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超材料阻尼损耗因子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53833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1006290.0

    申请日:2024-07-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超材料阻尼损耗因子的计算方法及装置,属于材料检测技术领域,其方法包括:确定均质材料层与多孔超材料层的应变关联关系,根据所述应变关联关系构建多孔超材料层的应变识别模型,并根据多孔超材料层的杨氏模量和应变识别模型构建应力识别模型;获取所述均质材料层的拉伸和回缩应变数据,基于所述应变识别模型和应力识别模型,计算多孔超材料的拉伸和回缩应力应变数据,并绘制拉伸和回缩应力应变曲线图,根据拉伸和回缩应力应变曲线图生成滞后曲线图,根据滞后曲线图计算多孔超材料的阻尼损耗因子。通过确定均质材料层与多孔超材料层的应变关系,计算多孔超材料的阻尼损耗因子,计算过程简单,计算结果准确度高。

    一种输出圆对称光斑的光学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1851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02879.2

    申请日:2023-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出圆对称光斑的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包括:沿光路依次放置的光源、整形单元和聚焦单元;整形单元采用匀化的圆对称反射镜,改变光源产生的高斯光束的光斑分布模式,整形为尺寸可调的初始圆对称光斑;聚焦单元采用旋转椭球反射镜,将初始圆对称光斑聚焦于工作面的预设位置形成目标三维圆对称光斑;反射面的相位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根据高斯光束和目标三维圆对称光斑的能量分布,以及点对点光线映射关系,构建整形单元的曲面方程,再根据能量分布确定镜面照射区域和对应的发散角,不同镜面照射区域叠加对应的横向偏移相位和纵向偏移相位。实现输出高均匀度且强度和尺寸可调的圆对称光斑的输出,适应于实际加工中不同场景的需求。

    一种轴向点环多焦点激光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2304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247134.2

    申请日:2023-03-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向点环多焦点激光焊接方法,属于激光焊接技术领域。相比于传统焊接方法中,点环激光束的中心光束焦平面、环光束焦平面、合束面通常是重合的情况,本发明中点环激光束由束腰形分布的中心光束和倒锥形分布的环光束耦合而成,且通过光学元件整形后的点环激光束的中心光束焦平面位于环光束焦平面下方,中心光束光斑与环光束光斑在中心光束焦平面下方的合束面处重叠。如此,通过合束面光斑维持熔深,中心光束焦平面中心光斑贯通坍塌时的小孔与气泡,外环光斑支撑小孔中部,环光束焦平面环光斑维持小孔开口,可有效降低高功率激光焊接小孔坍塌频率,稳定焊接过程,抑制焊缝气孔缺陷。

    具有高耗能模量的自愈合复合材料的多尺度结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73337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278663.9

    申请日:2023-03-21

    Inventor: 李立 李硕 徐晨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耗能模量的自愈合复合材料的多尺度结构设计方法,将环氧树脂与戊二酸酐进行交联固化后,在乙酰丙酮锌的催化作用下发生交换酯交换反应得到自愈合树脂,使其可交换网络的大分子间出现互补、互锁等相互作用,形成分子间热力学平衡态;将纳米颗粒用作填料掺杂到自愈合树脂基中以改善刚度和阻尼性能,作为结构阻尼相材料;以铸铁为结构相材料,通过厚度按幂律函数规律渐变的结构相,将弯曲波的能量聚集在厚度最小处,产生动态变形,该变形压入结构阻尼相,使结构阻尼相材料发生弛豫,产生非弹性变形,耗散机械能,完成不可逆的能量耗散,以铸铁为材料的结构相保证了材料的刚度性能;实现材料保证高刚度基础上提高阻尼性能。

    聚光太阳能驱动纳米流体气化生物质制备合成气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892954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0663778.6

    申请日:2020-07-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热利用和生物质转化利用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聚光太阳能驱动纳米流体气化生物质制备合成气的系统,系统采用纳米流体作为传热及蓄热介质,其包括太阳能聚光系统、太阳能直接式吸热罐、纳米流体蓄热罐、供汽系统、气化反应系统及工况控制系统;气化系统用于将生物质与来自供气系统的水蒸气混合后在被加热后的纳米流体的作用下进行气化反应以得到合成气;纳米流体蓄热罐用于收容加热后的纳米流体进行蓄热及根据工况控制系统的指令补充纳米流体给气化系统;工况控制系统还用于根据系统的实际运行状态来控制供汽系统以及气化反应系统的工作模式。本发明易于灵活调变以适应各种环境,提高了稳定性及经济性,且保证了生产效率。

    一种用于研究生物质三组分热解交互反应的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1247361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247273.8

    申请日:2020-1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快速热解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研究生物质三组分热解交互反应的反应器,其包括载气容器、试管、固定床炉膛、冷凝装置和气袋,其中:所述载气容器、试管、冷凝装置和气袋依次相连,固定床炉膛设置在试管外侧;所述试管内设置有滑道,以及与该滑道啮合的多个垫片;所述垫片与滑道滑动接触,且垫片上均设置有通孔和凹槽,通孔用于载气流通,凹槽用于放置反应物;所述试管上设置有限位装置,该限位装置用于限制垫片在试管中的轴向位置。本发明可在保证挥发分被及时带离反应器的情况下,快速将不同组分产生的挥发份进行混合并发生交互反应,有效抑制生物质热解二次反应,对于研究生物质热解油重质组分的形成机理有重大意义。

    一种多孔超材料阻尼损耗因子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538339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006290.0

    申请日:2024-07-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超材料阻尼损耗因子的计算方法及装置,属于材料检测技术领域,其方法包括:确定均质材料层与多孔超材料层的应变关联关系,根据所述应变关联关系构建多孔超材料层的应变识别模型,并根据多孔超材料层的杨氏模量和应变识别模型构建应力识别模型;获取所述均质材料层的拉伸和回缩应变数据,基于所述应变识别模型和应力识别模型,计算多孔超材料的拉伸和回缩应力应变数据,并绘制拉伸和回缩应力应变曲线图,根据拉伸和回缩应力应变曲线图生成滞后曲线图,根据滞后曲线图计算多孔超材料的阻尼损耗因子。通过确定均质材料层与多孔超材料层的应变关系,计算多孔超材料的阻尼损耗因子,计算过程简单,计算结果准确度高。

    一种高阻尼超材料的多尺度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38338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003737.9

    申请日:2024-07-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阻尼超材料的多尺度设计方法,该高阻尼超材料由若干代表性体积单元周期排布构成,每一代表性体积单元均由骨架相与阻尼相构成,代表性体积单元中阻尼相体积大于骨架相体积;其中,该超材料的骨架相的设计步骤包括:基于骨架相的结构集合,计算尺寸相关的非仿射变形对骨架相阻尼的贡献因子;设定贡献因子的阈值,基于阈值筛选满足要求的骨架相,并将其作为超材料的骨架相。本发明通过在细观尺度采用多尺度分析方法设计具有非仿射变形的超材料的骨架相,通过骨架相的非仿射变形激发阻尼相的阻尼性能,完成超材料结构的多尺度设计,从而使得超材料具有较高的等效阻尼性能,为超材料等效阻尼的提升提供新的路径。

    一种反射式准直与积分匀化一体镜

    公开(公告)号:CN115437161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211014586.8

    申请日:2022-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射式准直与积分匀化一体镜。一种反射式准直与积分匀化一体镜,反射式准直与积分匀化一体镜具有入射方向的前汇聚面和出射方向的后汇聚面;前汇聚面处的光源发出输入光束,反射镜面对输入光束进行准直后,将输入光束反射到后汇聚面处的工作面上的限定区域内,得到目标匀化矩形光斑;反射镜面由旋转母线上的每段母线绕各自特定旋转轴旋转形成的曲面组成;旋转母线根据目标匀化矩形光斑进行求解,特定旋转轴为光源点和该段母线的中点在工作面上映射点连接的直线。解决了现有的矩形光斑的整形系统中存在的结构复杂、能量损耗较大、成本较高的问题。实现了精简光路结构、提高激光能量的利用率,以及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的有益效果。

    考虑时空非局部效应的超材料零件的快速动力学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3280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69312.0

    申请日:2024-04-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材料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考虑时空非局部效应的超材料零件的快速动力学预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S1对于采用超材料的零件,构建基于时空间非局部参数的超材料的本构方程,和等效弹性模量关系式,拟合求解所述时空间非局部参数;S2获得所述零件的全局矩阵,构建零件的原维度动力学控制方程;将原维度动力学方程转化为低维度动力学方程;S3求解低维度动力学方程获得低维度位移向量,以此求解获得原维度位移向量,以此实现超材料零件的动力学性能的预测。通过本发明,解决高保真有限元方法不能计算含复杂微结构的大型超材料构件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