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266690B
公开(公告)日:2012-02-29
申请号:CN200710027167.7
申请日:2007-03-1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根系形态三维图像重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绕被测植物根系每隔预定角度拍摄图片;处理所述图片,获得图片中表征根系的象素点二维坐标信息;根据物理空间的三维坐标与它在各投影图像平面的二维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及每一图片的拍摄角度信息,获取每一拍摄图片上表征根系的象素点所对应的所有点的三维坐标值;按照预定的规则,选取某些特定的三维坐标值作为三维图象空间的景物点坐标,通过这些坐标构成二值化三维图象。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植物根系形态三维图像重建系统。本发明具有速度快、精度高、室内外均可使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0557407C
公开(公告)日:2009-11-04
申请号:CN200610123460.9
申请日:2006-11-1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培植物根系分泌物的收集方法和收集装置。该收集装置包括生长箱和收集箱,生长箱和收集箱之间设置一块有粘贴有薄膜的穿孔玻璃板;上、下两层收集箱上的收集孔通过导管与阴、阳离子树脂管相连接。该收集方法是首先让植物在生长箱的土壤中生长,然后植物根系穿过薄膜进入装有石英砂和玻璃珠的收集箱中;再在收集箱中进行处理、收集植物根系分泌物。本发明特别适用于土壤栽培条件下植物根系分泌物的研究;不扰动根系生长、不破坏根际环境,收集环境更贴近植物自然生长状态;本发明能分别收集浅层根和深层根的分泌物、连续性好,回收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813514A
公开(公告)日:2006-08-09
申请号:CN200610011344.8
申请日:2006-02-2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根系观测技术。本发明提出一种植物根系根室观察系统,包括生长室、微根管、数字照相系统,其中生长室包括生长槽,待观测的植物种植在生长槽中;微根管分布在生长槽内部,且至少一端连接到生长槽外部;数字照相系统包括数码相机,该数码相机可以透过微根管获取生长槽内部影像。采用本发明可以在不损坏植物根系根室的情况下,直接将植物根系原位生长状况进行可视化观测,有利于根系生物学的研究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266690A
公开(公告)日:2008-09-17
申请号:CN200710027167.7
申请日:2007-03-1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根系形态三维图像重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绕被测植物根系每隔预定角度拍摄图片;处理所述图片,获得图片中表征根系的象素点二维坐标信息;根据物理空间的三维坐标与它在各投影图像平面的二维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及每一图片的拍摄角度信息,获取每一拍摄图片上表征根系的象素点所对应的所有点的三维坐标值;按照预定的规则,选取某些特定的三维坐标值作为三维图象空间的景物点坐标,通过这些坐标构成二值化三维图象。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植物根系形态三维图像重建系统。本发明具有速度快、精度高、室内外均可使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182478A
公开(公告)日:2008-05-21
申请号:CN200710032271.5
申请日:2007-12-0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根瘤固氮菌株系BDYD1及其应用,该菌株系是通过不同大豆品种分别捕捉土壤中的根瘤菌,从新鲜根瘤中对根瘤菌进行分离和纯化,并对菌株的16S rDNA部分序列进行测定,通过系统发育分析,确定为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的新菌株系,并命名为华固1号。本发明的根瘤固氮菌株系BDYD1通过实验室盆栽、田间回接试验证明其具有耐酸铝、高效结瘤的特性,接种该根瘤菌能够提高大豆产量20~30%以上,可适用于华南酸性土壤地区,作为大豆常规栽培的措施之一。
-
公开(公告)号:CN101182477A
公开(公告)日:2008-05-21
申请号:CN200710032270.0
申请日:2007-12-0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根瘤固氮菌株系BXBL9及其应用,该菌株系是通过不同大豆品种分别捕捉土壤中的根瘤菌,从新鲜根瘤中对根瘤菌进行分离和纯化,并对菌株的16S rDNA部分序列进行测定,通过系统发育分析,确定为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的新菌株系,并命名为华固2号。本发明的根瘤固氮菌株系BXBL9通过实验室盆栽、田间回接试验证明其具有耐酸铝、高效结瘤的特性,接种该根瘤菌能够提高大豆产量20-30%以上,可适用于华南酸性土壤地区,作为大豆常规栽培的措施之一。
-
公开(公告)号:CN1963437A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200610123460.9
申请日:2006-11-1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培植物根系分泌物的收集方法和收集装置。该收集装置包括生长箱和收集箱,生长箱和收集箱之间设置一块有粘贴有薄膜的穿孔玻璃板;上、下两层收集箱上的收集孔通过导管与阴、阳离子树脂管相连接。该收集方法是首先让植物在生长箱的土壤中生长,然后植物根系穿过薄膜进入装有石英砂和玻璃珠的收集箱中;再在收集箱中进行处理、收集植物根系分泌物。本发明特别适用于土壤栽培条件下植物根系分泌物的研究;不扰动根系生长、不破坏根际环境,收集环境更贴近植物自然生长状态;本发明能分别收集浅层根和深层根的分泌物、连续性好,回收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705243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0910193932.1
申请日:2009-11-13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根农杆菌介导的下胚轴涂抹转化方法在大豆转化方面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将发根农杆菌介导的下胚轴涂抹转化方法应用于大豆,成功地进行了大豆根部毛状根转化。本发明对种子萌发时间、筛选剂浓度进行优化,不仅能够增加每个大豆外植体诱导出的转基因毛状根数量,而且能够显著提高毛状根的转化频率和生长状态,在无菌条件下成功地利用大豆转化常用的筛选标记除草剂获得大豆“复合植株”,其既有转基因的根部,又有非转基因的地上部,是在无菌组织培养条件下研究与根系形态、根部共生固氮和菌根形成有关的基因的理想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663968B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0910192455.7
申请日:2009-09-1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根系原位动态观察和测定的植物栽培方法,包括设计透明的栽培容器和生长介质、种子灭菌和催芽、出芽后移苗所述透明的栽培容器,保持植物根系在所述透明的生长介质中自然生长等步骤,以便于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根系进行扫描,进行根系三维构型的原位观察和图像捕获。本发明通过设计适宜的透明生长环境,保证植物根系在透明的生长环境中自然生长,便于后续的对植物根系原位生长状况进行三维可视化分析,直接反映根系的三维生长状况。
-
公开(公告)号:CN101658107B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0910192454.2
申请日:2009-09-1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根系原位动态观察和测定方法,包括设计透明的栽培容器和生长介质;种子灭菌和催芽,出芽后移苗到透明的栽培容器中保持植物根系在所述透明的生长介质中自然生长;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根系进行扫描,进行根系三维构型的原位观察和图像捕获,完成图像采集、重建和模拟等步骤。本发明通过对植物根系原位生长状况进行三维可视化分析,直接反映根系的三维生长状况,不需要破坏性的检测,并实现动态的观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