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氯化物基固体电解质材料及固态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936180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31999.5

    申请日:2024-10-14

    Abstract: 一种碱金属离子氧氯化物基固体电解质材料及固态电池,属于固体电解质技术领域;本发明所提供固体电解质材料的化学通式为:A2‑2xZr1‑xM2xCl6‑6xO3x;其中,A为碱金属元素Li或Na;M为金属或镧系元素In,Bi,Sb,Ce,La;x的取值范围为:0<x≤0.3。本发明中涉及氧氯化物基固体电解质采用以下制备方法得到:按通式的化学计量比分别称取前驱体ACl、ZrCl4和M2O3(A=Li,Na;M=In,Bi,Sb,Ce,La)粉体材料进行一步高速球磨,从而制备得到目标固体电解质粉末;用于固态电池的应用中。本发明碱金属离子氧氯化物基固体电解质在固态电池中展现出高离子电导率、宽电化学窗口、空气稳定、变形能力良好等优势,且具有成本低廉、合成工艺简单且条件易控等优点。

    锂硫银锗矿型固态电解质及硫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457972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513158.4

    申请日:2023-11-14

    Abstract: 一种锂硫银锗矿型固态电解质及硫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固态电解质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无机硫化物电解质材料的结构式为Li7+2a‑c(P1‑aMa)(S6‑b‑cNb)Clc‑gXg。其中,M为铟、镓中的一种或多种,N为硒、氧中的一种或多种,X为卤族元素氟、溴、碘中的一种或多种,0.001≤a

    一种三维无机聚合物复合固体电解质及三元固态锂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1244532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206620.6

    申请日:2020-03-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无机聚合物复合固体电解质及三元固态锂电池,该复合固体电解质由电解质浆料在聚酰亚胺类多孔膜上流延涂布而成;所述电解质浆料包括聚合物、纳米陶瓷粉体和锂盐;所述电解质浆料渗入所述聚酰亚胺类多孔膜中形成三维结构的固态电解质。本发明以聚酰亚胺类多孔膜为基材薄膜,通过流延涂布含有纳米陶瓷粉体和聚合物的电解质浆料,使浆料充分渗透到聚酰亚胺类多孔膜中,形成三维骨架结构的复合固体电解质,且其性能参数可控。本发明极大提高了复合固体电解质的机械力学性能,增强了抑制锂枝晶生长的能力,可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延长循环寿命。此外,所述三维无机聚合物复合固体电解质的制备工艺简便。

    一种立方相锂镧锆氧固态电解质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32327B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610323476.8

    申请日:2016-05-16

    Inventor: 范丽珍 张博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种立方相锂镧锆氧固态电解质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简单的溶液燃烧合成技术,经热处理得到固态电解质材料,具有较高的室温离子电导率,可以作为全固态电池的固态电解质。溶液燃烧合成法制备简单,所制备的前驱体步合成,元素分布均匀。前驱体颗粒的片层厚度在100‑200纳米,比表面积大,高温时利于元素扩散,充分反应。本方法相对于其他溶胶凝胶法、固相法,具有极大的技术优势:成本低、产量大,操作简单,可以进行工业化生产。

    一种有机无机全固态复合电解质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85009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26398.9

    申请日:2016-12-09

    Inventor: 范丽珍 李丹

    Abstract: 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全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与应用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该有机无机复合全固态电解质以无机快锂离子导体构成高度有序三维连接网络骨架,聚合物高分子与锂盐填充于三维连接网络。制备得到了柔性的可控三维连接网络结构的有机无机复合全固态电解质。该电解质表现出高的锂离子电导率、宽的电化学窗口、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对金属锂稳定性。本发明制备的复合电解质膜组装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容量高,循环性能稳定,界面阻抗低,界面稳定性好。

    一种固态电池用复合锂负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84635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23612.6

    申请日:2017-01-13

    Inventor: 范丽珍 池上森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93 H01M4/139

    Abstract: 一种固态电池用复合锂负极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和新能源材料技术领域。该发明主要通过热灌输熔融法或者电沉积法将锂金属沉积在三维碳材料或者泡沫多孔材料空隙中从而制备得到复合锂负极,其中三维骨架的应用起到了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为制备过程中预存储锂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另一方面为电池循环的过程中接收金属锂提供了载体。这种复合锂负极能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锂空电池、锂硫电池和固态电池等锂金属电池中,组装成固态对称电池在5mA cm–2的大电流密度下,循环100次后仍保持稳定的电压平台(200mV),其在电池循环过程中既能抑制锂枝晶生长又能稳定电极体积变化,且具有循环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本发明的载体材料丰富便宜,过程可控,成本低,可实现批量生产。

    一种碳包覆富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45519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310307020.9

    申请日:2013-07-19

    Inventor: 范丽珍 李红萧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碳包覆富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表面包覆的富锂材料包括主相Li[LiaNi1/2-3a/2Mn1/2+a/2]O2(0<a<1/3)及包覆碳层。本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富锂材料Li[LiaNi1/2-3a/2Mn1/2+a/2]O2(0<a<1/3)的中间相步骤、将富锂中间相与碳源均匀混合步骤、快速高温热处理步骤。本发明所制备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极大的改善了材料在高倍率下的充放电性能,能满足高功率发展需求。且原材料成本低,工艺简单,性价比较高,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多孔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08634B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110116676.3

    申请日:2011-05-06

    Inventor: 范丽珍 陶华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法,属于电化学和新能源材料领域。本发明主要以正硅酸乙酯、四氯化硅、甲基硅油、硅化钠为原料,制备出多孔二氧化硅,然后将多孔二氧化硅还原为多孔硅,然后采用有机碳源进行包覆,随后在惰性气氛下进行热处理,制备出多孔硅/碳复合材料。该材料可直接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1245mAh/g,经30循环之后的比容量也可达1230mAh/g,充放电性能优异。

    一种多孔铸型碳/氧化锰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06551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110133138.5

    申请日:2011-05-20

    Inventor: 范丽珍

    Abstract: 一种多孔铸型碳/氧化锰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和新能源材料领域。复合材料中多孔铸型碳的含量占2~98%,氧化锰的含量占98~2%;多孔铸型碳的孔径在5纳米至10微米,该多孔铸型碳/氧化锰纳米复合材料的粒径在5纳米至10毫米之间;密度在1~4g/cm3,总比表面积在50~1500g/cm2。本发明以廉价含锰材料和多孔铸型碳为原料,通过超声还原和热处理的方法制备的多孔铸型碳/氧化锰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和比表面积,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时,其在水系电解液中的比电容可高达300F/g,在有机体系中的比容量可达200F/g,同时制备方法简单,适宜于工业化生产,是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理想电极材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