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44911B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510695496.3
申请日:2015-10-2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新能源电力系统领域的一种具有高渗透率的新能源电力并网系统及稳定性控制方法。在新能源具有高渗透率(50%到近100%)时,并网系统由原动机、电动机和同步发电机构成,或由电动机和同步发电机构成,这些机组的转子同轴连接,新能源电力经输送和变换后为电动机供电;本发明与传统的新能源直接并网方式不同,本发明保证了高渗透率的新能源电力系统具有足够的惯性,从而提高系统的频率稳定性;本发明保留了同步发电机因而可以有效地阻尼系统振荡,通过其电压和无功功率控制,提高系统功角和电压稳定性;本发明还保留了传统火电、水电等机组的调峰能力;并通过电动机和同步发电机、原动机的协调控制,改善系统的动态调节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900444B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510363533.0
申请日:2015-06-2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1H33/5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的一种直流断路器的拓扑结构及其控制方法,直流断路器为“T”型双向对称结构,由第一电流通路、第二电流通路和第三电流通路组成。第一电流通路的引出端子a与直流输配电系统等值电感L9的一端连接,第一电流通路的中间引出端子b与第二电流通路和第三电流通路并联后的一端连接,第一电流通路的引出端子c与直流输、配电线路连接;第二电流通路和第三电流通路并联后的另一端接地;本发明能有效解决直流灭弧问题,结构灵活,扩展性强,满足直流输、配电网不同电压、电流等级下的通流、断流、耐压、损耗和能量吸收等要求,且能够显著降低设备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958543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430481.9
申请日:2016-06-1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386 , G01R31/00 , H02J3/48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并网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提升新能源并网稳定性的控制、实验和仿真方法。用新能源通过电动机驱动发电机,分析电动机和发电机的电压相位关系、有功功率与电机参数关系,计算功角,通过源网相位差方法控制有功功率传输。用变频器和四象限可编程电源模拟新能源和电网;并网稳定运行后,调节变频器输出电压的相位,测量有功功率传输量直到额定值为止,观察电机传输功率变化。新能源侧采用相位可调逆变电源仿真,电网侧为无限大电源,采用自动励磁,在系统稳定运行时,改变逆变电源有功传输指令,观察有功传输、转速、源网相位差的变化。本方法可有效提升高渗透新能源电网的旋转惯性,增强电网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244911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695496.3
申请日:2015-10-2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新能源电力系统领域的一种具有高渗透率的新能源电力并网系统及稳定性控制方法。在新能源具有高渗透率(50%到近100%)时,并网系统由原动机、电动机和同步发电机构成,或由电动机和同步发电机构成,这些机组的转子同轴连接,新能源电力经输送和变换后为电动机供电;本发明与传统的新能源直接并网方式不同,本发明保证了高渗透率的新能源电力系统具有足够的惯性,从而提高系统的频率稳定性;本发明保留了同步发电机因而可以有效地阻尼系统振荡,通过其电压和无功功率控制,提高系统功角和电压稳定性;本发明还保留了传统火电、水电等机组的调峰能力;并通过电动机和同步发电机、原动机的协调控制,改善系统的动态调节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900444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363533.0
申请日:2015-06-2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1H33/5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33/5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的一种直流断路器的拓扑结构及其控制方法,直流断路器为“T”型双向对称结构,由第一电流通路、第二电流通路和第三电流通路组成。第一电流通路的引出端子a与直流输配电系统等值电感L9的一端连接,第一电流通路的中间引出端子b与第二电流通路和第三电流通路并联后的一端连接,第一电流通路的引出端子c与直流输、配电线路连接;第二电流通路和第三电流通路并联后的另一端接地;本发明能有效解决直流灭弧问题,结构灵活,扩展性强,满足直流输、配电网不同电压、电流等级下的通流、断流、耐压、损耗和能量吸收等要求,且能够显著降低设备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958543B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610430481.9
申请日:2016-06-1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并网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提升新能源并网稳定性的控制、实验和仿真方法。用新能源通过电动机驱动发电机,分析电动机和发电机的电压相位关系、有功功率与电机参数关系,计算功角,通过源网相位差方法控制有功功率传输。用变频器和四象限可编程电源模拟新能源和电网;并网稳定运行后,调节变频器输出电压的相位,测量有功功率传输量直到额定值为止,观察电机传输功率变化。新能源侧采用相位可调逆变电源仿真,电网侧为无限大电源,采用自动励磁,在系统稳定运行时,改变逆变电源有功传输指令,观察有功传输、转速、源网相位差的变化。本方法可有效提升高渗透新能源电网的旋转惯性,增强电网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321851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128652.1
申请日:2018-02-0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分层递阶控制的风电集群并网有功功率优化调度方法,所述风电集群并网有功功率优化调度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建立基于分层递阶控制的风电集群并网有功功率优化调度模型;步骤二:以当前风电集群中各个风电场的有功出力实际值作为初始值,利用最优潮流求解长时间尺度的风电集群有功出力最优调度值,根据各个风电场的容量比例对各个风电场的有功出力进行分配;步骤三:以最优潮流的优化结果作为有功出力调度参考值,利用二次规划求解风功率预测模型,得到短时间尺度的风电集群有功出力最优调度值;本发明提供基于分层递阶控制的风电集群并网有功功率优化调度方法以有效减小计算量并利用最优潮流求解最优经济调度值。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