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35201B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1810645210.4
申请日:2018-06-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程测量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图像衍射的物体变形量获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物体变形前后的两个图像中分别随机选取物体的相同部分的区域作为分析区域;(2)分别对两个分析区域的像素点的灰度值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以分别得到表示物体变形前的第一变换结果及表示物体变形后的第二变换结果,进而得到关于变形前图像对应的所述分析区域内像素点的灰度值、变形造成的位移量及角度变量的换算结果函数,进而得到第五函数及第六函数;(3)对所述第六函数进行傅里叶变换以得到包含变形产生的位移量的脉冲函数,进而得到物体变形产生的变形量。本发明提供的物体变形量获取方法的灵活性较高,且适用性较强。
-
公开(公告)号:CN109242905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009684.6
申请日:2018-08-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图像衍射确定物体位移量及方向的方法,属于工程测量领域。该方法通过在同一位置拍摄同一物体变形前后的两幅具有共同部分的图像,并各选取一个形状和包含的像素数量均相同的分析区域,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乘变量、相加、共轭相乘、改变变量值得到四个关于变形前图像以及位移的三角函数、处理得到正弦三角函数和余弦三角函数、离散傅立叶变换、将余弦三角函数变换结果加上正弦三角函数变换结果与虚数j的乘积等图像处理过程,得到只有一个峰值点的脉冲函数,根据该脉冲函数的最高脉冲值对应的点的位置坐标即可直接确定图像变形的方向以及位移量。本发明操作简单、快速直观。
-
公开(公告)号:CN104200474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410448654.0
申请日:2014-09-0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T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物体变形量的数字图像分析方法,步骤S1获得变形前和变形后的物体图像,步骤S2在两幅图像中同一物体相同部分处分别选取坐标相同的分析区域;步骤S3分别对两个区域内的像素点的灰度值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和数学处理,得到关于分析区域内像素点的灰度值、变形量以及关于数学处理中变量的函数;步骤S4为分别计算所述数学处理中变量取四个不同定值时获得的四个不同函数;步骤S5为对步骤S4中四个不同函数进行数学处理,从而获得第五函数;步骤S6对所述第五函数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包含物体变形量的脉冲函数,计算以获得该脉冲函数中最高脉冲点的位置,该位置的坐标即为物体变形造成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变形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122205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10377258.3
申请日:2014-07-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残余应力测量方法,其基于压痕隆起并利用隆起量分布图直接得到残余应力,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测试金属材料测试点表面打磨至光滑,并进行清洁处理;2)将清洁过的金属材料用压痕制造装置以恒力F施加静载,保持后卸载,得到球形压痕;3)用共聚焦显微镜对压痕表面进行三维立体成像,通过三维场高度信息还原得到表面隆起量高度信息;4)根据上述表面隆起度高度信息,即可计算出金属材料压痕点附近残余应力。本发明的方法在有限元仿真的基础上,通过仪器化压入与共聚焦显微镜相结合的方法,使之能根据隆起量分布图直接得到残余应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可以解决测量灵敏度低、外界干扰引入测量误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67280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110713186.5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L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变式扭矩传感器,以挠性枢轴作为扭转弹性元件,待测试样通过夹头夹持在与挠性枢轴连接的下支座上,当试样发生偏转时,施加在试样的扭矩通过夹头和下支座传递至挠性枢轴,使挠性枢轴发生偏转,即施加至试样的扭矩与挠性枢轴的扭矩相同;当挠性枢轴发生偏转时,其弹性薄片发生扭转变形,贴合在弹性薄片上的应变片也会发生相同的变形,从而引起应变片自身电阻值的变化,通过与弹性薄片贴合的应变片将弹性薄片变形的物理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因此,通过测量应变片自身电阻的变化,即可获得挠性枢轴弹性薄片的应变,从而得到试样的扭矩。与现有的扭矩传感器相比,结构简单、降低了制作工艺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203639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429120.3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尺度材料扭转测试装置,夹具通过夹持自由悬吊的垫片将电机施加的扭矩传递至试样,夹具为U型,在扭矩加载过程中试样在径向方向的长度发生变化时,垫片可在夹具的凹槽内上下移动,使试样受到的径向拉力始终为垫片的自身的重力,从而能够保证测试过程中试样受到的轴向拉力恒定,确保试样的扭转力学测量结果不会受到轴向拉力的影响,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此外,由于试样所受到的轴向拉力由垫片的重量所决定,在对试样施加一定预加张力时,只需确定垫片的重量即可实现,简化了操作过程,降低了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122205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410377258.3
申请日:2014-07-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残余应力测量方法,其基于压痕隆起并利用隆起量分布图直接得到残余应力,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测试金属材料测试点表面打磨至光滑,并进行清洁处理;2)将清洁过的金属材料用压痕制造装置以恒力F施加静载,保持后卸载,得到球形压痕;3)用共聚焦显微镜对压痕表面进行三维立体成像,通过三维场高度信息还原得到表面隆起量高度信息;4)根据上述表面隆起度高度信息,即可计算出金属材料压痕点附近残余应力。本发明的方法在有限元仿真的基础上,通过仪器化压入与共聚焦显微镜相结合的方法,使之能根据隆起量分布图直接得到残余应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可以解决测量灵敏度低、外界干扰引入测量误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200474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48654.0
申请日:2014-09-0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T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物体变形量的数字图像分析方法,步骤S1获得变形前和变形后的物体图像,步骤S2在两幅图像中同一物体相同部分处分别选取坐标相同的分析区域;步骤S3分别对两个区域内的像素点的灰度值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和数学处理,得到关于分析区域内像素点的灰度值、变形量以及关于数学处理中变量的函数;步骤S4为分别计算所述数学处理中变量取四个不同定值时获得的四个不同函数;步骤S5为对步骤S4中四个不同函数进行数学处理,从而获得第五函数;步骤S6对所述第五函数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包含物体变形量的脉冲函数,计算以获得该脉冲函数中最高脉冲点的位置,该位置的坐标即为物体变形造成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变形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949797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10264013.1
申请日:2010-08-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纤维微拉伸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及装置,不同于现有的强伸度仪,本发明测力传感器由非接触式光电位移传感器和弹性元件组成,该测力传感器既可以测量纤维的拉伸力,还可以测量纤维夹持端的位移量,帮助实现自动、实时、精确地获取试件的拉伸力-变形曲线,进而获得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对应力-应变曲线进行分析得到表征金属纤维微拉伸力学性能的参数值。本发明采用了光学非接触测量的方法,避免了采用传统接触式测量所产生的干扰,使测量系统更加稳定,整个装置结构精巧、操作简便、性能稳定,适用于各种单纤维(特别是金属纤维)的微拉伸力学性能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3267280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713186.5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L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变式扭矩传感器,以挠性枢轴作为扭转弹性元件,待测试样通过夹头夹持在与挠性枢轴连接的下支座上,当试样发生偏转时,施加在试样的扭矩通过夹头和下支座传递至挠性枢轴,使挠性枢轴发生偏转,即施加至试样的扭矩与挠性枢轴的扭矩相同;当挠性枢轴发生偏转时,其弹性薄片发生扭转变形,贴合在弹性薄片上的应变片也会发生相同的变形,从而引起应变片自身电阻值的变化,通过与弹性薄片贴合的应变片将弹性薄片变形的物理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因此,通过测量应变片自身电阻的变化,即可获得挠性枢轴弹性薄片的应变,从而得到试样的扭矩。与现有的扭矩传感器相比,结构简单、降低了制作工艺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