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6555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870889.9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混合机械改性批量制备高CO2吸附性的钙基吸附剂颗粒的方法,属于CO2捕集技术领域。制备方法为:向钙基粉料中加入以氧化铝为主要成分的支撑体材料,钙基粉料为熟石灰或者石灰石;然后加入水,再进行湿法球磨,得到块状的泥料,然后加入到炼泥机中进行炼泥,得到均质的团状泥料,然后加入到挤出机中进行挤出成条,并切断为颗粒,然后进行干燥,再进行煅烧,即得到钙基吸附剂颗粒。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湿混合机械改性批量制备高CO2吸附性的钙基吸附剂颗粒的方法,该方法以挤出成型法为基础,结合湿混合机械改性方法,可以实现钙基吸附剂颗粒碳捕集性能的提升,同时该方法工艺流程简便、生产效率高,具备工业化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767665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253699.2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 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开发区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床固体吸附CO2捕集系统,包括吸附反应器、脱附反应器、循环运输机构和存储子系统;吸附反应器具有与其内吸附腔相连通的进烟口、出气口、吸附进料口和吸附出料口,出气口位于进烟口上方,吸附进料口位于吸附出料口上方;脱附反应器具有与其内脱附腔相连通的CO2出口、脱附进料口和脱附出料口,脱附进料口位于脱附出料口上方;吸附出料口与脱附进料口相连通,吸附出料口位于脱附进料口上方;循环运输机构的下部进料端位于脱附出料口处,上部出料端位于吸附进料口处;CO2出口与存储子系统连通。本系统能够降低使用过程中的固体吸附/脱附颗粒之间的挤压磨损,增加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33166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795151.0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含CO2天然气粗脱碳系统及工艺,其中粗脱碳工艺包括:原料气经过一次换热冷却后进行一次闪蒸分离,分离得到的气相产物经过二次换热冷却后进行二次闪蒸分离,由此得到粗脱碳天然气;两次闪蒸分离得到的液相产物分别进行节流制冷,而后作为换热冷却介质复热,最后通过压缩纯化技术进行CO2回收。本发明利用原料气自身的高压来实现节流制冷,同时设置两级闪蒸分离装置以充分利用冷量,由此实现了低能耗大比例粗脱碳,有利于进一步联合其它工艺进行天然气提纯,进而大幅降低总体工艺能耗。此外,本发明采用压缩纯化技术对CO2进行高效回收,有利于高值化利用,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6371414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0347968.0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稳定耐还原的氧化铈‑铁酸镍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铈盐、铁酸镍混合分散于乙醇中并点燃,燃烧后的产物经煅烧得到氧化铈‑铁酸镍复合催化剂;所述氧化铈‑铁酸镍复合催化剂为核壳结构,即氧化铈包裹铁酸镍,其中外壳氧化铈和内核铁酸镍的质量比为1:100至1:2.5。本发明所制备的氧化铈‑铁酸镍复合催化剂具有较高的二氧化碳催化效率及高温还原气氛下的热稳定性,从而实现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有效推进了二氧化碳减排和经济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684819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0337854.3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1B32/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氧载体制备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钙钛矿型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一氧化碳的应用,其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包含有BaMnO3组分的混合溶液;S2、依次向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CeO2粉末载体材料、凹凸棒土粉末载体材料,分散均匀得到混合物;S3、对所述混合物进行煅烧后造粒,得到钙钛矿型氧化物BaMnO3‑CeO2。本发明可提高氧载体的热稳定性和氧容量,实现高选择性、高反应速率的煤焦转化;同时通过添加凹凸棒土材料作为载体和粘合剂材料,利于氧载体的造粒,得到的氧载体机械强度高、反应性能优良、循环稳定性好,可在煤焦‑氧载体直接化学链应用过程中实现煤焦向一氧化碳的连续转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672346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0337185.X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炭清洁利用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煤焦‑氧载体直接制备一氧化碳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煤焦颗粒和氧载体颗粒在流化气的携带下在燃料反应器中反应,氧载体中的晶格氧直接将煤焦氧化,生成含有一氧化碳气体的气体产物;所述氧载体为钙钛矿型氧化物;S2、将反应后的氧载体送入空气反应器,使氧载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再生;S3、将再生后的氧载体送入燃料反应器与持续输入的煤焦混合,同时将煤焦氧化生成的部分气体产物通入燃料反应器作为流化气,实现循环使用。本发明通过双流化床设置,提高了氧载体的使用效率,实现了富一氧化碳气体的连续生产,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31684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67837.1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葛洲坝集团交通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零碳节能系统,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模组,用于将可再生能源转换为电能;配电网,用于提供电能;微电网,用于实现电能在所述可再生能源发电模组和所述配电网之间的动态调整并为电器供电;所述微电网分别与所述可再生能源发电模组和所述配电网连接。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零碳节能系统可充分利用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地域优势进行能源改造,加强新能源建设,实现服务区零排放,提高节能减排。
-
公开(公告)号:CN114539988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111168919.8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9K5/1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储能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性能钙基热载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NaI溶液;将CaO粉末分批投料到所述NaI溶液中并搅拌,进行水合反应和浸渍反应,得到掺盐的混合液;将掺盐的所述混合液进行干燥并研磨,得到掺盐的石灰颗粒;将掺盐的所述石灰颗粒进行煅烧,得到高性能的钙基热载体;所述混合液的NaI和CaO的摩尔比为1~5∶90~105;所述应用包括:将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钙基热载体用于聚光太阳能发电中储能系统的多循环反应;利用CaO的水合反应,同时以CaO为浸渍载体,NaI为浸渍剂,使NaI在CaO粉末的内部分布均匀,得到能够在循环中保持稳定孔隙结构的钙基热载体。
-
公开(公告)号:CN115646138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83334.2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辅助电化学法捕集二氧化碳的系统,包括太阳能供电单元,二氧化碳捕集、解吸与吸收剂再生单元;太阳能供电单元包括直流电源,二氧化碳捕集、解吸与吸收剂再生单元均包括电解池、四通换向阀;通过直流电源的定时换向,电解池两极、四通换向阀与直流电源极性同步定时切换。定时切换直流电源极性和四通换向阀通道流向,以避免电解池两个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导致的电极材料损耗。太阳能辅助电化学法捕集二氧化碳的系统不仅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且能够降低捕集和再生能耗,同时实现太阳能资源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234180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11603861.5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业炉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效低氮排放的熔炼炉燃烧明火加热方法及系统,燃烧过程包括炉内较低空气过剩系数条件下的低氮燃烧和炉外烟道区域的催化燃烧,炉内低氮燃烧可以根据炉温的高低进行分级燃烧与无焰燃烧的切换:于窑炉常温、冷态启动和低温炉膛升温阶段中,采用燃料分级、空气分级或者空气燃料双分级燃烧;于窑炉高温加热阶段,采用无焰燃烧。本发明集成了燃料分级、空气分级、无焰燃烧、催化燃烧技术的优点,在炉内燃烧区域形成分级或者无焰燃烧方式抑制氮氧化物生成,在尾部烟道区域形成催化燃烧方式消除烟气中未燃尽CO和碳黑颗粒,通过多种燃烧技术的协同克服了单一技术的缺陷,同时实现了高效、节能、低氮排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