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积水路段机动车专用桥梁设施

    公开(公告)号:CN115595868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244644.6

    申请日:2022-1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积水路段机动车专用桥梁设施,包括桥架与桥头,所述桥架与桥头为卡合连接,所述桥架的一侧滑动连接有副桥架,所述桥头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桥头架,所述第一桥头架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桥头架。通过设置转动螺杆、第二连接块与第一连接块,对桥架之间进行固定连接,形成“一”、“丁”或“十”的路型状,来适用不同涉水的路况,桥架与桥头进行插接,通过转动螺杆推动推杆进行滑动,带动第二连接块卡入相应的第一固定槽内壁,通带动第一连接块卡入相应的第一固定槽内壁,进而对桥架之间、桥架与桥头之间进行固定连接,设置为分段式,方便拼接不同的长度宽度,适配不同的路型,同时方便折叠存放与组装使用,有效增强设备的便捷性。

    一种城市积水路面人行桥

    公开(公告)号:CN115506223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245135.5

    申请日:2022-1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积水路面人行桥,包括桥体与伸缩架,所述桥体与伸缩架为滑动连接,所述桥体的底端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桥体的一侧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桥体的一侧内部设有第一限位滑槽,所述桥体的一侧内部设有第二限位滑槽。通过设置螺纹杆与限位销,转动螺纹杆,将螺纹杆与第二支撑脚伸出接触地面,方便支撑腿在高低不平的地面上找平,增强桥体的平稳性,完成后,将桥体收纳后,桥体底端的限位销插入另一个桥体顶端限位槽内壁,对桥体进行堆放,减少占用面积,方便对桥体进行运输或存放,同时通过多段式设计,使用时可快速组合拆分。

    一种非机动车辅助搬运工具

    公开(公告)号:CN115043132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0737534.7

    申请日:2022-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机动车辅助搬运工具,包括支撑盒,所述支撑盒一侧表面设置自动抬升机构,所述自动抬升一侧表面设置用于不同型号车轮固定的夹持机构;所述自动抬升机构包括第一扇形齿轮以及第二扇形齿轮,所述第一扇形齿轮设置在第二扇形齿轮一侧,所述第一扇形齿轮以及第二扇形齿轮均设置在双向滚珠丝杆上,所述第一扇形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所述第二扇形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所述第一扇形齿轮的齿数小于第二扇形齿轮的齿数,所述第一齿条的是齿数小于第二齿条的齿数,所述第一齿条位于第二齿条一侧,本发明对各种型号的非机动车的锁定的车轮进行快速固定并自动抬升,便于使用人员对非机动车进行快速搬运,大大降低了使用人员的劳动强度。

    一种非机动车辅助搬运工具

    公开(公告)号:CN115043132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737534.7

    申请日:2022-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机动车辅助搬运工具,包括支撑盒,所述支撑盒一侧表面设置自动抬升机构,所述自动抬升一侧表面设置用于不同型号车轮固定的夹持机构;所述自动抬升机构包括第一扇形齿轮以及第二扇形齿轮,所述第一扇形齿轮设置在第二扇形齿轮一侧,所述第一扇形齿轮以及第二扇形齿轮均设置在双向滚珠丝杆上,所述第一扇形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所述第二扇形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所述第一扇形齿轮的齿数小于第二扇形齿轮的齿数,所述第一齿条的是齿数小于第二齿条的齿数,所述第一齿条位于第二齿条一侧,本发明对各种型号的非机动车的锁定的车轮进行快速固定并自动抬升,便于使用人员对非机动车进行快速搬运,大大降低了使用人员的劳动强度。

    一种可调式牵引精确计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095054U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921050646.5

    申请日:2019-07-08

    Inventor: 王剑桥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式牵引精确计重装置,包括测量装置和调节装置,其中测量装置包括测力盒,测力盒的侧面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测力盒连接,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滑块,滑块可以在滑槽内滑动,滑块上连接有牵引杆,牵引杆伸出测力盒的外部,测力盒上设有挂钩,调节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转轴和同轴设置在转轴上的滑轮和棘轮,转轴通过轴承固定在壳体上,转轴的一端设有旋钮,壳体内还设有拉杆和棘爪,棘爪设置在拉杆的一端并与棘轮配合,拉杆的另一端穿过壳体伸出壳体的外部并连接有拉环,滑轮与挂钩通过牵引绳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在骨牵引、皮牵引等治疗中精确调节牵引重量,保证最佳的牵引效果,使用简单方便。

    一种新型氧气袋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357253U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922049603.1

    申请日:2019-11-25

    Inventor: 王剑桥

    Abstract: 一种新型氧气袋,包括氧气袋,氧气输出口端设置流量控制阀保证了供氧流量的稳定,在氧气袋正面和反面设置有2条与氧气袋纵边平行的链牙带,通过自锁拉链头啮合链牙带压缩氧气袋进行氧气输出,通过设置魔术贴将氧气袋折叠固定可继续排净压缩袋内氧气,同时可缩小体积。

    一种防漏型护理湿敷用具

    公开(公告)号:CN211357408U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922175590.2

    申请日:2019-12-08

    Inventor: 王剑桥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漏型护理湿敷用具,包括腕体,所述腕体外表面一侧设置注液组件,所述注液组件两侧的腕体外表面上设置辅助定位组件;所述腕体包括第一弹性防水层,所述第一弹性防水层内表面上固定连接第二弹性防水层,所述第二弹性防水层内表面上设置吸水纱布层;所述注液组件包括引流胶管,所述引流胶一侧贯穿第一弹性防水层以及第二弹性防水层,并与吸水纱布层贴合,所述引流胶管上部卡接进液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防漏效果佳,药液能够充分利用,同时固定稳定性佳,能够持续使用,实用性强。

    一种便携式多角度翻身枕

    公开(公告)号:CN217987900U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22101918.8

    申请日:2022-08-09

    Inventor: 王剑桥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多角度翻身枕,包括气囊,所述气囊的内壁缝接有隔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充气泵与充气头连通进行充气,每一个角度区间置有一个充气孔,按患者所需的翻身角度进行选择充气,从低角度充气时,阀门关闭,从高角度充气时,阀门打开,可有效保证充气达到标准角度,且当充气达到180°时,可当普通的头枕使用,使用完毕后,打开排气头放气时,每个角度区间可折叠,有效解决角度单一的问题,方便收纳,便于携带,通过将固定带放置在患者身体底部,然后将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勾面粘接,将患者固定并配合防滑层,使翻身枕不滑动的方式,能够达到防滑的目的,通过设置抗菌层,有效的防止了细菌的产生。

    一种医用下肢床上康复锻炼器

    公开(公告)号:CN207667050U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721671920.1

    申请日:2017-12-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下肢床上康复锻炼器,其包括竖直板、与竖直板配合连接并且相互垂直的水平板、隔板、设置在隔板中的康复锻炼组件;所述康复锻炼组件包括设置在隔板左侧的第一传动杆、设置在隔板右侧的第二传动杆、设置在第一传动杆上的第一脚踏板、设置在第二传动杆上的第二脚踏板、设置在第一脚踏板上的第一鞋套、设置在第二脚踏板上的第二鞋套、设置在第一脚踏板下端的第一承力杆及第一螺母、设置在第二脚踏板下端的第二承力杆及第二螺母;所述第一传动杆通过滑轮与第二传动杆传动连接;所述滑轮嵌入在隔板中。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巧妙、结构合理、有效的对下肢体康复和锻炼。

    医用下肢肌力锻炼器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019655U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520737814.3

    申请日:2015-09-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下肢肌力锻炼器,包括锻炼器底座、小腿固定套、足部固定套、足底踩压板和小腿侧方支架,足底踩压板位于小腿固定套和小腿侧方支架之间,足部固定套位于小腿固定套和足底踩压板之间;小腿固定套与四根第一弹簧的一端相连,足底踩压板通过第二弹簧活动连接在小腿侧方支架上,足部固定套通过第三弹簧活动连接在小腿侧方支架上,锻炼器底座的两个长边上对称设置有两组固定带接头装置和两组弹簧接头,两组弹簧接头分别与四根第一弹簧的另一端相连,锻炼器底座的一个长边上的两个固定带接头装置与锻炼器固定带的一端相连,锻炼器固定带的另一端设置有卡钩。其结构简单,可全面锻炼患者的髋肌、股肌、小腿肌及足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