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杂种花粉育性基因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492682A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810132341.9

    申请日:2008-07-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水稻杂种花粉育性基因座Sa的2个命名为SaM和SaF的基因的分离克隆和应用。细菌双杂交实验证明籼稻和粳稻的SaM和SaF的特定等位基因编码的蛋白发生特异的相互作用。遗传分析和转基因功能互补实验表明,在杂种中杂合的SaM和来源于籼稻的SaF即3个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产生杂种花粉不育,缺少它们中的任何一个或抑制其表达时产生杂种亲和性即花粉可育。本发明还涉及利用所述基因培育水稻杂种育性亲和系的方法和应用,以及鉴定水稻杂种育性基因型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半年生马尾松苗嫩梢表皮划伤法人工接种松材线虫的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329217B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811146891.6

    申请日:2018-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年生马尾松苗嫩梢表皮划伤法人工接种松材线虫的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活的松材线虫配置成松材线虫悬浮液;(2)选取半年生马尾松苗梢头下3~5cm处的嫩梢部位,拔去针叶,然后在拔去针叶的马尾松嫩梢表皮处纵划两条或以上的伤口;(3)用封口膜在拔去针叶的部位围成不漏水的小漏斗;其中小漏斗的下方紧贴马尾松嫩梢处且与伤口下方齐平;(4)将松材线虫悬浮液注入到小漏斗中进行松材线虫的接种;(5)将接种松材线虫后的半年生马尾松苗放置于室外环境条件下进行培育。利用本发明的方法适用于人工接种松材线虫于半年生的马尾松苗木,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生产意义。

    半年生马尾松苗嫩梢表皮划伤法人工接种松材线虫的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329217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146891.6

    申请日:2018-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年生马尾松苗嫩梢表皮划伤法人工接种松材线虫的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活的松材线虫配置成松材线虫悬浮液;(2)选取半年生马尾松苗梢头下3~5cm处的嫩梢部位,拔去针叶,然后在拔去针叶的马尾松嫩梢表皮处纵划两条或以上的伤口;(3)用封口膜在拔去针叶的部位围成不漏水的小漏斗;其中小漏斗的下方紧贴马尾松嫩梢处且与伤口下方齐平;(4)将松材线虫悬浮液注入到小漏斗中进行松材线虫的接种;(5)将接种松材线虫后的半年生马尾松苗放置于室外环境条件下进行培育。利用本发明的方法适用于人工接种松材线虫于半年生的马尾松苗木,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生产意义。

    水稻杂种花粉育性基因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492682B

    公开(公告)日:2011-03-23

    申请号:CN200810132341.9

    申请日:2008-07-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水稻杂种花粉育性基因座Sa的2个命名为SaM和SaF的基因的分离克隆和应用。细菌双杂交实验证明籼稻和粳稻的SaM和SaF的特定等位基因编码的蛋白发生特异的相互作用。遗传分析和转基因功能互补实验表明,在杂种中杂合的SaM和来源于籼稻的SaF即3个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产生杂种花粉不育,缺少它们中的任何一个或抑制其表达时产生杂种亲和性即花粉可育。本发明还涉及利用所述基因培育水稻杂种育性亲和系的方法和应用,以及鉴定水稻杂种育性基因型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