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391235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755809.5
申请日:2014-12-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力系统中利用毛细管测量高压电沿面放电介质温度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红外热像仪,高压端固定电极、接地端固定电极、钨针电极、毛细玻璃管和绝缘支撑杆,高压端固定电极与高压电路的高压端电连接,接地端固定电极与高压电路的接地端电连接,绝缘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高压端固定电极、接地端固定电极相连接,毛细玻璃管竖向放置在接地端固定电极上,钨针电极也竖向设置,钨针电极的上端与高压端固定电极电连接,下端插入毛细玻璃管内,并且与毛细玻璃管的管壁之间留有间隙,红外热像仪的放置位置与钨针电极插入毛细玻璃管的位置相对应。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够测量沿面放电介质温度。本发明同时提供了测量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57508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501717.4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故障电流暂态特征的电容器内部击穿故障识别方法,属于电容器故障与隔离领域,为电容器故障切除提供了新的判据。首先结合电容器组的结构特点,分析了电容器的等值电路,计算了电容器故障电流,提取电容器组发生击穿时的故障电流的暂态特征。基于该暂态特征可以判断电容器内部击穿故障,采用以TLS‑ESPRIT方法提取故障特征信号,为电容器故障切除提供判据。此方法通过能够快速识别电容器内部击穿故障,减少故障切除时间,实用性较强。
-
公开(公告)号:CN11924706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62326.9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化膜电容器的失效测量装置及方法,属于高压绝缘测试领域,该装置通过可调阻抗实现RLC电路的平衡,通过分析在试样发生局部放电使RLC电路失去平衡时所采集的薄膜试样的直流局部放电信号获取薄膜试样的多种局部放电特征参量;该装置采用电压输出范围较广的高压直流电源为RLC电路加电压,能够测量的电场范围更宽;此外,所采用的薄膜试样采用多层薄膜叠加的形式,能够提高测量精度;在薄膜出厂时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测量装置检测薄膜局部放电性能能够筛选出品质不良的薄膜,减少后期复检频次;本发明提供的测量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测量方法便捷、可操作性强等优点,对研究机械应力下电容器绝缘失效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94517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203931.X
申请日:2025-02-2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3C谐波环流简化模型的谐波环流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M3C的参数以及电网侧的参数;其中,M3C元件的参数包括桥臂全桥子模块个数、桥臂电感、子模块电容、子模块电容电压参考值以及闭环比例增益;电网侧的参数包括工频侧频率、分频侧频率、工频侧电压d轴分量以及分频侧电压d轴分量;根据M3C元件的参数以及电网侧的参数,基于预设的M3C谐波环流简化模型,确定M3C的谐波环流。通过实施本发明能提高谐波环流确定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90374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991013.X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Weibull分布对电缆寿命的预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待预测电缆的运行时间;将待预测电缆的运行时间代入预设的寿命预测模型中,以使所述寿命预测模型根据待预测电缆的运行时间,确定待预测电缆的寿命;其中,所述寿命预测模型通过以下方式确定:获取电缆样本的寿命数据进行预处理;根据预处理的数据构建初始的灰色预测模型;重复执行灰色预测模型的参数更新操作,得到最终灰色预测模型;构建累积分布函数,进行公式变换,得到与所述最终灰色预测模型有相同形式的表达式的寿命预测模型;确定寿命预测模型的参数,生成最终的寿命预测模型。通过最终的寿命预测模型能够实现对电缆寿命的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87980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143474.X
申请日:2025-02-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B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火条件下架空输电线路导线弧垂监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架空输电线路的导线参数;根据导线参数计算架空输电线路的拐点温度;对于每一时刻的导线平均温度,若当前时刻的导线平均温度小于拐点温度,根据各时刻的钢芯应力、铝绞线应力、导线平均温度、导线线长、导线比载、档距长度、钢芯固定参数和铝绞线固定参数确定当前时刻的导线弧垂;若当前时刻的导线平均温度不小于拐点温度,根据各时刻的钢芯应力、导线平均温度、导线线长、导线比载、档距长度、钢芯固定参数确定当前时刻的导线弧垂;在任意一时刻的导线弧垂突破导线的对地净空距离时,向架空输电线路运维人员发出告警。
-
公开(公告)号:CN11978092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780632.4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S13/90 , G06T7/00 , G06V10/764 , G06V10/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AR影像叠掩检测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当前检测区域的SAR时序影像数据、外部DEM数据和外部地表分类覆盖数据;根据所述SAR时序影像数据得到当前检测区域的区域幅度图,并对所述区域幅度图进行归一化处理;根据所述SAR时序影像数据得到对应的干涉相位图,并计算相干系数;对所述外部DEM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继而将归一化后的区域幅度图、干涉相位图、相干系数、归一化后的外部DEM数据和外部地表分类覆盖数据进行波段拼接,生成对应的数据块,并将所述数据块输入至预设的叠掩识别模型,得到当前检测区域的叠掩识别结果。通过本发明可以提高SAR的叠掩识别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59921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66206.5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F18/20 , G06N3/0442 , G06N3/08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设备受涝预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电力设备历史时段受涝数据和历史时段降雨量数据;根据电力设备历史时段受涝数据和历史时段降雨量数据构建待处理时间序列数据;将所述待处理时间序列数据输入受涝预测模型,以使所述受涝预测模型输出电力设备受涝程度预测值;其中,受涝预测模型通过以下方式构建:获取时间序列数据训练集;构建一初始的受涝预测模型,以所述时间序列数据训练集对初始的受涝预测模型进行迭代训练,直至所述初始的受涝预测模型收敛时,生成受涝预测模型;在每一迭代训练过程中,初始的受涝预测模型提取时间序列数据样本的时间序列特征,并根据时间序列特征输出预测电力设备受涝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59710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860543.0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非侵入式磁场能量收集最大功率跟踪装置及控制方法,本发明无须使用外部控制设备,通过采用低功耗器件构建非侵入式磁场能量收集最大功率跟踪装置,在环境磁场强度发生变化时进行电能转换,然后通过电压采样跟踪来检测其带来的电压变化,找到此时对应的最大功率点的采样电压,并据此控制对负载的充放电过程,调制储能电容电压,实现了对非侵入式磁能收集器最大输出功率点的跟踪,以提高装置的输出功率;解决了现有的非侵入式磁能收集器的控制技术依赖于外部控制设备,存在功耗较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7391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46667.9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铁塔安全监测预警装置,上述装置包括:若干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若干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应变监测光缆、温度监测光缆以及监测预警终端;利用光纤光栅传感器特有的耐腐蚀,不易受到周围环境的辐射的特性,将光纤光栅传感器作为输电铁塔的温度传感器以及应力传感器,采集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第一中心波长和由应力应变引起的第二中心波长,再根据上述第一中心波长和第二中心波长计算出当前的温度变化值和应力应变值,最后根据温度变化值和应力应变值对外界进行预警,有效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使用应变片而导致的无法进行长期稳定监测的缺点,减少了监测误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