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45001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110927932.0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17/391 , H04W24/06 , H04B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高速移动场景下时变信道的SRS周期配置方法,包括:获取协作范围内各个基站到终端的瞬时信道信息H以及终端的移动速率v,构建信道状态信息时变模型;基于上述时变模型,引入基于确定性等同的波束赋形算法设计,得到在瞬时信道信息获取后一段时间内的发送权值设计以及容量性能;根据容量性能随时间变化,确定最优SRS周期,协作范围内终端统一配置;终端根据确定的SRS周期进行SRS传输。采用本发明,能够保证SRS周期内较小的容量性能损失,从而维持系统性能的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3993180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096343.9
申请日:2021-09-15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化乘性路损的基站及智能反射面选择方法。考虑到无源的智能反射面融入现有网络,改变原有空间能量分布,需要重新设计用户服务站点的选择,智能反射面的远场大尺度衰落特性符合乘性路损模型,故优先选择乘性路损小的智能反射面和基站,但所选反射链路可能被遮挡,因此需要测量比较SINR是否满足数据传输要求,设计了SINR不满足要求时的后续处理方法,更加具有可靠性,通过设置一个智能反射面服务半径,合理地缩小搜索范围,减小信令开销和时延。
-
公开(公告)号:CN113645001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927932.0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17/391 , H04W24/06 , H04B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高速移动场景下时变信道的SRS周期配置方法,包括:获取协作范围内各个基站到终端的瞬时信道信息H以及终端的移动速率v,构建信道状态信息时变模型;基于上述时变模型,引入基于确定性等同的波束赋形算法设计,得到在瞬时信道信息获取后一段时间内的发送权值设计以及容量性能;根据容量性能随时间变化,确定最优SRS周期,协作范围内终端统一配置;终端根据确定的SRS周期进行SRS传输。采用本发明,能够保证SRS周期内较小的容量性能损失,从而维持系统性能的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2367668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199918.5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反射波束补充覆盖的无人机基站部署方法。具体的,当无人机和用户之间的直射波束没有被阻塞时,利用直射波束进行覆盖,当直射波束被阻塞时,利用反射波束进行覆盖补充,发挥反射波束的覆盖潜力,扩充无人机的覆盖区域,有效降低用户的中断概率。首先建模分析建筑物对无人机毫米波传播的影响,选用路径长度最短的一阶反射径进行服务,推导服务一阶反射波束的垂直投影长度s的概率密度表达式,最终得到无人机基站的覆盖率,将目标覆盖区域的实际传播环境参数如建筑物的密度、平均高度等带入覆盖率表达式,根据覆盖率随无人机部署参数的变化关系,得到使覆盖性能最优的无人机部署高度、密度,对实际无人机基站的部署提供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2367673B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011199803.6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位置的毫米波接入和跟踪流程。具体的,宏gNB侧维护“位置‑波束成形路径记录表”,初始接入时,gNB通过查表为用户选择最优波束进行初始接入,避免详尽波束扫描,若表中没有对应的记录,用户测量波束扫描路径集合(所有TRP到用户的直射和反射路径)中各信号的质量反馈给宏站侧,宏站选择SINR值最大的波束为用户服务,同时将该位置的最优波束信息添加到“位置‑波束成形路径记录表”中。用户周期性检测服务波束SINR质量,设定了两个阈值,若服务波束质量良好,则无需上报位置信息,若服务波束质量低于第一阈值,结合基站侧的记录表,决定是否切换或使用反射波束进行服务,避免不必要的兵乓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2367673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199803.6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位置的毫米波接入和跟踪流程。具体的,宏gNB侧维护“位置‑波束成形路径记录表”,初始接入时,gNB通过查表为用户选择最优波束进行初始接入,避免详尽波束扫描,若表中没有对应的记录,用户测量波束扫描路径集合(所有TRP到用户的直射和反射路径)中各信号的质量反馈给宏站侧,宏站选择SINR值最大的波束为用户服务,同时将该位置的最优波束信息添加到“位置‑波束成形路径记录表”中。用户周期性检测服务波束SINR质量,设定了两个阈值,若服务波束质量良好,则无需上报位置信息,若服务波束质量低于第一阈值,结合基站侧的记录表,决定是否切换或使用反射波束进行服务,避免不必要的兵乓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3993180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111096343.9
申请日:2021-09-15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W40/16 , H04W72/541 , H04W88/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化乘性路损的基站及智能反射面选择方法。考虑到无源的智能反射面融入现有网络,改变原有空间能量分布,需要重新设计用户服务站点的选择,智能反射面的远场大尺度衰落特性符合乘性路损模型,故优先选择乘性路损小的智能反射面和基站,但所选反射链路可能被遮挡,因此需要测量比较SINR是否满足数据传输要求,设计了SINR不满足要求时的后续处理方法,更加具有可靠性,通过设置一个智能反射面服务半径,合理地缩小搜索范围,减小信令开销和时延。
-
公开(公告)号:CN111953392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010821113.3
申请日:2020-08-14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7/0413 , H04B17/11 , H04B17/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分布式MIMO的天线校准序列发送方法及系统,包括:射频单元确定需发送的校准序列,以及接收校准序列的射频单元,其中,各射频单元是按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DMIMO组网技术组成的,根据初始设定的天线校准方法确定发送接收校准序列的射频单元间校准关系;存在校准关系的射频单元根据校准序列发送规则发送/或接收校准序列,并进行校准因子的更新;记录初始设定校准周期内更新校准因子的射频单元数量,并根据预定门限值动态调整天线校准周期。采用本发明,能够在5G非同步TDD系统利用下行上行间静默时隙进行校准序列发送,进而动态调整天线校准周期,在多节点协作的场景下提高传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953392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21113.3
申请日:2020-08-14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7/0413 , H04B17/11 , H04B17/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分布式MIMO的天线校准序列发送方法及系统,包括:射频单元确定需发送的校准序列,以及接收校准序列的射频单元,其中,各射频单元是按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DMIMO组网技术组成的,根据初始设定的天线校准方法确定发送接收校准序列的射频单元间校准关系;存在校准关系的射频单元根据校准序列发送规则发送/或接收校准序列,并进行校准因子的更新;记录初始设定校准周期内更新校准因子的射频单元数量,并根据预定门限值动态调整天线校准周期。采用本发明,能够在5G非同步TDD系统利用下行上行间静默时隙进行校准序列发送,进而动态调整天线校准周期,在多节点协作的场景下提高传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644946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110920028.7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7/06
Abstract: 由于实际场景中用户数量动态变化,基站波束赋形计算复杂、耗时长,因此,本发明实例研究了一种面向用户为中心网络的深度学习动态波束赋形方法,具体如下:首先构建每个用户服务的基站簇,小站收集全局CSI信息并反馈至宏站;然后设计复数域加权最小均方误差算法——CWMMSE最大化和速率,通过CWMMSE获得大量“CSI矩阵‑波束赋形矩阵”对作为训练数据集;接着构建改进版全卷积波束赋网络模型——IFC‑BFNet,将数据集分批馈入IFC‑BFNet模型进行训练;最后将训练完成的IFC‑BFNet模型部署于宏站上,宏站通过模型计算给出所有小站的波束赋形结果,并传至小站,小站进行相应的波束赋形操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