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池塘养殖尾水排灌河的生态治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5940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211025418.9

    申请日:2022-08-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池塘养殖尾水排灌河的生态治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排灌河内设置生态浮框;S2:在排灌河内布设仿水草填料生物接触氧化区域;S3:在排灌河内安装多台曝气式增氧机;S4:在排灌河内设置有生态浮岛修复区域;S5:在排灌河内间歇性投加微生物菌种;S6:以步骤S1‑S5作为一个基本生态治理单元,在排灌河内至少设置一个基本生态治理单元;S7:在排灌河治理期间内,每月进行多次水体取样检测。主要在于排灌河配合涨潮落潮来处理鱼塘尾水,降低投资成本;在汛期时会形成一个内循环,减少按其他物理化学方法的治理成本;本发明的排灌河治理方法应用成本低,排灌河水质可以稳定达标排放,属于污水治理技术领域。

    生物滴滤塔、一种高负荷生物滴滤结合景观滤床系统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9851167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101118.6

    申请日:2019-01-31

    Abstract: 生物滴滤塔,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好氧段、缺氧段、除磷段,好氧段上方设置布水器;生物滴滤塔的主体结构呈塔状结构;并在塔状结构的上段设置独立的多层泥页岩单元,塔状结构的顶部敞开,塔状结构的上段的侧壁开设有通风孔,以此形成好氧段;塔状结构的中段设置独立的多层浮岩单元,塔状结构的中段封闭,以此形成缺氧段;塔状结构的下段内设置独立的多层碎砖块单元,塔状结构的底部敞开,塔状结构的下段的侧壁开设有通风孔,以此形成除磷段。一种高负荷生物滴滤结合景观滤床系统。一种高负荷生物滴滤结合景观滤床工艺。本发明具有净化效率高、成本低、运行稳定等优点。本发明属于污水净化技术领域。

    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异位生态治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57626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211025997.7

    申请日:2022-08-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异位生态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以3个池塘为基础构建一个治理单元;S2:在治理单元中的第二池塘构建净化区域;S3:在净化区域内间歇性投加微生物菌种;S4:净化区域包括生态浮岛修复区域、仿水草填料修复区域、生态浮框修复区域以及围墙;S5:在第二池塘和排灌河之间构建复合基质过滤坝;S6:对第一池塘和第二池塘进行水质检测,若是第一池塘和第二池塘水质未达标,则重复步骤S2‑S5,直至水质达标。本发明的治理方法占地面积小,实现池塘尾水的循环利用,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生物滴滤塔、一种高负荷生物滴滤结合景观滤床系统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9851167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910101118.6

    申请日:2019-01-31

    Abstract: 生物滴滤塔,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好氧段、缺氧段、除磷段,好氧段上方设置布水器;生物滴滤塔的主体结构呈塔状结构;并在塔状结构的上段设置独立的多层泥页岩单元,塔状结构的顶部敞开,塔状结构的上段的侧壁开设有通风孔,以此形成好氧段;塔状结构的中段设置独立的多层浮岩单元,塔状结构的中段封闭,以此形成缺氧段;塔状结构的下段内设置独立的多层碎砖块单元,塔状结构的底部敞开,塔状结构的下段的侧壁开设有通风孔,以此形成除磷段。一种高负荷生物滴滤结合景观滤床系统。一种高负荷生物滴滤结合景观滤床工艺。本发明具有净化效率高、成本低、运行稳定等优点。本发明属于污水净化技术领域。

    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异位生态治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57626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025997.7

    申请日:2022-08-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殖池塘尾水异位生态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以3个池塘为基础构建一个治理单元;S2:在治理单元中的第二池塘构建净化区域;S3:在净化区域内间歇性投加微生物菌种;S4:净化区域包括生态浮岛修复区域、仿水草填料修复区域、生态浮框修复区域以及围墙;S5:在第二池塘和排灌河之间构建复合基质过滤坝;S6:对第一池塘和第二池塘进行水质检测,若是第一池塘和第二池塘水质未达标,则重复步骤S2‑S5,直至水质达标。本发明的治理方法占地面积小,实现池塘尾水的循环利用,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一种池塘养殖尾水排灌河的生态治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5940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1025418.9

    申请日:2022-08-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池塘养殖尾水排灌河的生态治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排灌河内设置生态浮框;S2:在排灌河内布设仿水草填料生物接触氧化区域;S3:在排灌河内安装多台曝气式增氧机;S4:在排灌河内设置有生态浮岛修复区域;S5:在排灌河内间歇性投加微生物菌种;S6:以步骤S1‑S5作为一个基本生态治理单元,在排灌河内至少设置一个基本生态治理单元;S7:在排灌河治理期间内,每月进行多次水体取样检测。主要在于排灌河配合涨潮落潮来处理鱼塘尾水,降低投资成本;在汛期时会形成一个内循环,减少按其他物理化学方法的治理成本;本发明的排灌河治理方法应用成本低,排灌河水质可以稳定达标排放,属于污水治理技术领域。

    一种养殖池塘尾水一池一坝异位生态治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8202424U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22245537.7

    申请日:2022-08-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殖池塘尾水一池一坝异位生态治理系统,包括排灌河、第一池塘、第二池塘、第三池塘和复合基质过滤坝;第一池塘、第二池塘和第三池塘均位于排灌河的一侧,第一池塘和第三池塘均通过引水管和第二池塘连通;第二池塘设有生态浮岛修复区域、仿水草填料修复区域和生态浮框修复区域,第二池塘安装有水流导向装置;复合基质过滤坝设置在第二池塘和排灌河之间,复合基质过滤坝连通第二池塘和排灌河;复合基质过滤坝的一端对应生态浮框修复区域。本实用新型占地面积小,实现池塘尾水的循环利用,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一种池塘养殖尾水排灌河原位生态治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8202395U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22245525.4

    申请日:2022-08-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池塘养殖尾水排灌河原位生态治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修复单元,修复单元包括初步净化河水的生态浮框修复区域、便于污染物附着的仿水草填料生物接触氧化区域、提高河水氧气含量的增氧机、最终净化河水的生态浮岛修复区域和水体检测设备,生态浮框修复区域、仿水草填料生物接触氧化区域、增氧机、生态浮岛修复区域和水体检测设备依次设置在排灌河内,生态浮框修复区域位于排灌河源头处;生态浮框修复区域、仿水草填料生物接触氧化区域和生态浮岛修复区域均设有微生物培育区。本实用新型的原位生态治理系统应用成本低,排灌河水质可以稳定达标排放,属于污水治理技术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