杈”状拱脚柱相连,与看台结构无任何连接。本发明克服现有大跨度体育场屋盖存在的缺陷,以及解决现有体育场屋盖结构构件尺度较大、建筑较笨重、不能突出建筑的空间感、轻盈感、不能达到自然采光、能耗较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2435652U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21627965.9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江毅 , 易伟文 , 赵颖 , 黄勇 , 燕志刚 , 洪洲 , 李青 , 刘光爽 , 梁贻尊 , 林若凯 , 柯宇 , 王嵩 , 崔济东 , 何智威 , 杨万 , 何啸 , 林乐斌 , 周俊 , 杨锦权 , 黄若洋 , 赵俊鹏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对拉非对称双拱大跨度体育场屋盖结构,包括前斜放巨拱、后斜放巨拱,前斜放巨拱、后斜放巨拱之间通过若干个对拉桁架连接,形成自平衡体系;后斜放巨拱的两端由“树杈”状拱脚柱支撑,两端之间的部分由设置在看台结构上的若干个V形斜柱支撑;前斜放巨拱仅其两端与“树杈”状拱脚柱相连,与看台结构无任何连接。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大跨度体育场屋盖存在的缺陷,以及解决现有体育场屋盖结构构件尺度较大、建筑较笨重、不能突出建筑的空间感、轻盈感、不能达到自然采光、能耗较高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