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84000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011021488.8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光热电站的新能源发电系统调峰效能评价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负荷用电量、发电机组的并网功率和储能装置的并网功率采用欧式距离计算方法确定调峰效果指标;根据火电机组的出力值确定火电机组在三个阶段的调峰煤耗量;根据风电机组的预测出力值和实际出力值以及光伏机组的预测出力值和实际出力值确定弃电率指标;根据调峰效果指标、调峰煤耗量和弃电率指标进行调峰效能评价。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及系统,从调峰效果、调峰煤耗量以及弃电率3个角度对光热电站灵活运行的综合调峰效能进行量化评估,能够更直观地量化对调峰层面的贡献,有助于电力系统的清洁化转型,为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规划和改革提供参考意见。
-
公开(公告)号:CN112184000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21488.8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光热电站的新能源发电系统调峰效能评价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负荷用电量、发电机组的并网功率和储能装置的并网功率采用欧式距离计算方法确定调峰效果指标;根据火电机组的出力值确定火电机组在三个阶段的调峰煤耗量;根据风电机组的预测出力值和实际出力值以及光伏机组的预测出力值和实际出力值确定弃电率指标;根据调峰效果指标、调峰煤耗量和弃电率指标进行调峰效能评价。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及系统,从调峰效果、调峰煤耗量以及弃电率3个角度对光热电站灵活运行的综合调峰效能进行量化评估,能够更直观地量化对调峰层面的贡献,有助于电力系统的清洁化转型,为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规划和改革提供参考意见。
-
公开(公告)号:CN112508236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311862.8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转气提供灵活调节服务的日前调度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电转气参数和电流密度确定电解室的输出电压,根据电解室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密度确定功率消耗量,根据功率消耗量确定制氢流量;根据电解室的输出电压、功率消耗量、制氢流量和电流密度的调节范围确定电转气运行约束条件;根据电转气运行约束条件建立日前调度模型,求解日前调度模型,得到电转气系统的耗电功率,并根据电转气系统的耗电功率进行日前调度。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及系统,考虑了电解水环节的运行特性,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43892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518605.X
申请日:2021-05-1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洁能源的交通智能微网充电桩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太阳能追光和风机发电,电池管理系统,网络通讯与显示部分三大部分组成;太阳能追光部分主要由由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控制器组成;电池管理系统是以STM32F‑103为主控芯片,通过智能电池管理控制总线的通信方式和BQ76930模拟前端进行通信,并通过DS2780电量计模块来实现对每节电池的电压、电量,电池组的电流和温度进行实时监测;网络通讯与显示部分通过上位机对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电量和电池寿命进行实时的监控和故障报警。通过用风光互补的方式给锂电池充电,然后通过电池管理系统对其进行监管,最大限度的降低馈线损耗,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提高了锂电池的利用率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6111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09950.4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嵌氢能供应链的新能源基地送受端调节资源协同规划方法,属于储能规划技术领域。包括:基于送受端规划建设的电池储能的功率和储能容量、氢储能功率容量和以及送端电解槽功率容量构建建设成本模型;基于常规产氢源生产的氢气量、运输的氢气量、甩负荷功率以及电解槽的启停状态构建年运行成本模型;基于生产的氢气量构建碳排放成本模型;以调节资源总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调节资源总成本目标函数;基于氢能供应链约束、新能源基地出力约束、受端电网运行约束求解得到新能源基地送受端调节资源协同规划方案。本发明方法统筹考虑了新能源基地送端和受端对调节资源的需求进行规划建设和运行,提升新能源利用率和充分发挥储能的调节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44826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69219.3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电力系统惯量需求评估方法及系统,属于新型电力系统规划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新能源接入导致的惯量需求难以准确评估、规划不可靠的问题。包括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机组组合优化模型,进而基于获取的日前新能源出力及负荷预测曲线的历史数据构建输入数据集和输出数据集;构建频率特征预测模型,并基于样本数据集对频率特征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最优频率特征预测模型;获取日前新能源出力及负荷预测曲线,进而基于机组组合优化模型、最优频率特征预测模型以及惯量调整约束对调度计划进行调整,得到惯量需求评估结果;惯量需求评估结果包括系统总惯量水平结果以及对应的调度计划。
-
公开(公告)号:CN11295336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011579923.9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计及光热电站寿命的光热‑风电‑光伏的联合系统的运行优化模型,以新能源基地中光热‑风电‑光伏的联合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并在光热电站中引入电加热装置,提出计及光热电站寿命和风光消纳的联合系统的运行优化模型。光热电站可以配置技术上相对成熟、成本较低的大容量储热装置,并引入电加热装置,使其降低受天气因素影响的同时,缓解弃风弃光的严峻形势。电加热装置不仅用来维持储热系统的温度以防止储热介质降温凝固,还考虑通过电加热装置对联合系统中风电和光伏的弃电再利用,将冷盐储罐中的熔盐加热后储存在热盐储罐中,实现电‑热转换。因此本发明在光热电站中引入电加热装置,提出计及光热电站寿命和风光消纳的联合系统的运行优化模型,为我国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系统的构建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989127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821251.6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动态规划的多时间尺度储能可信容量测算方法,属于储能运行优化领域。方法包括:基于储能的运行参数分别构建小时级短时储能模型和日级长时储能模型,各储能模型分别包括各储能的多个运行约束条件和运行成本最小目标函数;基于电网系统各能源的出力构建电网系统功率平衡约束;基于电网系统功率平衡约束对小时级短时储能模型和日级长时储能模型联合求解,得到多时间尺度储能充放电运行方案;基于多时间尺度储能充放电运行方案分别计算得到各储能的可信容量;可信容量包括小时级短时储能和日级长时储能的有效带负载能力。本发明方法实现了高准确性和高效求解储能运行规划,并实现在实施运行方案前就对储能的可信容量进行准确测算。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