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55378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10783138.8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有多级孔隙结构的多孔钨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难熔金属多孔材料领域。该材料由钨盐、硝酸铵、两种及以上金属盐和燃料原位复合而成,将上述原料按照1:(20~48):(0.51~0.84):(15.7~19.2)的摩尔比进行混合配置成水溶液,蒸发水分至溶液变为黏稠状态后,加热进行燃烧合成反应,得到氧化钨/金属氧化物复合前驱物。将前驱物在氢气气氛下进行高温还原反应,得到钨/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复合粉末。然后,将粉末浸渍于过量硫酸溶液中进行酸洗、离心、干燥后去除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即得到具有多级孔隙结构的多孔钨材料。本发明优化了多孔钨制备工艺,制得的多级孔隙多孔钨材料的颗粒平均尺寸为50~900nm,总比表面积为220~750m2/g,孔径为0.01~4μm,且孔隙均匀,连通度好。
-
公开(公告)号:CN11525537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783138.8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有多级孔隙结构的多孔钨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难熔金属多孔材料领域。该材料由钨盐、硝酸铵、两种及以上金属盐和燃料原位复合而成,将上述原料按照1:(20~48):(0.51~0.84):(15.7~19.2)的摩尔比进行混合配置成水溶液,蒸发水分至溶液变为黏稠状态后,加热进行燃烧合成反应,得到氧化钨/金属氧化物复合前驱物。将前驱物在氢气气氛下进行高温还原反应,得到钨/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复合粉末。然后,将粉末浸渍于过量硫酸溶液中进行酸洗、离心、干燥后去除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即得到具有多级孔隙结构的多孔钨材料。本发明优化了多孔钨制备工艺,制得的多级孔隙多孔钨材料的颗粒平均尺寸为50~900nm,总比表面积为220~750m2/g,孔径为0.01~4μm,且孔隙均匀,连通度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516583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556795.8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细径硬质合金棒材的制备方法,属于粉末挤压成形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将五水钨酸铵水溶液与钴盐、可溶性碳源和有机胺混合,加热燃烧生成前驱体粉末;2)将前驱体粉末研磨后在氢气中加热,还原碳化得到超细WC‑Co粉体;3)将WC‑Co粉体和粘结剂混合,捏合均匀得到喂料;4)将喂料加入到卧式挤压机中,挤出获得毛坯棒材;5)将毛坯棒材浸泡在三氯乙烯中脱脂;6)将脱脂后的棒材放入烧结炉中进行热脱脂,得到生坯;7)将生坯充进保护气,分段加压烧结得到细径硬质合金棒材。该方法制备出的硬质合金棒材具有优异的硬度和耐磨性,强度高,可有效解决传统粉末冶金中硬质合金棒材制造生产效率低、产生废料、设计灵活性不足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21788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741829.1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纳米多孔球形钨的制备方法,属于多孔难熔金属制备领域。将钨盐、硝酸铵、燃料、水溶性碳源和纳米Ti粉按照1:(16~28):(8~16):(25~75):(9~45)的摩尔比例配成溶液,通过溶液燃烧合成和随后的500~800℃真空煅烧将钨盐分解和碳还原为球形钨颗粒,得到W@Ti复合粉末。同时以上过程产生大量气体,在球形钨颗粒内部形成大孔和微孔。最后,将复合粉末浸泡于过量氢氟酸溶液中进行去合金化反应去除Ti颗粒,在纳米球形钨颗粒内部留下大量介孔。本发明所制得的纳米多孔球形钨具有40~950nm的钨颗粒尺寸,460~650m2/g的高比表面积,0.1~0.5μm的平均孔径,且粒度和孔径大小均匀。若采用这种粉末制备多孔钨材,孔隙不仅存在于颗粒间,还存在于纳米球形钨颗粒中,显著提高孔隙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229189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210737242.3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均匀多孔钨制品的制备方法,属于多孔金属材料制备领域。解决现有方法制备的多孔钨制品晶粒粗大、烧结体致密化、孔隙率低、孔结构不均匀以及机械性能差等问题。本发明以钨粉为钨源,金属硝酸盐为氧化剂和造孔剂,利用低温燃烧合成产生大量气体形成金属负载多孔钨复合前驱物,经过SPS低温烧结实现对钨颗粒及孔尺寸的可调可控,最后利用金属的腐蚀特性去除金属颗粒,在钨基体中二次形成大量孔隙,提高孔隙率。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重复性好、成本低、能耗低、周期短等优点,能够制备出晶粒尺寸可在小于1μm范围内调控,孔径可在0.1~2μm范围内调控,孔隙率在15~45%之间,满足多种使用要求的多孔钨制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121788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210741829.1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纳米多孔球形钨的制备方法,属于多孔难熔金属制备领域。将钨盐、硝酸铵、燃料、水溶性碳源和纳米Ti粉按照1:(16~28):(8~16):(25~75):(9~45)的摩尔比例配成溶液,通过溶液燃烧合成和随后的500~800℃真空煅烧将钨盐分解和碳还原为球形钨颗粒,得到W@Ti复合粉末。同时以上过程产生大量气体,在球形钨颗粒内部形成大孔和微孔。最后,将复合粉末浸泡于过量氢氟酸溶液中进行去合金化反应去除Ti颗粒,在纳米球形钨颗粒内部留下大量介孔。本发明所制得的纳米多孔球形钨具有40~950nm的钨颗粒尺寸,460~650m2/g的高比表面积,0.1~0.5μm的平均孔径,且粒度和孔径大小均匀。若采用这种粉末制备多孔钨材,孔隙不仅存在于颗粒间,还存在于纳米球形钨颗粒中,显著提高孔隙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229189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737242.3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均匀多孔钨制品的制备方法,属于多孔金属材料制备领域。解决现有方法制备的多孔钨制品晶粒粗大、烧结体致密化、孔隙率低、孔结构不均匀以及机械性能差等问题。本发明以钨粉为钨源,金属硝酸盐为氧化剂和造孔剂,利用低温燃烧合成产生大量气体形成金属负载多孔钨复合前驱物,经过SPS低温烧结实现对钨颗粒及孔尺寸的可调可控,最后利用金属的腐蚀特性去除金属颗粒,在钨基体中二次形成大量孔隙,提高孔隙率。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重复性好、成本低、能耗低、周期短等优点,能够制备出晶粒尺寸可在小于1μm范围内调控,孔径可在0.1~2μm范围内调控,孔隙率在15~45%之间,满足多种使用要求的多孔钨制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