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50831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168917.3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上海双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信号智能匹配的航天器电气连接关系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自动匹配连接器、手动匹配、模糊查询连接器三个步骤:自动匹配:通过接口数据输入的设备和连接器的定义信息,自动寻找信号相匹配的连接器进行连接,连接成功则建立连接关系;手动匹配:使用接口输入和自动匹配建立的链接关系信息,以树状菜单显示系统中所有的设备和连接器,以及连接关系的状态;智能查询:手动匹配连接器的过程中,根据连接器的节点信息,提供可视化图形界面,查询并罗列出所有符合匹配条件的连接器以及所属的针脚。本发明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电连接器数据以自动匹配为主,人工操作为辅,从而自动建立链接关系,达到进一步自动生成电缆数据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7689827A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710566066.0
申请日:2017-07-12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7/18515 , H04B10/2503 , H04B10/40 , H04N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遥感卫星高速载荷数据光纤传输接口,包括:并串转换模块、光发送模块、光传输模块、光接收模块和串并转换模块;其中,并串转换模块与图像处理电路相连接;光发送模块将发送端高速串行差分电信号进行电-光转换得到发送端光信号,将发送端光信号发送给光传输模块;光传输模块将发送端光信号发送给所述光接收模块;光接收模块将发送端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得到接收端高速串行差分电信号,将接收端高速串行差分电信号发送给串并转换模块;串并转换模块将接收端高速串行差分电信号转换成接收端并行数据,经过8b/10b解码,还原出多路并行图像数据、时钟和门控信号。本发明提高了载荷数据接口传输速率、降低接口传输损耗、简化设备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1581138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311386.3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航天器多器间总线数据传输的通路结构,所述航天器至少包括第一器件、第二器件、第三器件,其中,所述第一器件与第器件之间,以及所述第三器件与第二器件之间分别配置有用于传输数据的至少一套总线数据传输通路,每套总线数据传输通路包括第一数据传输总线和第二数据传输总线,所述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内均设置有用于切换总线数据传输通路与终端匹配负载的第一总线开关和第二总线开关,所述第一总线开关和第一数据传输总线连接,所述第二总线开关和第二数据传输总线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能满足航天器多器之间数据实时、可靠、高速、多路并行传输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581138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0311386.3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航天器多器间总线数据传输的通路结构,所述航天器至少包括第一器件、第二器件、第三器件,其中,所述第一器件与第器件之间,以及所述第三器件与第二器件之间分别配置有用于传输数据的至少一套总线数据传输通路,每套总线数据传输通路包括第一数据传输总线和第二数据传输总线,所述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内均设置有用于切换总线数据传输通路与终端匹配负载的第一总线开关和第二总线开关,所述第一总线开关和第一数据传输总线连接,所述第二总线开关和第二数据传输总线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能满足航天器多器之间数据实时、可靠、高速、多路并行传输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313603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854516.7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中电科能源有限公司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H02J7/35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多任务航天器组合体的分布式电源系统,包括第一电源系统、第二电源系统以及第三电源系统,第一电源系统、第二电源系统之间实现供电能源共享,第三电源系统、第二电源系统之间实现供电能源共享,第一电源系统、第三电源系统之间实现供电能源共享,第二电源系统实现对第一电源系统的供电和充电,第二电源系统实现对第三电源系统的供电和充电。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一次性多任务探测航天器组合体的电源供给问题,系统的功率调节能力与适应能力强,适应发射、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动力下降、月面工作等多种任务工况下的电源需求,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重量轻、扩展性好、系统自适应能力强、响应速度快等优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