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6008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76706.3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杭州海潮橡胶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界面改性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界面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界面改性剂结构通式如式I;其中,R为降冰片烯环基、环己烯基、环戊烯基、环庚烯基中的一种;R1独立选自C1~C8的直链烷基或直链烷氧基;R2独立选自C1~C8的直链烷基或直链烷氧基;R3独立选自甲基、乙基或C1~C2的烷氧基;R4独立选自甲基、乙基或C1~C2的烷氧基;R5独立选自甲基、乙基或C1~C2的烷氧基;X为氢原子、甲基、乙基、卤素原子、羟基或C1~C2的烷氧基。制备方法:将氨基环烯烃与烷氧基硅烷缩水甘油醚在40℃~180℃反应,得所述界面改性剂。所述界面改性剂在白炭黑/橡胶复合材料中的应用;#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926428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57157.7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揭阳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纳米级疏水淀粉的制备方法、纳米级疏水淀粉和应用及基于其的补强丁苯橡胶。本发明制备方法采用纳米沉淀法先对淀粉进行纳米化处理再进行疏水改性,制备得到纳米级疏水淀粉。将本发明的纳米级疏水淀粉应用于丁苯橡胶补强中,纳米级的结晶淀粉,以纳米尺度分散在丁苯橡胶里,具有微纳海岛结构,提高增强体的模量和强度;通过高效率的疏水改性,进一步增加界面强度,同时降低淀粉的吸水性,克服淀粉使用过程吸水溶胀而使丁苯胶性能下降的缺陷;补强后丁苯橡胶机械力学性能得到了明显提高,拉伸强度提高110%以上,断裂伸长率提高59%,100%定伸应力和300%定伸应力也有明显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908125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423154.1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黄埔绿色先进材料技术研究院 ,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循环回收利用的微孔橡胶泡沫材料及其基于超临界流体发泡技术的制备方法与应用和循环回收方法。本发明的微孔橡胶泡沫材料包括以下质量份计的组分:环氧化橡胶70‑95份,金属盐5‑30份。其可通过超临界流体发泡技术制备得到,泡孔结构可控、力学性能优异,膨胀倍率1.8‑2.9,泡孔尺寸4.4‑9.0μm,泡孔密度2.3‑3.5×108个/cm3,断裂伸长率高达710%。本发明在环氧化橡胶中引入金属离子,构建金属离子配位作用,得到可逆交联的橡胶,实现微孔橡胶泡沫的循环回收,且经多次循环回收方法处理得到的再生微孔橡胶泡沫材料仍具有均匀分布的泡孔结构和优异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725027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211547260.1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8F279/02 , C08F253/00 , C08F220/06 , C08F212/08 , C08F220/20 , C08K3/22 , C08K5/09 , C08K5/47 , C08K3/06 , C08L5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官能化烯烃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烯烃橡胶、橡胶活化剂、橡胶促进剂及硫磺进行共混制备混炼胶,经硫化处理后得到交联烯烃橡胶;随后将交联烯烃橡胶进行破碎并与修饰剂、良溶剂搅拌混合均匀后在高温下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将反应物倒入于非良溶剂中洗涤沉淀,经烘干后得到官能化烯烃橡胶。本发明适用于制备各类具有功能基团的官能化烯烃橡胶材料,且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原材料易得且种类丰富、产率高且可宏量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4621472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210366969.5
申请日:2022-0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界面交联橡胶的制备方法,是将生胶、硫磺和硫化助剂共混、硫化后粉碎制得聚合物颗粒,再将聚合物颗粒、生胶和催化剂等共混、硫化后制得;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界面交联橡胶的回收方法,是取使用后的界面交联橡胶粉碎,通过挤出机再加工。本发明制备的界面交联橡胶以具有动态硫键的聚合物颗粒为基本单元,凭借被激活的动态硫键实现界面交联,在保持传统硫化橡胶优异性能的同时,具有稳定且连续的挤出再加工能力。本发明适用于制备具有稳定再加工能力的界面交联橡胶。
-
公开(公告)号:CN114621472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366969.5
申请日:2022-0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界面交联橡胶的制备方法,是将生胶、硫磺和硫化助剂共混、硫化后粉碎制得聚合物颗粒,再将聚合物颗粒、生胶和催化剂等共混、硫化后制得;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界面交联橡胶的回收方法,是取使用后的界面交联橡胶粉碎,通过挤出机再加工。本发明制备的界面交联橡胶以具有动态硫键的聚合物颗粒为基本单元,凭借被激活的动态硫键实现界面交联,在保持传统硫化橡胶优异性能的同时,具有稳定且连续的挤出再加工能力。本发明适用于制备具有稳定再加工能力的界面交联橡胶。
-
公开(公告)号:CN113980366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90523.0
申请日:2021-11-02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8L7/00 , C08L9/06 , C08K9/04 , C08K7/26 , C08F283/06 , C08F230/08 , C08F226/10 , C08F220/20
Abstract: 含硫硅烷共聚物改性的白炭黑‑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硫磺加热至160~185℃使其熔融,待硫磺颜色变成橙黄色后加入含C=C键的硅烷偶联剂、含氮或氧的不饱和单体,在160~185℃温度下搅拌反应6~24小时;将反应得到的反应物溶解于四氢呋喃中过滤以除去未反应的硫磺,取上层溶液挥发四氢呋喃后得到含硫硅烷共聚物;将生胶、白炭黑、含硫硅烷共聚物依次加入到密炼机中,在110~160℃温度下混炼5~10分钟,得到混炼胶;将混炼胶放入开炼机,加入硫化包在室温下二次混炼,混炼后的混炼胶热压硫化,制得含硫硅烷共聚物改性的白炭黑‑橡胶复合材料。本发明改善了白炭黑分散以及增强了界面作用,获得的白炭黑‑橡胶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力学性能、更低的滚动阻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004596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346238.X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烯烃介电弹性体的制备方法,首先,将二烯烃橡胶溶解于反应介质中,通过一锅反应法,先与环氧化试剂反应,再与氧化降解试剂反应,制得端醛基二烯烃液体橡胶;然后通过溶液混合法,将端醛基二烯烃液体橡胶、端氨基聚醚胺、高介电溶剂、多官能醛基交联剂在有机溶剂中混合,挥发溶剂后加热固化得到二烯烃介电弹性体。本发明以端醛基二烯烃橡胶为基体,端氨基聚醚胺为增容剂,通过醛胺缩合反应实现橡胶基体的扩链并提高分子链极性,提高橡胶基体与高介电溶剂间的相容性,并利用多官能醛基交联剂实现橡胶基体的交联,最终赋予二烯烃材料高的介电常数,同时保留低的力学模量、介电损耗及电导率。本发明属于介电弹性体的制备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812331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036583.3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8J3/24 , C08L9/06 , C08L53/02 , C08L9/00 , C08L15/00 , C08L9/02 , C08K5/548 , C08K5/55 , C08K5/37 , B29B17/00 , B29B17/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橡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相交联橡胶、制备方法和回收方法,是取生胶与交联剂经混炼、交联、破碎后,所得交联橡胶粉与生胶、交联剂、单官能团修饰剂经再次混炼、交联,制得;使用后的所述多相交联橡胶经粉碎、热压即可回收。本发明通过制备含有动态共价键的高交联密度的交联橡胶,作为补强剂,与生胶、交联剂和单官能修饰剂混炼,通过动态共价键交联,形成共交联和界面交联的多相交联橡胶,其具有高弹性、易回收等特点,解决了现有交联橡胶结构导致回收困难的问题。本发明多相交联橡胶可替代热塑性弹性体作为橡胶零部件,如胶管、密封件、汽车内饰等。
-
公开(公告)号:CN112745544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11605629.0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8L9/06 , C08K5/55 , C08K3/04 , C08J3/24 , C08L63/00 , C08L61/22 , C08K3/38 , C08L15/00 , C08K5/37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隔离网络结构的交联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是通过在交联聚合物中引入交换键,与填料混合,经模压成型后,得到具有隔离网络结构的交联聚合物复合材料。所得交联聚合物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传导性能。本发明适用于制备交联聚合物复合材料,尤其适用于制备具有隔离网络结构的交联聚合物复合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