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29031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1710575961.9
申请日:2017-07-14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接点测序装置,涉及自动化测试技术领域。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接点测序装置,其包括:公共端接线柱和N个接线柱、测序电路以及显示模块;公共端接线柱用于连接断路器的公共连接端,N个接线柱的第一接线柱到第N接线柱,依次用于与断路器在驱动压力下降过程中依次报警的M个报警连接点连接;显示模块分别与第一逻辑电路输出端到第N逻辑电路输出端连接,用于显示第一逻辑电路到第N逻辑电路的连通顺序;其中,N为大于等于3的正整数,M为大于等于2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本发明提供的接点测序装置,其能够自动、快速的对液压式高压断路器的报警接点的连接顺序进行测序。
-
公开(公告)号:CN104749461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10127827.3
申请日:2015-03-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变电站领域,尤其是一种一次加压通流装置、智能变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一次加压通流装置包括:通过电路连接的调压器、电流互感器型升流器和相位表;升流器的二次端用于与智能变电站的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端连接,在升流器的二次端串联有标准电流互感器,标准电流互感器二次端连接有电流表;调压器的输出端用于与智能变电站的合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在调压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电压表;相位表的电流输入为所述标准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端,相位表的电压输入为自耦和调压器的输出端。所述智能变电系统包括上述的一次加压通流装置。所述智能变电系统的控制方法能够使智能变电站在带电前检查出接线缺陷,并能保证回路的正确和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749461B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510127827.3
申请日:2015-03-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变电站领域,尤其是一种一次加压通流装置、智能变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一次加压通流装置包括:通过电路连接的调压器、电流互感器型升流器和相位表;升流器的二次端用于与智能变电站的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端连接,在升流器的二次端串联有标准电流互感器,标准电流互感器二次端连接有电流表;调压器的输出端用于与智能变电站的合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在调压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电压表;相位表的电流输入为所述标准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端,相位表的电压输入为自耦和调压器的输出端。所述智能变电系统包括上述的一次加压通流装置。所述智能变电系统的控制方法能够使智能变电站在带电前检查出接线缺陷,并能保证回路的正确和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450018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744527.9
申请日:2017-08-25
IPC: G01R31/3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32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系统,涉及继电器检测领域,用于更加方便准确的对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动作功率进行检测。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检测系统,包括:直流电源、控制开关、指示器和功率表,其中,所述控制开关和所述指示器串联连接于所述直流电源,所述控制开关和所述指示器的串联电路与被测继电器并联连接,所述功率表连接于所述被测继电器,用于检测所述被测继电器的功率,所述控制开关的控制端连接于所述被测继电器,当所述被测继电器动作时,则控制所述控制开关闭合,使所述指示器发出指示信号。本发明主要用于测试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动作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329031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575961.9
申请日:2017-07-14
IPC: G01R3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2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接点测序装置,涉及自动化测试技术领域。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接点测序装置,其包括:公共端接线柱和N个接线柱、测序电路以及显示模块;公共端接线柱用于连接断路器的公共连接端,N个接线柱的第一接线柱到第N接线柱,依次用于与断路器在驱动压力下降过程中依次报警的M个报警连接点连接;显示模块分别与第一逻辑电路输出端到第N逻辑电路输出端连接,用于显示第一逻辑电路到第N逻辑电路的连通顺序;其中,N为大于等于3的正整数,M为大于等于2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本发明提供的接点测序装置,其能够自动、快速的对液压式高压断路器的报警接点的连接顺序进行测序。
-
公开(公告)号:CN207114679U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20856665.1
申请日:2017-07-14
IPC: G01R3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接点测序装置,涉及自动化测试技术领域。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接点测序装置,其包括:公共端接线柱和N个接线柱、测序电路以及显示模块;公共端接线柱用于连接断路器的公共连接端,N个接线柱的第一接线柱到第N接线柱,依次用于与断路器在驱动压力下降过程中依次报警的M个报警连接点连接;显示模块分别与第一逻辑电路输出端到第N逻辑电路输出端连接,用于显示第一逻辑电路到第N逻辑电路的连通顺序;其中,N为大于等于3的正整数,M为大于等于2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点测序装置,其能够自动、快速的对液压式高压断路器的报警接点的连接顺序进行测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636716U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721079268.4
申请日:2017-08-25
IPC: G01R31/3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测系统,涉及继电器检测领域,用于更加方便准确的对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动作功率进行检测。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检测系统,包括:直流电源、控制开关、指示器和功率表,其中,所述控制开关和所述指示器串联连接于所述直流电源,所述控制开关和所述指示器的串联电路与被测继电器并联连接,所述功率表连接于所述被测继电器,用于检测所述被测继电器的功率,所述控制开关的控制端连接于所述被测继电器,当所述被测继电器动作时,则控制所述控制开关闭合,使所述指示器发出指示信号。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测试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动作功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4595112U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20165871.9
申请日:2015-03-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变电站领域,尤其是一种一次加压通流装置和智能变电系统。所述一次加压通流装置包括:通过电路连接的调压器、电流互感器型升流器和相位表;升流器的二次端用于与智能变电站的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端连接,在升流器的二次端串联有标准电流互感器,标准电流互感器二次端连接有电流表;调压器的输出端用于与智能变电站的合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在调压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电压表;相位表的电流输入为所述标准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端,相位表的电压输入为自耦和调压器的输出端。所述智能变电系统包括上述的一次加压通流装置。所述智能变电系统能够使智能变电站在带电前检查出接线缺陷,并能保证回路的正确和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6048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27050.4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沈阳工程学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东北分部
Inventor: 王亮 , 王超 , 张彬 , 陈琦 , 荆澜涛 , 张强 , 张浩 , 王春天 , 李家珏 , 李胜辉 , 赵翔宇 , 张野 , 代旭 , 姜焱腾 , 张慧 , 赵子琪 , 刘思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风储联合调频系统的改进自适应控制方法,属于电力领域,所述方法包括:1)通过对双馈风力发电机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进行研究得到双馈风机的数学模型;2)利用储能系统将基于滤波法进行功率波动平抑及仿照火电机组的下垂特性和惯性环节参与系统一次调频在控制系统中组合,降低风储系统功率波动对电力系统的影响;3)在储能虚拟同步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虚拟同步惯量及一次调频自适应控制。4)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中对风电并网的影响以及上述调频策略进行了仿真验证。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法,能够有效应对风电出力的不确定性,实现在风电大规模接入时有较高的频率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864813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010584344.7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沈阳工业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东北分部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大电网暂态频率控制策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虚拟权重系数的风/火电联合频率控制方法。本发明包括:建立综合频率响应模型;构建含RES鲁棒综合频率响应模型;惯性控制分析;频率二次响应分析。本发明构建了含虚拟惯性支持及稳态频率二次支撑的鲁棒综合频率响应模型,通过检测系统频率变化率可实现风机在不同时间尺度下功率贡献量控制,附加频率二次支撑控制策略建立了风机虚拟惯性系数与系统频率灵敏性函数关系,动态响应系统全时间尺度频率需求,实现风电高渗透率下电网暂态和稳态综合频率期望控制性能,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为电网提供暂态/稳态全时间尺度下双重频率提供支撑,进一步保证电网和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