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12281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110041821.X
申请日:2021-01-1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通化供电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模型的储能工况适应性综合评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通过构建储能系统综合评价指标域和标准域,利用熵权法计算各个储能系统综合评价指标的权重矩阵,基于云模型理论对储能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正态云模型的基本参数,建立指标域和标准域的模糊关系矩阵;根据储能系统综合评价指标域中的决策指标值,运用正向云发生器计算各个储能系统综合评价指标域中的决策指标值在标准域中每个评估级别中的正态云模型隶属度矩阵;通过计算标准域上的模糊子集,得出各个储能系统工况适应性的综合评分。该方法利用云模型理论对待选型储能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得到特定工况下的储能系统最佳选型方案,本发明同样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储能工况适应性综合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2712281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110041821.X
申请日:2021-01-1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通化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模型的储能工况适应性综合评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通过构建储能系统综合评价指标域和标准域,利用熵权法计算各个储能系统综合评价指标的权重矩阵,基于云模型理论对储能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正态云模型的基本参数,建立指标域和标准域的模糊关系矩阵;根据储能系统综合评价指标域中的决策指标值,运用正向云发生器计算各个储能系统综合评价指标域中的决策指标值在标准域中每个评估级别中的正态云模型隶属度矩阵;通过计算标准域上的模糊子集,得出各个储能系统工况适应性的综合评分。该方法利用云模型理论对待选型储能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得到特定工况下的储能系统最佳选型方案,本发明同样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储能工况适应性综合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2600227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505097.3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通化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典型日挖掘的储能辅助调峰容量配置方法,包括从全年电网运行数据中提取风电输出功率数据,并对功率数据进行分类,分析风电输出的反调峰现象;针对典型日的反调峰特点,利用统计分析法挖掘反映反调峰程度的评价指标;将评价指标归一化处理,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利用基于理想点的多目标优化算法将评价指标的最优解转换为到理想点的最短距离,并转换成表征总体状态最优的适应度值;建立基于典型日挖掘的储能辅助调峰容量优化配置模型,利用人工蜂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针对不同适应度值下的储能容量配置结果进行敏感度分析。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由于典型日选取不同,导致储能容量配置过大或过小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600227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011505097.3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通化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典型日挖掘的储能辅助调峰容量配置方法,包括从全年电网运行数据中提取风电输出功率数据,并对功率数据进行分类,分析风电输出的反调峰现象;针对典型日的反调峰特点,利用统计分析法挖掘反映反调峰程度的评价指标;将评价指标归一化处理,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利用基于理想点的多目标优化算法将评价指标的最优解转换为到理想点的最短距离,并转换成表征总体状态最优的适应度值;建立基于典型日挖掘的储能辅助调峰容量优化配置模型,利用人工蜂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针对不同适应度值下的储能容量配置结果进行敏感度分析。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由于典型日选取不同,导致储能容量配置过大或过小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352923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797423.0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通化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车无线充电系统线圈对位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无线充电系统接收线圈施加交流激励,在充电区域内产生具有特定几何特征的交变磁场。然后利用平面线圈阵列检测无线充电系统接收线圈产生的磁场。根据不同线圈所得感应电压通过插值算法重建充电区域感应电压分布图像,结合激励磁场的几何特征,计算接收线圈的方向与位置,并将对应信息实时显示在车载显示设备上,为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线圈对位过程提供参考,指导驾驶员调整泊车方向和位置。本发明将有助于提高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对位精度和充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194495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710266598.2
申请日:2017-04-21
Applicant: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领导力开发研究中心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利用研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历史数据挖掘的光伏功率纵向预测方法,首先针对不同季节的历史光伏功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相应季节下光伏功率的6个统计指标。利用欧式距离对上述统计指标进行聚类,得到不同季节不同天气情况下的相似日矩阵,通过一维正向云发生器形成相似日典型曲线及分布区间。利用马尔可夫链理论实现相应时刻未来24小时的光伏功率纵向预测,将该预测值与相似日典型曲线分布区间进行融合,形成新的预测值。最后将新的预测值与持续预测法得到的预测值通过一维逆向云发生器进行加权融合,实现基于历史数据相似云融合的光伏功率纵向预测,进一步提高光伏功率的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265996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461328.6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 ,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东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金行 , 薛凯 , 王振浩 , 李群英 , 高岩 , 贺文彬 , 韩晓娟 , 焦日升 , 张俊丰 , 成龙 , 王如伟 , 李国庆 , 林昌年 , 吴喜军 , 马明洋 , 徐正清 , 杨选怀 , 张革 , 宋嘉鹏 , 李淼 , 王菁 , 曹盛楠
Abstract: 一种适于光伏/风电功率预测的时间特征尺度建模方法,属于新能源发电技术领域,首先利用三次样条插值法对持续变动状态功率曲线进行分段线性拟合,采用算术平均值法消除同一水平线上的相同极大或极小值点,构造反映光伏/风电有功功率持续变动状态的梯形图,通过建立的基于多目标优化的间歇式能源有功功率时间特征尺度仿真模型,确定间歇式能源有功功率最佳的时间特征尺度。本发明适应于光伏/风电电站,具有适用性强、应用性广等优点。同时对于规律性和周期性较强的数据信息,能够提高光伏/风电电站有功功率短期预测精度,满足电网调度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724941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910144354.6
申请日:2019-02-27
IPC: G01N21/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气体浓度检测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CO2高温气体浓度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发射激光,使激光穿过待测气体,在另一侧接收激光信号,将接收到的激光信号进行移动平均滤波。将未被气体吸收的激光拟合出激光原始信号,被吸收的激光与原始信号进行对比。由被吸收的激光与原始激光信号的差异信号中提取出反映CO2气体浓度的5个统计特征参数:均值、标准差、偏差平方和、变异系数和最大偏差,归一化处理后作为RBF神经网络的输入,CO2气体浓度作为RBF神经网络输出,建立不同浓度下的RBF神经网络气体浓度检测模型,实现CO2气体浓度的准确测量及误差分析;快速易行,具有工程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192953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266471.0
申请日:2017-04-2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领导力开发研究中心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367 , G06N3/0445 , G06N3/048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GA‐Elman的储能电池软故障诊断方法,包括对不同衰减程度下的端电压信号和荷电状态信号进行采集分析,获得端电压偏离度Devk和SOC惩罚角θk两个特征量,归一化处理后作为GA‐Elman神经网络的输入,以电池衰减后的剩余容量Qk作为GA‐Elman神经网络的输出,求取Qk的相对劣化度,依据相对劣化度确定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软故障论域上的四个模糊子集及其隶属函数,建立具有模糊输出的软故障诊断模型,实现电池储能系统软故障的模糊诊断。本发明的方法有较高的准确性,具备电池软故障级别综合判定的能力,为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的软故障诊断指明了新的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02997222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492396.7
申请日:2012-11-2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F22D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力控制技术领域的一种锅炉汽包水位自适应PID控制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建立二维双输入三输出云模型控制器;采集控制系统偏差变化量e,并计算出变差变化率ec;确立PID控制器整定值ΔP、ΔI和ΔD;将系统偏差变化量e和偏差变化率ec代入二维双输入三输出云模型控制器中,经过云推理后输出整定值ΔP、ΔI和ΔD,再与常规PID控制器进行线性运算,由整定后生成新参数的PID控制器决定系统输出量。本发明提高了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加快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增强了对扰动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