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和模块化的药物浓度梯度生成及给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95657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31223.4

    申请日:2024-07-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给药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集成和模块化的药物浓度梯度生成及给药装置,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培养模块和药物浓度梯度生成板;培养模块包含阵列排布的隔离腔室、与药物浓度梯度生成板连接的若干定位柱、以及设置在定位柱上的制动模块;药物浓度梯度生成板包含支撑底板、设置在支撑底板一面的定位位点、以及通过定位位点固定在支撑底板和隔离腔室之间的探入柱;探入柱上配置有驻留位点,且驻留位点的面积在隔离腔室的每一列和/或每一行线性变化设置。本发明的装置通过制动模块驱动药物浓度梯度生成板下移,使得探入柱上的特异性驻留位点与药物的结合,形成稳定的药物浓度梯度,进行精确给药,适用于多种实验和治疗场景。

    一种用于生成去细胞化器官补片的一体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75259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51375.6

    申请日:2024-12-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学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生成去细胞化器官补片的一体化装置,其通过设计去细胞化芯片,其包含去细胞化处理模块、振荡器,去细胞化处理模块设置在振荡器设置的上方,且与振荡器固定连接;去细胞化处理模块包括:中间层,包含有设置在中间层中央区域的开腔、覆盖在开腔上的细胞滤网;键合在中间层下层的底板,其朝向中间层的一面上设置有凹形流道,且位于细胞滤网在底板上的正投影区域;键合在中间层上层的上盖,其设置有与凹形流道的首端连通的进液口,以及与凹形流道的末端连通的出液口;以及将控制单元、去细胞化芯片和流体模块整合形成一体化装置。基于该装置能够控制、调节去细胞化在稳定、精准环境中完成。

    一种高通量培养血管化类器官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1448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41237.2

    申请日:2024-12-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组织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高通量培养血管化类器官的方法,包括:(1)将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祖细胞或不同类型的干细胞作为具有血管生成潜力细胞,与待血管化的细胞混合,重悬至培养基中,接种至微阵列芯片中的多个凹形腔室中,形成多个融合球体;(2)将三维培养基质加入至凹形腔室中,使得融合球体被包围在三维培养基质的三维环境中生长;(3)待融合球体充分融合后,向微阵列芯片中加入促血管生成因子,对融合球体进行诱导分化,以批量的在每个凹形腔室中形成血管化类器官或在微阵列芯片中形成血管化类器官网络。本发明的方法具有高通量、高效的特点,适用于大规模制备血管化类器官。

    一种三维细胞公共培养区域的分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4444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482568.1

    申请日:2024-10-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细胞培养领域,公开了一种三维细胞公共培养区域的分隔方法。该方法为在三维细胞公共培养的过程中进行三维细胞培养区域的物理隔离设置,包括:在带有凝胶基底的培养皿中完成三维细胞的培养配置操作后,将带有隔板的顶盖与所述培养皿组装,使得凝胶基底与隔板接触形成物理隔离的三维细胞培养区;或,通过从培养装置上层的开放式培养平台注入培养液后,调节培养液的液面位于培养装置下层的隔离腔室内形成物理隔离的三维细胞培养区。该方法通过在三维细胞培养的过程中进行可逆的物理隔离设置,提高细胞群体的管理效率,防止交叉感染,提升高通量细胞培养的操作效率和可靠性,适用于药物筛选、毒理学测试和疾病模型研究等。

    一种基于开放腔室图案化阵列微流体的培养芯片

    公开(公告)号:CN11844082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646666.8

    申请日:2024-05-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流控芯片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开放腔室图案化阵列微流体的培养芯片,包括阵列通道层:由多个流道并排组成的开放通道区和与开放通道区出口连接的培养液储存腔室,依次粘合在开放通道区下方的孔洞阵列层和图案化阵列;其中孔洞阵列层中的孔洞和图案化阵列的图案彼此一一对应以形成隔离腔室阵列;覆盖在阵列通道上方的开放腔室盖板,中部具有镂空开口,其两端具有与开放通道区连接的进样口,以及与培养液储存腔室连接的出样口;其中,镂空开口与开放通道区的大小相同。本发明通过设计开放通道区及其下方的孔洞和图案化阵列形成隔离腔室阵列,结合培养液储存腔室,避免了细胞中频繁换液以及换液引起的细胞冲击和流失等问题。

    一种类器官培养芯片成像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2259163U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20386549.8

    申请日:2024-02-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器械领域,涉及一种类器官培养芯片成像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放置平台、成像单元以及三轴平移平台;成像单元设置在放置平台的下方;其中,放置平台的底面或底面部分区域为透明结构,用于放置类器官培养芯片;其中,成像单元包括物镜,用于采集类器官培养芯片的像,且物镜的位置不超过透明结构在物镜所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范围;成像单元安装在三轴平移平台上,三轴平移平台用于调节成像单元对类器官培养芯片的成像位置。该装置适用于多种尺寸/规格的类器官培养芯片或培养器皿在培养或者药敏测试后的实时检测。

    一种类器官培养与药敏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2139136U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20386296.4

    申请日:2024-02-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器械领域,涉及一种类器官培养与药敏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流体循环单元、成像单元和药敏释放单元;该装置为四面箱体结构,且垂直于箱体底面的一侧面设置有一个舱门;舱门朝向箱体内部连接有平行于箱体底面的放置平台;放置平台的底面或底面正中心区域为透明结构,用于放置类器官培养芯片;成像单元设置在箱体内的底面与放置平台之间的空间;流体循环单元设置在箱体内的顶部与放置平台之间的空间;放置平台用于放置类器官培养芯片。基于本实用新型一体式的类器官培养与药敏检测装置,实现类器官培养、检测的一体化操作,且在培养期间和药敏测试之后的快速精准检测。

    一种类器官培养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940506U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20386438.7

    申请日:2024-02-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器械领域,涉及一种类器官培养装置,该装置为四面箱体结构,且垂直于箱体底面的一侧面设置有舱门;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内的放置平台和流体循环单元;放置平台与舱门连接,且设置在舱门朝向箱体内的空间,用于放置至少一个类器官培养芯片;流体循环单元用于对类器官培养芯片进行流体循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通过流体循环单元驱动类器官液体的流动,同时在类器官接种后实现流动状态的类器官长期培养;在放置平台上设置至少一个类器官培养芯片,与流体循环单元相连,实现集成的大规模、便捷的类器官培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