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1490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22414.X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安全级别的工业数据采集及传输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S1,利用手持机采集工业控制网络相关数据;S2,将手持机连接到外网处理机上;S3,外网处理对手持机的型号进行校验,若校验不通过,则阻断数据传输;若校验通过,则执行步骤S4;S4,外网处理机对手持机中存储的数据进行拉取并传输至内网处理机;S5,内网处理机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完整性检验并上传至后台服务器;S6,后台服务器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S7,内网处理机通用接口从后台服务器下载处理后的数据,并传输至外网处理机;S8,外网处理机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完整性检验并传输至手持机。本发明有助于提高数据处理效率,保证数据交换过程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400780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346392.2
申请日:2020-04-27
Applicant: 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IPC: G06F21/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工业控制终端的安全加固管理装置,包括服务端接口组、设备端接口组和管理端接口组,所述服务端接口组包括一个RJ45以太网接口、一个RS232串口和两个USB-Host接口,该服务端接口组与业务系统端连接;所述设备端接口组包括一个RJ45以太网接口、一个RS232串口和一个USB-Device接口,该设备端接口组与被防护对象端连接;所述管理端接口组包括一个Console口、一个RJ45以太网接口。该装置采用独立于被防护对象外置部署方式,通过采用标准化的通信接口接入被防护对象中,便携且易于部署,达到对被防护对象安全性增强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602213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870866.0
申请日:2019-09-16
Applicant: 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IPC: H04L29/08 , H04L29/06 , G11B7/0045 , G11B17/04 , G11B17/0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盘摆渡的不同密级网络间的数据交换方法,首先数据导出审批服务器接收申请人通过客户端提交的数据导出申请;在审批通过后向光盘摆渡机发出数据导出刻录指令;由光盘摆渡机完成刻录、打印和光盘摆渡操作;在完成光盘刻录及标识打印后,由内网中间审核校验装置的只读光驱自动进行数据读取,并通过中间审核校验模块对光盘内容进行自动校验和杀毒;外网只读光驱读取光盘数据,并将数据上传至数据管理及分发服务器,由所述数据管理及分发服务器根据任务信息将数据进行分发;申请人通过所述数据管理及分发服务器下载所提交的导出数据,实现内外网之间的数据迁移。该方法能在满足安全保密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不同密级网络内业务系统之间数据的跨网络摆渡交换,全过程智能、可控、高效、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5622758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212231.X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控终端安全加固方法,包括:获取工业控制网络中网口和串口发送端的数据包,采用协议深度解析法对数据包进行解析;通过判断解析后的协议类型,对数据包进行内容深度检测;根据协议深度解析结果和内容深度检测结果,将符合预设规则的数据包通过数据发送池发送至接收端;接收端对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完整性校验,并将校验结果发送至工业控制网络中网口和串口发送端;通过该方法可以同时对工业控制网络中网口和串口进行检测解析,增强远距离数据传输安全能力,提升数据传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2084141U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20666369.7
申请日:2020-04-27
Applicant: 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IPC: G06F21/8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工业控制终端的安全加固管理装置,包括服务端接口组、设备端接口组和管理端接口组,所述服务端接口组包括一个RJ45以太网接口、一个RS232串口和两个USB-Host接口,该服务端接口组与业务系统端连接;所述设备端接口组包括一个RJ45以太网接口、一个RS232串口和一个USB-Device接口,该设备端接口组与被防护对象端连接;所述管理端接口组包括一个Console口、一个RJ45以太网接口。该装置采用独立于被防护对象外置部署方式,通过采用标准化的通信接口接入被防护对象中,便携且易于部署,达到对被防护对象安全性增强的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