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的方法、系统、发送端节点和接收端节点

    公开(公告)号:CN101465797A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710195387.0

    申请日:2007-12-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系统、发送端节点和接收端节点,在为发送端节点分配的时隙i中,发送端节点在发送请求(RTS)阶段发送RTS报文;如果在该时隙i的发送否定(NTS)阶段接收到NTS报文,则在下一个为该发送端节点分配的时隙j中,转至发送RTS报文的步骤;否则在该时隙i的数据传输(DATA)阶段发送业务数据。对于接收端节点,如果在该时隙i的RTS阶段没有成功接收到RTS报文,则在该时隙i的NTS阶段发送NTS报文禁止发送端节点在该时隙i发送业务数据;如果RTS阶段成功接收到RTS报文,则在该时隙i的NTS阶段不发送NTS报文,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广播和单播业务数据的无冲突传输。

    数据传输的方法、系统、发送端节点和接收端节点

    公开(公告)号:CN101465797B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0710195387.0

    申请日:2007-12-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系统、发送端节点和接收端节点,在为发送端节点分配的时隙i中,发送端节点在发送请求(RTS)阶段发送RTS报文;如果在该时隙i的发送否定(NTS)阶段接收到NTS报文,则在下一个为该发送端节点分配的时隙j中,转至发送RTS报文的步骤;否则在该时隙i的数据传输(DATA)阶段发送业务数据。对于接收端节点,如果在该时隙i的RTS阶段没有成功接收到RTS报文,则在该时隙i的NTS阶段发送NTS报文禁止发送端节点在该时隙i发送业务数据;如果RTS阶段成功接收到RTS报文,则在该时隙i的NTS阶段不发送NTS报文,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广播和单播业务数据的无冲突传输。

    基于神经网络均衡器的小波包多载波扩频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69070C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510043056.6

    申请日:2005-08-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均衡器的小波包多载波扩频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发射端、接收端及多径衰落信道模块,发射端主要由正交幅度调制器、复制器、逆离散小包波变换组成,在逆离散小波包变换前插入扩频码。接收端主要由复径向神经网络均衡器、离散小波包变换、求和器、最大似然检测器、正交幅度解调器构成;在离散小波包变换后插入扩频码WH和子带增益因子,所述复径向神经网络均衡器与神经网络均衡器训练模块连接。在系统上设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的转换位置,可实现用最小均方算法LMS更新复径向神径网络均衡器的权值和实现收发双方的通信,其具体包括:信道均衡,扩频、解扩,小波包多载波调制、解调,最大似然算法的检测判决。

    基于神经网络均衡器的小波包多载波扩频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31779A

    公开(公告)日:2006-02-08

    申请号:CN200510043056.6

    申请日:2005-08-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均衡器的小波包多载波扩频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发射端、接收端及多径衰落信道模块,发射端主要由正交幅度调制器、复制器、逆离散小包波变换组成,在逆离散小波包变换前插入扩频码。接收端主要由复径向神经网络均衡器、离散小波包变换、求和器、最大似然检测器、正交幅度解调器构成;在离散小波包变换后插入扩频码WH和子带增益因子,所述复径向神经网络均衡器与神经网络均衡器训练模块连接。在系统上设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的转换位置,可实现用最小均方算法LMS更新复径向神径网络均衡器的权值和实现收发双方的通信,其具体包括:信道均衡,扩频、解扩,小波包多载波调制、解调,最大似然算法的检测判决。

    一种方形电池、电池模组和电动车

    公开(公告)号:CN110504390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910581274.7

    申请日:2019-06-29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方形电池和电池模组,该方形电池或电池模组可用于形成动力电池,设置在电动设备内为其供电,比如电动车(electric vehicle,EV)。本申请提供的方形电池,其正极结构位于其壳体的第一表面,其负极结构位于其壳体的第二表面,其壳体的第一表面和其壳体的第二表面为该方形电池的不同表面;其壳体的第一表面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其壳体的第二表面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相互匹配,当一个方形电池的第一限位结构与另一个方形电池的第二限位结构匹配结合时,两个方形电池的电极相互接触,进行串联,无需额外焊接连接件,有利于减少焊接工序,降低成本。

    电池老化状态检测装置、系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49525B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310752882.2

    申请日:2013-12-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老化状态检测方法,其包括:控制电池进行充电或者放电;检测电池充电或放电时的电压值及电流值;根据电压值是否处于一预设的电压范围内以判断电池是否处于电池的材料的某一相变阶段,其中,预设的电压范围为电池的材料处于一种相变的平衡阶段时对应的电压范围,相变阶段指所述电池的材料以一种相持续存在阶段;当对所述电流值在所述相变阶段对应的时间段内进行积分,以得到电池的材料处于某一相变阶段时,对电流值在所述相变阶段对应的时间段内进行积分,以得到电池在所述相变阶段所对应的时间段内的电容值,并根据电容值计算电源的当前电池荷电状态函数及当前电池健康状态函数。本发明能提高检测电池荷电状态及电池健康状态的方便性。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池老化检测装置及系统。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3682247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210356492.9

    申请日:2012-09-24

    Inventor: 叶海林 张光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该锂离子电池用复合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静电纺丝的方式将聚酰胺酸溶液喷涂在负极片表面,然后进行机械辊压,最后热亚胺化处理将喷涂在负极片表面的聚酰胺酸转化为聚酰亚胺,在负极片表面形成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得到锂离子电池用复合负极片。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化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先单独制备正、负极片和隔膜且随后需要将隔膜与正负极片进行卷绕的过程,同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隔膜与正负极极片卷绕设置易引起的电池内部短路和电芯变形的问题。本发明锂离子电池用复合负极片制得的锂离子电池具有优良的安全性能以及长的使用寿命,可用作高容量和动力电池。

    水系锂离子电池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水系锂离子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3904291B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210586090.8

    申请日:2012-12-28

    Inventor: 张光辉 叶海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系锂离子电池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水系锂电池。该水系锂离子电池电极包括正极或负极集流体、结合在正极集流体表面的正极活性材料层或结合在负极集流体表面的负极活性材料层以及结合在正极或负极活性材料层表面上和所述正极、负极活性材料层中孔隙壁上的保护层。其中,保护层所选用的材料为含锂离子聚合物。该水系锂离子电池电极能阻止了正极活性材料层或负极活性材料层与水系电解液的水直接接触,从而阻止了水系电解液的析氢、析氧反应,阻止了活性物质与水发生副反应。水系锂离子电池含有正极水系锂离子电池电极和负极水系锂离子电池电极,从而赋予水系锂离子电池高的电压和能量密度。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82356B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210346551.4

    申请日:2012-09-18

    Inventor: 叶海林 张光辉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和包覆在正极活性材料表面的快离子导体层以及导电聚合物层,快离子导体层的组成成分为石榴石结构的快离子导体Li5+x+yN3‑xM2‑yO12,其中,N为La,Al,Sr,Sc,Cr,Ba,Fe,Mo和Y中的一种或几种;M为Ta,Nb和V中的一种或几种;0≤x≤2,0≤y≤1。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不但具有较高的充电电位,使锂离子电池容量大幅提升,且能有效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寿命,实现快速充放电。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