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49827A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210338203.6
申请日:2022-04-01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功率逆变型新能源电源的多机分群等值方法,包括:建立全功率逆变型电源的多机组短路电流解析模型,并进行相位换算;根据机组是否进入低穿控制分为两类,其中未进入低穿控制采用加权平均电压法进行等值;对于进入低穿控制的机组,首先对两个机组进行等值建模;利用所述等值建模产生的相对误差与电气量关系,结合给定的误差上限计算相应类别对应电气量边界,实现分群等值;同时,基于上述两台机组等值的思想,同样可以推广至两台机组以上的场景。采用发明公开的方法,能够保证新能源电源的等值建模精度,简化等值模型复杂度,减少仿真时间,提高网络短路电流的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513004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126799.3
申请日:2022-02-1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8 , H02J3/46 , G05B23/02 , G06F16/906 , G06K9/62
Abstract: 基于改进k‑means算法的新能源场站等值方法及应用,包括推导新能源电源多机短路电流解析表达式并进行相位换算;建立等值误差与场站电气量解析关系;基于新能源电源的压控电流源特性,对分为同类的机组进行采用寻优算法对等值电压、阻抗进行计算将得到的等值误差作为各粒子间距,将等效电压作为聚类中心,采用该算法对新能源机组进行分群等值,根据轮廓系数确定最终的分群数量,完成机组分群等值。本发明将等值误差作为聚类算法的粒子间距,采用改进k‑means算法进行分群等值,简化了新能源电源的模型复杂度,保证了一定精度,减少了计算量与仿真时长,在对含新能源电源网络电流计算过程中,减少了节点数,提高了计算速度与迭代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513004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210126799.3
申请日:2022-02-1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8 , H02J3/46 , G05B23/02 , G06F16/906 , G06F18/23213
Abstract: 基于改进k‑means算法的新能源场站等值方法及应用,包括推导新能源电源多机短路电流解析表达式并进行相位换算;建立等值误差与场站电气量解析关系;基于新能源电源的压控电流源特性,对分为同类的机组进行采用寻优算法对等值电压、阻抗进行计算将得到的等值误差作为各粒子间距,将等效电压作为聚类中心,采用该算法对新能源机组进行分群等值,根据轮廓系数确定最终的分群数量,完成机组分群等值。本发明将等值误差作为聚类算法的粒子间距,采用改进k‑means算法进行分群等值,简化了新能源电源的模型复杂度,保证了一定精度,减少了计算量与仿真时长,在对含新能源电源网络电流计算过程中,减少了节点数,提高了计算速度与迭代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88403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538103.8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适用于新能源场站T接型送出线路高速保护方法,包括:针对新能源场站T接型送出线路,在每段线路安装相同的保护装置,测量本侧三相电流,将本侧三相电流进行压缩感知得到压缩信号,通过光纤通道将压缩信号传输给其他两侧,收到压缩信号后解压缩得到重构电流;保护装置将两个新能源场站的三相短路电流叠加,并对新能源场站叠加电流和系统侧电流进行Mor l et复小波变换得到小波系数矩阵,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小波系数矩阵进行降维,得到特征矩阵;每套所述保护装置对新能源叠加电流特征矩阵和系统侧电流特征矩阵进行堪培拉距离判据运算,通过比较判据实际运算值与整定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来识别故障类型,进而根据故障类型启用相应的保护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1936262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73499.8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风光场站故障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其包括获取风光场站的电流分量指令值以及公共连接点的正负序电压相位差;基于电流分量指令值、正负序电压相位差与过流限制阈值进行计算并判断各电流分量指令值是否满足过流限制阈值;当电流分量指令值未满足过流限制阈值时,分别对无功电流分量指令值补偿计算,得到无功电流分量指令更新值并再次判断是否满足过流限制阈值;当电流分量指令值满足过流限制阈值时,对电流分量指令值功率解耦逆变换并将结果输入至电流控制环,实现风光场站功率控制。该方法在故障期间自适应调整风光场站的无功出力并提供有功功率,为系统的频率稳定起到支撑作用,大幅提升了风光场站在故障期间的控制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78970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210602323.2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1R31/08 , G06F30/367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电弧热特性的潜隐故障暂态温度径向分布特征解析方法,根据电缆绝缘老化击穿实验数据,基于绝缘电阻模型和Kizilcay电弧模型搭建潜隐故障等效电路模型与故障点电缆物理模型;依据潜隐故障等效电路模型,推导解析出潜隐故障发热功率表达式;依据潜隐故障点电缆物理模型,利用传热理论,结合潜隐故障发热功率表达式解析出故障点暂态温度径向分布特征解析式,建立潜隐故障电气量与温度量间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4884032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0538103.8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华能如东八仙角海上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适用于新能源场站T接型送出线路高速保护方法,包括:针对新能源场站T接型送出线路,在每段线路安装相同的保护装置,测量本侧三相电流,将本侧三相电流进行压缩感知得到压缩信号,通过光纤通道将压缩信号传输给其他两侧,收到压缩信号后解压缩得到重构电流;保护装置将两个新能源场站的三相短路电流叠加,并对新能源场站叠加电流和系统侧电流进行Mor l et复小波变换得到小波系数矩阵,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小波系数矩阵进行降维,得到特征矩阵;每套所述保护装置对新能源叠加电流特征矩阵和系统侧电流特征矩阵进行堪培拉距离判据运算,通过比较判据实际运算值与整定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来识别故障类型,进而根据故障类型启用相应的保护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1487897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602323.2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1R31/08 , G06F30/367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电弧热特性的潜隐故障暂态温度径向分布特征解析方法,根据电缆绝缘老化击穿实验数据,基于绝缘电阻模型和Kizilcay电弧模型搭建潜隐故障等效电路模型与故障点电缆物理模型;依据潜隐故障等效电路模型,推导解析出潜隐故障发热功率表达式;依据潜隐故障点电缆物理模型,利用传热理论,结合潜隐故障发热功率表达式解析出故障点暂态温度径向分布特征解析式,建立潜隐故障电气量与温度量间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493570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210602324.7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电流与温度量综合特征的潜隐故障判别方法,用等效绝缘电阻来表征故障发展阶段,给出潜隐故障阶段的边界临界等效绝缘阻值,基于潜隐故障热特性,结合故障差动电流信息以及故障点温度暂态波形信息,建立方程反解出故障发热功率值与径向故障位置特征量,在较短时间内可靠识别故障;根据故障发展严重程度与潜隐故障发展类型制定相应处理原则,实现故障分级分类处理。本发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在新能源直流汇集送出系统汇集支路发生短路故障前提前识别绝缘击穿征兆,及时隔离并清除故障;可以耐受多种系统干扰以及环境干扰;不受新能源电源容量、运行方式影响,且在新能源场站弱出力时仍能够可靠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1774852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681989.2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扩展可控边界的风光发电单元故障主动电压支撑控制方法,针对大规模风光场站接入的电网强度逐年下降,故障期间的系统电压缺乏有效支撑易引发新能源大面积脱网问题,计及设备应力安全和系统响应安全,提出了风光单元扩展故障可控边界,由10个二元二次解析方程确定了复杂故障工况下的新能源可控区域,并提出了分群离散映射矩阵算法,能安全、尽限、快速、灵活地从可控区域中计算出风光发电单元的最大支撑指令值。相比现行国标,新能源的故障电压支撑能力可提升50%以上,显著提升故障期间的电网强度、避免新能源大面积脱网等继发连锁事故。本发明具有计算速度快、应用成本低、程序可移植性高等优点,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