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CS幅值可调的频率选择表面装置及隐身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74815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868157.1

    申请日:2023-12-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RCS幅值可调的频率选择表面装置及隐身设备,属于吸波材料技术领域。装置包括第一至第四频率选择表面层,第一频率选择表面层包括方形贴片阵列和包围方形贴片阵列的若干二极管,第二至第四频率选择表面层设计有不同的十字型图案阵列,第二频率选择表面层具有规则十字架图案并加载有集总电容和电阻,第三频率选择表面层具有耶路撒冷十字架图案并加载集总电阻,第四频率选择表面层具有规则十字架图案并加载集总电阻。实验发现,基于以上设计,当向二极管施加电信号以使二极管导通时,可以通过调节所导通的二极管的比例调节频率选择表面装置的RCS幅值。

    吸波强度可调的有源频率选择表面装置及隐身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74815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856241.1

    申请日:2023-12-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波强度可调的有源频率选择表面装置及隐身设备,属于复合材料吸波技术领域。装置包括第一介质衬底层、第一频率选择表面层、第一介质隔离层、第二介质衬底层、第二频率选择表面层、第二介质隔离层和金属反射底板层,第一频率选择表面层具有周期性排布的方形贴片;第二频率选择表面层具有周期性排布的箭头图案单元;箭头图案单元为指向中心的4个相同且互不接触的箭头构成的中心对称图形,箭头之间的缝隙内设置有集总电容,相邻箭头图案单元通过PIN二极管连接。通过调节PIN二极管的状态,可以在宽带范围内可实现吸波强度调控,且调控幅度较大,同时可实现宽带连续调控,调控更加精准,可适应于不同频段的隐身需求。

    一种单元小型化的频率选择表面复合吸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57809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779301.4

    申请日:2023-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元小型化的频率选择表面复合型吸波装置,属于复合吸波材料技术领域。该装置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透波介质层、第一介质衬底层、第一频率选择表面层、第二透波介质层、第二介质衬底层、阻抗匹配层、第三透波介质层、第三介质衬底层、第三频率选择表面层、第四透波介质层和全反射底板层;频率选择表面是在覆铜箔板上加工出的周期性排列的频率选择表面单元构成,单元内加载集总器件进行电磁波的吸收;阻抗匹配层是由在频率选择表面层上印刷的电阻膜单元构成,能够有效降低第一频率选择表面层所需的等效电感,从而在单元小型化条件下拓展吸波带宽,增强吸波效果。

    一种用于检验吸波材料前向行波的低散射载体

    公开(公告)号:CN11741652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621449.5

    申请日:2023-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验吸波材料前向行波的低散射载体,属于低散射载体外形设计领域,包括:载体本体,所述载体本体由上表面、下表面和两个侧面构成;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形状分别为依次无缝连接的三角形、特殊梯形和矩形;所述特殊梯形两条腰为外凸的圆弧,所述三角形的两个侧边缘分别通过对应的外凸的圆弧过渡连接所述矩形对应的侧边,使所述三角形、特殊梯形和矩形形成内凹的二阶曲面;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中三角形的两个侧边缘形成的顶点共同作为所述载体本体的前向尖端,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矩形底边无缝重合;待测吸波材料设置在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矩形面上。本发明能够提升在不同俯仰角下吸波材料前向行波RCS缩减性能评估的准确度。

    一种单元小型化的吸波/透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122743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13439.3

    申请日:2021-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元小型化的吸波/透波装置,属于雷达系统的隐身领域,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吸波/透波单元,自上而下包括第一层吸波层、第一介质隔离层、第二层电容层、第二介质隔离层、第三层并联谐振层、第三介质隔离层和第四层电容层;第一层吸波层是包含有第一正方形贴片、曲折铜箔线和中心重叠方形贴片的双面图案层;第二层电容层和第四层电容层均为双面的第二正方形贴片的图案层;第三层并联谐振层是同时带有十字缝隙和方环缝隙的图案层。本发明通过对装置各个组件的形状和布置结构等进行改进的双面设计,使装置具有双极化稳定性和低频的宽吸波带、高频的宽透波带,显著缩小了阵列单元的尺寸,从而保证了雷达罩系统良好的隐身与通信性能。

    一种柔性电阻膜-金属复合型频率选择表面、其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556632B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1910760393.9

    申请日:2019-08-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柔性FSS吸波结构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柔性电阻膜‑金属复合型频率选择表面、其制备和应用。将表面印有频率选择表面图案的感光膜贴覆在柔性覆铜板上,依次进行曝光和显影,得到显影后的柔性覆铜版;对显影后的柔性覆铜板进行刻蚀,得到刻蚀后的柔性覆铜板;对刻蚀后的柔性覆铜板进行脱膜干燥处理;脱膜后获得具有铜质表面的频率选择表面图案;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将导电碳浆从丝网印版的网孔中挤压至所述脱膜后的柔性覆铜板表面或背面,烧结固化后得到电阻膜;获得所述柔性电阻膜‑金属复合型频率选择表面。本发明提出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可以制作应用于曲面的大面积柔性电阻膜‑金属复合型FSS。

    一种碳纳米管/M相二氧化钒复合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水系锌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838583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11260354.9

    申请日:2019-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M相二氧化钒复合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水系锌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本发明制备步骤为:(1)将碳纳米管加入去离子水中,经针尖超声得到悬浊液1;(2)将五氧化二钒加入悬浊液1中,然后加入少量过氧化氢并搅拌,得到悬浊液2;(3)将悬浊液2进行高温水热反应数小时后自然冷却;(4)将产物抽滤、清洗、冷冻干燥后得初级产品;在高温反应炉中将得到的初级产品在气体保护下高温还原即可得碳纳米管/M相二氧化钒复合结构。本发明的碳纳米管/M相二氧化钒复合结构作为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展现出极好的倍率性能和良好的稳定性。对材料的合成方法学以及其他电池正极材料的设计具有广泛的意义。

    一种柔性渐变电阻膜、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247193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10393845.4

    申请日:2019-05-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柔性渐变电阻膜吸波材料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柔性渐变电阻膜、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设定的渐变电阻膜图案印在感光膜上,然后将其贴覆在柔性覆铜板上,依次进行曝光和显影;对显影后的柔性覆铜板进行刻蚀;对刻蚀后的柔性覆铜板的表面涂覆浆料状电阻膜,烧结使所述浆料状电阻膜固化;然后对烧结后的柔性覆铜板进行脱模,脱去感光膜以及其表面的电阻膜,显露出设定的渐变电阻膜的图案的铜质表面;对显露出设定的渐变电阻膜的图案的铜质表面进行部分刻蚀,除去部分铜质表面,除去铜质表面的部分显露出覆铜板衬底表面,未刻蚀除去铜质表面的部分仍表现为铜质表面,余下的区域表面为电阻膜,如此得到完整的柔性渐变电阻膜。

    一种碳纳米管/M相二氧化钒复合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水系锌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838583A

    公开(公告)日:2020-02-25

    申请号:CN201911260354.9

    申请日:2019-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M相二氧化钒复合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水系锌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本发明制备步骤为:(1)将碳纳米管加入去离子水中,经针尖超声得到悬浊液1;(2)将五氧化二钒加入悬浊液1中,然后加入少量过氧化氢并搅拌,得到悬浊液2;(3)将悬浊液2进行高温水热反应数小时后自然冷却;(4)将产物抽滤、清洗、冷冻干燥后得初级产品;在高温反应炉中将得到的初级产品在气体保护下高温还原即可得碳纳米管/M相二氧化钒复合结构。本发明的碳纳米管/M相二氧化钒复合结构作为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展现出极好的倍率性能和良好的稳定性。对材料的合成方法学以及其他电池正极材料的设计具有广泛的意义。

    植物材料制备微孔碳结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154498A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710347383.3

    申请日:2017-05-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孔碳结构的高性能电极材料及绿色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新一代能源存储领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一、将富含纤维素植物分别置于水和乙醇中煮沸多次以去除其中的蛋白质、脂肪、蔗糖有机物;二、加热烘干后将其在保护气体的氛围下高温煅烧后使其自然降温得到微孔碳材料;三、在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液中持续搅拌10‑20分钟实现表面功能化。本发明方法创造性的使用了富含纤维素植物残渣来制备电极材料,酸液可重复利用,制备过程简单无污染,可用于大规模生产,并且所制备电极材料性能优异,可与石墨烯材料的锂离子存储性能相媲美,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因而有机会取代商业石墨成为新型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