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光子探测装置和方法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393810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1910759057.2

    申请日:2019-08-1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单光子探测装置和方法,属于弱光探测领域,可以应用于弱光成像、光传感、量子密钥分发等不同领域中。该装置包括:反相反射支路、单光子感应器件、正相反射支路;输入信号分成两路,分别到达反相反射之路和单光子感应器件;反相反射支路用于将收到的输入信号进行反相反射处理,得到反相信号;单光子感应器件用于将收到的输入信号发送给正相反射支路,还用于感应光子并生成光子信息,并输出第一支路信号,其中,第一支路信号包括光子信息和反相信号;正相反射支路用于将经过单光子感应器件的输入信号进行正相反射处理,得到第二支路信号;其中,第一支路信号与第二支路信号叠加,得到光子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用于对单光子的探测。

    光束扫描装置与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6148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311375372.8

    申请日:2023-10-1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束扫描装置与系统,该光束扫描装置包括第一棱镜组和第二棱镜组。其中,第一棱镜组和第二棱镜组沿第一方向排列,并以第一方向为轴旋转。第一方向包括第一棱镜组的轴线方向。第二棱镜组包括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第一棱镜的主截面与第二棱镜的主截面相互垂直。第一棱镜绕第二方向偏摆,第二棱镜绕第三方向偏摆,第三方向包括第二棱镜的主截面的法线方向。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中的任意两个方向相互垂直;第一棱镜组和第二棱镜组中至少一个棱镜为楔形棱镜。本申请提供的光束扫描装置的扫描精度可达到亚微弧度级别,将光束扫描或光束指向精度提升了一个数量级,大大提高了激光光束的指向精度。

    一种光传输系统、光传输方法和光通信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67752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310272503.3

    申请日:2023-03-16

    Inventor: 郭强 吴裕平 冯博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传输系统、光传输方法和光通信系统。该光传输系统包括第一光传输组件、OPC模块和第二光传输组件。第一光传输组件用于将第一信号光无损耗的传输第一预设距离后出射给OPC模块。OPC模块用于对传输了第一预设距离的第一信号光进行光相位共轭以得到第二信号光,并将第二信号光出射给第二光传输组件。第二信号光在第二光传输组件中传输时所产生的相移与第一信号光在第一光传输组件中传输时所产生的相移的方向相反。第二光传输组件用于将第二信号光无损耗的传输第一预设距离后出射。本申请提供的光传输系统可有效抑制瑞利背向散射、反射以及光纤的非线性效应的影响,其信号光传输质量好,适用性强。

    一种离子阱芯片及系统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96682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911280556.X

    申请日:2019-12-1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离子阱芯片及系统,适用于量子计算领域;离子阱芯片包括:多个第一离子阱,用于存储操作离子,其中,相邻的两个第一离子阱构成一个离子阱组;多个第二离子阱,其中,第二离子阱对应一个离子阱组,第二离子阱用于执行对应的离子阱组中存储的操作离子的量子操作,第二离子阱位于对应的离子阱组中的两个第一离子阱之间;其中,离子阱组中的第一离子阱中存储的操作离子沿直线传输至对应的第二离子阱。通过将离子阱芯片中的存储离子的区域和进行量子操作区域分开,并且存储离子的区域与对应进行量子操作的区域位于同一直线上,使离子运输使不需要进行转弯,大大提升了量子计算的效率。

    空间光耦合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988091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910440925.0

    申请日:2019-05-2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间光耦合装置,包括M个第一耦合器、相位调节装置、N个分束器、M个第二耦合器、耦合装置和控制器。第一耦合器接收光束,并将光束耦合至相位调节装置;相位调节装置包括M个相位调节器、N个分束器和N个探测器,每个分束器用于将接收到的光束分成两束,一束发送给对应的探测器,另一束发送给对应的相位调节器;第二耦合器分别从耦合装置接收输出光,并耦合至空间中;耦合装置用于将耦合至空间的光束耦合至单模光纤中;控制器用于根据探测器探测到的光束强度和单模光纤上的光束强度,控制M个相位调节器调节接收到的光束的相位。可以解决光束漂移、到达角起伏、光强起伏、相位起伏、光束扩展等给光纤耦合带来的影响。

    一种波长变换系统和波长变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1448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310349077.9

    申请日:2023-03-27

    Inventor: 吴裕平 陈剑锋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长变换系统和波长变换方法。具体地,波长变换系统包括第一波长变换模块、第二波长变换模块和第三波长变换模块。其中,第一波长变换模块和第三波长变换模块用于对输入的光信号进行跨波段的波长变换,第二波长变换模块用于对输入的光信号进行波段内的波长变换。在不同的场景下,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从上述三个波长变换模块选择至少一个波长变换模块来进行波长变换,从而既可以实现波段内的任意波长变换,也可以实现跨波段的任意波长变换。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波长变换系统可以实现宽谱范围内的任意的波长变换,满足了未来的宽谱通信系统的需求。

    识别共享风险链路组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955556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1338093.X

    申请日:2022-10-28

    Inventor: 郭强 吴裕平 冯博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识别风险链路组的方法和装置,通过向M个光缆分别输入光梳的单波信号,并且向M个光缆中的处于同沟的N个光缆施加振动信号,可以获得该N个光缆中的每个光缆对上述单波信号和上述振动信号进行反射后形成的瑞利背向散射信号,并基于此高效地识别网络中的共享风险链路组,为网络路由配置提供可靠信息。

    一种处理系统及相关设备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48867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111397777.2

    申请日:2021-11-2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包括计算设备、第一激光模块和电子设备;计算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激光雷达的第一检测数据,获得三维场景地图,然后可以获取电子设备在三维场景地图中的第一位置信息,并获取第一激光模块在三维场景地图中的第二位置信息,以基于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控制第一激光模块开始向电子设备发射第一激光。这样,计算设备可以基于三维场景地图中电子设备和第一激光模块分别对应的位置信息,帮助第一激光模块对电子设备进行较准确地瞄准,从而向电子设备发射第一激光,以便于对电子设备进行无线的激光充电或者激光通信,使得电子设备不需要通过连接线连接其他设备,提升了用户对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一种探测与通信系统、控制装置及探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488124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011148826.4

    申请日:2020-10-23

    Abstract: 一种探测与通信系统、控制装置及探测系统,可应用于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或车路协同等领域。该探测与通信系统包括:N个雷达用于分别搜索目标,并分别与目标进行对准,N为大于1的整数;N个雷达中与目标对准的K个雷达用于与目标进行通信,除前述K个雷达外的N‑K个雷达用于跟瞄目标,K为小于N的正整数。通过N个雷达分别与目标进行对准,有助于提高雷达与目标对准的精度,而且,N个雷达中部分雷达可实现与目标进行通信,当与目标进行通信的雷达多于1个时,有助于提高雷达与目标之间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种离子囚禁装置及离子囚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35626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910973540.0

    申请日:2019-10-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离子囚禁装置及离子囚禁方法。离子囚禁装置包括原子产生模块、原子囚禁模块、光阱激光模块和离子囚禁模块。原子产生模块用于产生原子束流,并将原子束流喷向原子囚禁模块。原子囚禁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原子束流进行囚禁,得到原子团。光阱激光模块用于向原子囚禁模块传输第一光阱激光,将原子团装载于第一光阱激光中,并通过第一光阱激光将原子团转移至离子囚禁模块。离子囚禁模块用于囚禁离子,离子是对来自光阱激光模块的原子团进行电离后得到的。通过第一光阱激光将原子团从原子囚禁模块转移至离子囚禁模块,有助于避免了因原子束流直接喷向离子囚禁模块,造成对离子囚禁模块中已囚禁的离子的碰撞。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