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梯度掺杂的激光透明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53854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710354066.4

    申请日:2017-05-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梯度掺杂稀土元素的激光透明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充分利用注浆成型方法的特性,结合真空烧结,制备出具有梯度掺杂稀土元素的激光透明陶瓷,实现了激光透明陶瓷在梯度方向上具有从0.1at%~6at%的梯度稀土离子浓度。本发明的梯度掺杂稀土元素的激光透明陶瓷,相比于相同规格的高浓度掺杂稀土元素的激光透明陶瓷具有更好的透明度,相比于相同规格的低浓度掺杂稀土元素的激光透明陶瓷具有更好的光谱性能,同时具有更均匀的激光输出;其制备方法可以制备各种复杂形状的梯度掺杂激光透明陶瓷,这一点是其他方法无法实现的,同时,制备工艺简单,浓度梯度易控制,料浆基体适用范围广,成本低廉。

    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含氮ODS无镍奥氏体合金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28097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341195.7

    申请日:2012-09-16

    Abstract: 本发明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含氮ODS无镍奥氏体合金的方法,以Fe、Cr、Mn、W、Ti、Al的纯金属元素粉末与纳米Y2O3粉末按Cr:17-20%,Mn:18-22%,W:1.5-2.5%,Al:2-4%,Ti:0.5-1.0%,Y2O3:0.3-0.6%,余量为Fe混合,装入卧式行星式高能球磨机的球磨罐中,抽真空后充入高纯氮气,控制压力0.1-1atm,球磨30-90h,每球磨5h,停机1h,获得含氮量为0.1-0.8%的ODS无镍奥氏体合金粉末,烧结后制得含氮ODS无镍奥氏体合金。该无镍奥氏体合金可同时实现氮的固溶强化和氧化物弥散强化,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无镍奥氏体不锈钢在高温环境下的服役能力。

    弥散析出相强化高Cr高Ni奥氏体不锈钢的热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73698B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310121671.9

    申请日:2013-04-09

    Abstract: 弥散析出相强化高Cr高Ni奥氏体不锈钢及热加工方法,该不锈钢成分:Si:0.2-0.8;Mn:不大于2;Cr:20-28;Ni:16-25;Mo:不大于3;Ti:0-1;W:0-1;Zr:0-1;V;0-1;余量为Fe。按上述各成分配比称取,精炼和铸模:热锻造,热轧工艺为:1180-1230℃,终轧温度在1030℃以上,四道次轧成,每次变形量不小于40%,淬水冷却;在温度为1120-1200℃,保温20min-1h;立即淬水;进行高温退火处理,温度为950-1050℃,保温1.5-4h,然后随炉冷或空冷至室温,直接淬水快速冷却。本发明通过综合添加Ti、W、V和Zr与C元素,在高温变形过程中析出MC相,热成型后,细小弥散析出相对材料,通过控制后续的热变形加工参数和热处理制度,冷却速率控制弥散第二相的尺寸。

    一种梯度掺杂的激光透明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53854A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710354066.4

    申请日:2017-05-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梯度掺杂稀土元素的激光透明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充分利用注浆成型方法的特性,结合真空烧结,制备出具有梯度掺杂稀土元素的激光透明陶瓷,实现了激光透明陶瓷在梯度方向上具有从0.1 at%~6 at%的梯度稀土离子浓度。本发明的梯度掺杂稀土元素的激光透明陶瓷,相比于相同规格的高浓度掺杂稀土元素的激光透明陶瓷具有更好的透明度,相比于相同规格的低浓度掺杂稀土元素的激光透明陶瓷具有更好的光谱性能,同时具有更均匀的激光输出;其制备方法可以制备各种复杂形状的梯度掺杂激光透明陶瓷,这一点是其他方法无法实现的,同时,制备工艺简单,浓度梯度易控制,料浆基体适用范围广,成本低廉。

    弥散析出相强化高Cr高Ni奥氏体不锈钢及热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73698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310121671.9

    申请日:2013-04-09

    Abstract: 弥散析出相强化高Cr高Ni奥氏体不锈钢及热加工方法,该不锈钢成分:Si:0.2-0.8;Mn:不大于2;Cr:20-28;Ni:16-25;Mo:不大于3;Ti:0-1;W:0-1;Zr:0-1;V;0-1;余量为Fe。按上述各成分配比称取,精炼和铸模:热锻造,热轧工艺为:1180-1230℃,终轧温度在1030℃以上,四道次轧成,每次变形量不小于40%,淬水冷却;在温度为1120-1200℃,保温20min-1h;立即淬水;进行高温退火处理,温度为950-1050℃,保温1.5-4h,然后随炉冷或空冷至室温,直接淬水快速冷却。本发明通过综合添加Ti、W、V和Zr与C元素,在高温变形过程中析出MC相,热成型后,细小弥散析出相对材料,通过控制后续的热变形加工参数和热处理制度,冷却速率控制弥散第二相的尺寸。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