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87765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095924.7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2N2/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性能压电纳米发电机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气凝胶的多孔结构促进力的传输进而加大形变,利用PDMS形成的鼓膜结构加强内部的振动,从而加强了压电效应,提高了纳米发电机的压电性能;本发明通过热压、骤冷、高压对压电材料进行了反复的激活,使其发生最大限度的极化,进一步的提高了该压电纳米发电机的性能;此外,本发明方法简单,性能优异,能够用于纳米发电机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1070668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307631.7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9C64/118 , B29C64/40 , B29C64/393 , B33Y10/00 , B33Y40/00 , B33Y50/02 , B29C67/20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采用熔融沉积成型技术制备孔径可控型纳米多孔结构制件的方法,包括:按照预设粒径,制备二氧化硅微球;将待成型材料与所述二氧化硅微球混合均匀,获得混合料;将所述混合料填充于高分子管材中,获得含料管材;将所述含料管材进行熔融沉积成型打印,获得含二氧化硅微球的成型制件;采用溶剂,将所述含二氧化硅微球的成型制件中的二氧化硅微球进行溶解,获得孔径与所述预设粒径尺寸相同的纳米多孔结构制件;通过本发明方法实现了多孔结构制件的孔径可控,且可实现纳米级别孔隙的定向制造;同时,通过使用高分子管材,拓宽了熔融沉积成型技术成型材料的选择范围,适用性较强,为复合材料和发泡材料的快速制备提供了新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561783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793165.1
申请日:2019-08-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9C70/42 , B29B15/12 , B29B13/06 , B29K105/08 , B29L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压成型工艺的生物质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材料:所述材料包括:按重量份数比计:编制碳纤维布10-20份、天然高聚物粉末10-20份、动物蛋白粉末10-20份;S2、粉末干燥;本发明所制备的层合板用天然聚合物代替了传统的热固性和热塑性树脂,使得材料在失效和作废后易于处理,对环境无污染,用碳纤维作为增强相,确保了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力学性能,同时也能在材料失效后回收循环利用,和目前的界面增强方法如等离子处理碳纤维、气相氧化碳纤维等相比,采用从工业废料中可提取的动物蛋白质作为两相的粘结剂,一方面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对工业废料变废为宝,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对环境的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070668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1911307631.7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9C64/118 , B29C64/40 , B29C64/393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50/02 , B29C67/20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采用熔融沉积成型技术制备孔径可控型纳米多孔结构制件的方法,包括:按照预设粒径,制备二氧化硅微球;将待成型材料与所述二氧化硅微球混合均匀,获得混合料;将所述混合料填充于高分子管材中,获得含料管材;将所述含料管材进行熔融沉积成型打印,获得含二氧化硅微球的成型制件;采用溶剂,将所述含二氧化硅微球的成型制件中的二氧化硅微球进行溶解,获得孔径与所述预设粒径尺寸相同的纳米多孔结构制件;通过本发明方法实现了多孔结构制件的孔径可控,且可实现纳米级别孔隙的定向制造;同时,通过使用高分子管材,拓宽了熔融沉积成型技术成型材料的选择范围,适用性较强,为复合材料和发泡材料的快速制备提供了新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561783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1910793165.1
申请日:2019-08-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9C70/42 , B29B15/12 , B29B13/06 , B29K105/08 , B29L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压成型工艺的生物质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材料:所述材料包括:按重量份数比计:编制碳纤维布10‑20份、天然高聚物粉末10‑20份、动物蛋白粉末10‑20份;S2、粉末干燥;本发明所制备的层合板用天然聚合物代替了传统的热固性和热塑性树脂,使得材料在失效和作废后易于处理,对环境无污染,用碳纤维作为增强相,确保了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力学性能,同时也能在材料失效后回收循环利用,和目前的界面增强方法如等离子处理碳纤维、气相氧化碳纤维等相比,采用从工业废料中可提取的动物蛋白质作为两相的粘结剂,一方面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对工业废料变废为宝,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对环境的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09687765B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910095924.7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2N2/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性能压电纳米发电机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气凝胶的多孔结构促进力的传输进而加大形变,利用PDMS形成的鼓膜结构加强内部的振动,从而加强了压电效应,提高了纳米发电机的压电性能;本发明通过热压、骤冷、高压对压电材料进行了反复的激活,使其发生最大限度的极化,进一步的提高了该压电纳米发电机的性能;此外,本发明方法简单,性能优异,能够用于纳米发电机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867891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910095919.6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炼制备高熔点多孔材料的清洁制造方法,步骤包括:S1、制备模板材料和填充材料;S2、混合两种材料:可采用研磨或者溶解后超声干燥方式;S3、混炼成型:加热加压使混合材料成型;S4、高温煅烧:除去材料中的模板材料得到多孔结构。本发明基于混炼成型,适用于制备高熔点多孔材料,该方法制备的多孔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性,该材料通过改变模板材料的形态和比例控制成品的孔隙率、孔径、孔形等主要指标,并且在生产过程中不产生有害物质,属于一种清洁的制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303200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283447.2
申请日:2018-04-0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L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子皮肤制备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基于静电纺丝技术的高弹性主动式电子皮肤成型方法,其包括:选择含柔性嵌段的高分子共聚物材料加入交联剂,合成超支化聚合物或者交联定形聚合物;向所合成的聚合物中添加具备力-电转化特征的功能材料,并使得分散均匀以获得静电纺丝溶液;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使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和汇集成膜,由此直接获得所需的电子皮肤产品。通过本发明,可在无需使用柔性基板的情况下高质量、高效率制作电子皮肤,而且该产品能够以主动电压的方式高灵敏输出信号以实现力的测试,同时显著提高了表面积和孔径率等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43633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304110.7
申请日:2021-03-2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9D7/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加工成形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自发产生静电的薄膜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将聚合物压电材料与用于制备无纺布材料的高分子材料混合均匀后熔融,然后将熔融混合物辊压成膜,辊压成膜过程中聚合物压电材料发生相变,使之具有压电特性,从而使得制备得到的薄膜材料经敲击或摩擦即可产生静电。该制备方法简单,且该薄膜材料用于制备口罩等无纺布材料时,无需高压驻极化处理使其带电荷,而且可以避免驻极化电荷易丧失而导致过滤效率降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043633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110304110.7
申请日:2021-03-2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9D7/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加工成形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自发产生静电的薄膜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将聚合物压电材料与用于制备无纺布材料的高分子材料混合均匀后熔融,然后将熔融混合物辊压成膜,辊压成膜过程中聚合物压电材料发生相变,使之具有压电特性,从而使得制备得到的薄膜材料经敲击或摩擦即可产生静电。该制备方法简单,且该薄膜材料用于制备口罩等无纺布材料时,无需高压驻极化处理使其带电荷,而且可以避免驻极化电荷易丧失而导致过滤效率降低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