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室壁打孔器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584904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310503743.6

    申请日:2013-1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室壁打孔器,包括刀头(1)、外壳(2)、螺旋弹簧(3)、中心轴(5)和旋转把手(6);刀头(1)具有一个用于容纳切下的心室组织的容腔(11);外壳(2)内部形成第一腔体(21)和第二腔体(22);所述第一腔体(21)能够容纳刀头(1);所述中心轴(5)穿过外壳(2)的第二腔体(22)、螺旋弹簧(3)、外壳(2)的第一腔体(21);刀头(1)和旋转把手(6)固定于中心轴(5)的两端,通过旋转把手(6)的旋转能够带动刀头(1)旋转。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心室辅助血泵的植入手术,可以快速地在心室上打出一个内壁光滑的圆孔,并将切除的心室组织彻底取出心脏。

    血泵控制系统及血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511060A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310462858.5

    申请日:2013-1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血泵控制系统,包括本地处理端及远程处理端;本地处理端,配置为将采集血泵的当前状态参数及心脏活动指标,发送到远程处理端;根据从远程处理端接收到的血泵调节参数对血泵进行驱动控制;远程处理端,配置为根据从本地处理端接收到的当前状态参数、心脏活动指标及设定调节条件,获取当前的血泵调节参数;将血泵调节参数发回到本地处理端。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针对携带者实时的生理状况对血泵工作参数进行闭环调整的问题,从而使血泵更适于携带者使用,提高了血泵心室辅助效果以及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血泵控制方法及包括上述控制系统的血泵系统。

    左心室缝合环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698331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212173.0

    申请日:2012-06-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左心室缝合环,其特征是:包括医用不锈钢的卡套和环形涤纶毡片,所述卡套包括卡环和环形涤纶毡片的固定圆环体构成整体,所述卡环形状由半圆状定环和薄壁型半圆动环构成整体卡环,所述卡环上部设有紧固槽,所述对应紧固槽位置的定环上口设有螺纹孔,所述动环上口设有螺丝过孔,所述定环通过医用不锈钢的紧固螺钉与动环螺接,所述环形涤纶毡片与所述固定圆环体固接呈整体。有益效果:克服以往心室辅助装置复杂的左心室植入过程,将离心式心室辅助装置分解为血泵主体和左心室缝合环,使离心血泵流入端连接左心室和流出端于主动脉连接,实现左心室辅助,改善循环功能,救治重症心衰患者。简化血泵心室植入过程,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左心室缝合环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620331U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220300554.X

    申请日:2012-06-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左心室缝合环,其特征是:包括医用不锈钢的卡套和环形涤纶毡片,所述卡套包括卡环和环形涤纶毡片的固定圆环体构成整体,所述卡环形状由半圆状定环和薄壁型半圆动环构成整体卡环,所述卡环上部设有紧固槽,所述对应紧固槽位置的定环上口设有螺纹孔,所述动环上口设有螺丝过孔,所述定环通过医用不锈钢的紧固螺钉与动环螺接,所述环形涤纶毡片与所述固定圆环体固接呈整体。有益效果:克服以往心室辅助装置复杂的左心室植入过程,将离心式心室辅助装置分解为血泵主体和左心室缝合环,使离心血泵流入端连接左心室和流出端于主动脉连接,实现左心室辅助,改善循环功能,救治重症心衰患者。简化血泵心室植入过程,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血泵控制系统及血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3507200U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20615837.8

    申请日:2013-10-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血泵控制系统,包括本地处理端及远程处理端;本地处理端,配置为将采集血泵的当前状态参数及心脏活动指标,发送到远程处理端;根据从远程处理端接收到的血泵调节参数对血泵进行驱动控制;远程处理端,配置为根据从本地处理端接收到的当前状态参数、心脏活动指标及设定调节条件,获取当前的血泵调节参数;将血泵调节参数发回到本地处理端。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针对携带者实时的生理状况对血泵工作参数进行闭环调整的问题,从而使血泵更适于携带者使用,提高了血泵心室辅助效果以及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包括上述控制系统的血泵系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