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01999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168048.7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厚规格高韧性海洋工程结构钢及制备方法,涉及超厚板坯连铸以及海洋工程结构钢的技术领域。所述厚规格高韧性海洋工程结构钢的厚度为50‑140mm,生产过程中,通过合适经济的成分体系设计,采用合适的C、Mn含量,少量的微合金元素Nb、Ti,不添加任何贵重合金前提下,通过大的铸坯厚度,保证有效的冶金压缩比,压缩比需大于3.5,通过对加热温度及时间、道次分配、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工艺进研究后设计,可稳定生产厚规格高强度高韧性海洋工程风电钢板。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成本低、效率高、影响因素简单、适用范围广,所制备钢板在不降低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协同提高了‑40℃低温冲击韧性和断面收缩率,利于工业生产实践。
-
公开(公告)号:CN11770199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168048.7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厚规格高韧性海洋工程结构钢及制备方法,涉及超厚板坯连铸以及海洋工程结构钢的技术领域。所述厚规格高韧性海洋工程结构钢的厚度为50‑140mm,生产过程中,通过合适经济的成分体系设计,采用合适的C、Mn含量,少量的微合金元素Nb、Ti,不添加任何贵重合金前提下,通过大的铸坯厚度,保证有效的冶金压缩比,压缩比需大于3.5,通过对加热温度及时间、道次分配、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工艺进研究后设计,可稳定生产厚规格高强度高韧性海洋工程风电钢板。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成本低、效率高、影响因素简单、适用范围广,所制备钢板在不降低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协同提高了‑40℃低温冲击韧性和断面收缩率,利于工业生产实践。
-
公开(公告)号:CN11764418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702394.0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超厚板坯质量的方法,涉及炼钢连铸的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首先进行模拟计算结晶器内的电磁搅拌流场;其次在避免铜管的屏蔽作用的前提下尽可能保证磁场的穿透力,以确定搅拌频率;再次在避免引起液面波动和卷渣的前提下,确定搅拌电流;最后根据搅拌频率和搅拌电流对结晶器内的超厚板坯的熔体进行电磁搅拌,之后浇铸得到超厚板坯。本发明通过对电磁搅拌流场的模拟计算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通过钢水含碳量C来确定所需的电磁搅拌频率和搅拌电流,所制备的超厚板坯提高了超厚板坯质量,解决了裂纹缺陷和夹杂缺陷,该方法成本低、效率高、影响因素简单、模拟计算结果便捷、适用范围广,利于工业生产实践和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7463986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782399.9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nventor: 甄新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超厚规格高碳钢可浇性的方法,涉及炼钢连铸的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提出浸入式水口改进方案,论证可行性,新型浸入式水口的制备和安装,将钢液从中间包通过新型浸入式水口浇注到结晶器内,观察浇注过程中易产生“冷钢”的局部区域流场和新型浸入式水口周围呈现的流场类型,测量结晶器内钢液补充的均匀性、进入结晶器的钢液射流对窄面的冲击和热侵蚀、连铸坯坯壳厚度均匀性,根据结果调整新型浸入式水口的结构以提高超厚规格高碳钢可浇性。本发明通过对装置结构浸入式水口的结构和尺寸设计,提高所制备的超厚规格高碳钢的可浇性和连铸坯坯壳厚度均匀性,该方法成本低、效率高、适用范围广,利于工业生产实践和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7644188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311702394.0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超厚板坯质量的方法,涉及炼钢连铸的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首先进行模拟计算结晶器内的电磁搅拌流场;其次在避免铜管的屏蔽作用的前提下尽可能保证磁场的穿透力,以确定搅拌频率;再次在避免引起液面波动和卷渣的前提下,确定搅拌电流;最后根据搅拌频率和搅拌电流对结晶器内的超厚板坯的熔体进行电磁搅拌,之后浇铸得到超厚板坯。本发明通过对电磁搅拌流场的模拟计算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通过钢水含碳量C来确定所需的电磁搅拌频率和搅拌电流,所制备的超厚板坯提高了超厚板坯质量,解决了裂纹缺陷和夹杂缺陷,该方法成本低、效率高、影响因素简单、模拟计算结果便捷、适用范围广,利于工业生产实践和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7463986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782399.9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nventor: 甄新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超厚规格高碳钢可浇性的方法,涉及炼钢连铸的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提出浸入式水口改进方案,论证可行性,新型浸入式水口的制备和安装,将钢液从中间包通过新型浸入式水口浇注到结晶器内,观察浇注过程中易产生“冷钢”的局部区域流场和新型浸入式水口周围呈现的流场类型,测量结晶器内钢液补充的均匀性、进入结晶器的钢液射流对窄面的冲击和热侵蚀、连铸坯坯壳厚度均匀性,根据结果调整新型浸入式水口的结构以提高超厚规格高碳钢可浇性。本发明通过对装置结构浸入式水口的结构和尺寸设计,提高所制备的超厚规格高碳钢的可浇性和连铸坯坯壳厚度均匀性,该方法成本低、效率高、适用范围广,利于工业生产实践和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2157235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0956524.3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铸板坯凝固末端凸形压下辊及其制备工艺,包括:1)统计横向低倍试样中铸坯宽度方向中心偏析线长度L0mm;2)根据统计结果确定凸形压下辊凸形部分长度Lmm;3)统计横向低倍试样偏析带厚度H0mm;4)根据统计结果确定凸形部分厚度Hmm;5)通过数值模拟技术模拟凸辊压下铸坯受力和压下情况,确定凸形衔接处弧形长度Xmm;6)确定凸形部分尺寸,按照该尺寸堆焊和加工并投入使用。本发明在不改变扇形段整体设备的前提下,仅通过改造连铸辊的形状即可有效减少连铸坯边部受力,并适当增加凸形处铸坯受力,使铸坯宽度方向受力更加均匀,增强铸坯中部压下作用效果,使中心偏析、疏松等质量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