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220699B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810031691.X
申请日:2018-01-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32B15/01
Abstract: 一种车身结构件用高强高塑性铝合金双层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本发明通过固液复合将Al‑Mn和Al‑Zn‑Mg‑Cu系合金复合在一起,然后对其进行热加工变形以及热处理等工艺调控其内部组织构成,制备出了界面结合优异的Al‑Mn/Al‑Zn‑Mg‑Cu系双层复合板材。该铝合金双层复合板材随着厚度比变化,可以很方便的对其强度和塑性进行调控。无论冷轧态和时效态复合板材均能兼具有优异的高强度和高塑性,同时短时热处理态双层复合板材还能表现出优异的室温弯边性能。所开发的高强度和高塑性铝合金双层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非常适合应用于汽车结构件的制造,特别是对强度、冲压成形性能以及耐腐蚀性能等均有较高要求的复杂形状零部件的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08220698B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810031289.1
申请日:2018-01-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32B15/01
Abstract: 一种汽车车身外板用高成形性铝合金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属于铝合金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固液熔铸复合将高塑性和耐蚀性Al‑Mn系合金与Al‑Mg‑Si‑Cu‑Zn系合金复合,然后通过后续热加工过程调控,不仅可以实现两种金属的协调变形进而制备出一定厚度比的复合板材,而且所制备的复合板材还具有优异的成形性能,尤其弯边性能可以获得大幅度提高。该制备方法的开发,彻底解决了Al‑Mg‑Si‑Cu‑Zn系合金基体内由于部分破碎不彻底粗大富铁相残留微裂纹而影响其弯边性能提高的问题,使得该系合金板材表现出非常优异的综合性能。所开发的高成形性铝合金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非常适合应用于汽车车身外板的制造,特别是对冲压成形性能、弯边性能以及烤漆硬化增量等均有较高要求的复杂形状零部件的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08220698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031289.1
申请日:2018-01-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汽车车身外板用高成形性铝合金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属于铝合金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固液熔铸复合将高塑性和耐蚀性Al‑Mn系合金与Al‑Mg‑Si‑Cu‑Zn系合金复合,然后通过后续热加工过程调控,不仅可以实现两种金属的协调变形进而制备出一定厚度比的复合板材,而且所制备的复合板材还具有优异的成形性能,尤其弯边性能可以获得大幅度提高。该制备方法的开发,彻底解决了Al‑Mg‑Si‑Cu‑Zn系合金基体内由于部分破碎不彻底粗大富铁相残留微裂纹而影响其弯边性能提高的问题,使得该系合金板材表现出非常优异的综合性能。所开发的高成形性铝合金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非常适合应用于汽车车身外板的制造,特别是对冲压成形性能、弯边性能以及烤漆硬化增量等均有较高要求的复杂形状零部件的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06702232B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611115428.6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促进Al‑Mg‑Si‑Cu系合金原生相分布的离散处理方法,属于铝合金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充分利用熔铸过程的外场作用来增加原生相的形核率,进而使形成的富铁相尺寸细小且呈均匀弥散分布状态;然后再辅以后续的热处理工艺调控,不仅可以使得Al‑Mg‑Si‑Cu系合金内的原生富铁相均匀弥散分布于合金基体内,而且还可以以球形分布为主,保证在后续加工过程中不发生破碎或产生微裂纹。该种处理方法可以使得铝合金内原生相分布均匀性大幅度提高,进而显著提高合金的综合性能,非常适合应用于汽车用铝合金的制造,特别是对于冲压成性能、强度、表面质量和弯边性能等均有较高要求的复杂形状零部件的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08220699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031691.X
申请日:2018-01-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车身结构件用高强高塑性铝合金双层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本发明通过固液复合将Al‑Mn和Al‑Zn‑Mg‑Cu系合金复合在一起,然后对其进行热加工变形以及热处理等工艺调控其内部组织构成,制备出了界面结合优异的Al‑Mn/Al‑Zn‑Mg‑Cu系双层复合板材。该铝合金双层复合板材随着厚度比变化,可以很方便的对其强度和塑性进行调控。无论冷轧态和时效态复合板材均能兼具有优异的高强度和高塑性,同时短时热处理态双层复合板材还能表现出优异的室温弯边性能。所开发的高强度和高塑性铝合金双层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非常适合应用于汽车结构件的制造,特别是对强度、冲压成形性能以及耐腐蚀性能等均有较高要求的复杂形状零部件的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06702232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115428.6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21/10 , C22B9/026 , C22C1/026 , C22C1/03 , C22C21/00 , C22C21/02 , C22C21/08 , C22C21/14 , C22C21/16 , C22C21/18 , C22F1/05
Abstract: 一种促进Al‑Mg‑Si‑Cu系合金原生相分布的离散处理方法,属于铝合金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充分利用熔铸过程的外场作用来增加原生相的形核率,进而使形成的富铁相尺寸细小且呈均匀弥散分布状态;然后再辅以后续的热处理工艺调控,不仅可以使得Al‑Mg‑Si‑Cu系合金内的原生富铁相均匀弥散分布于合金基体内,而且还可以以球形分布为主,保证在后续加工过程中不发生破碎或产生微裂纹。该种处理方法可以使得铝合金内原生相分布均匀性大幅度提高,进而显著提高合金的综合性能,非常适合应用于汽车用新型铝合金的制造,特别是对于冲压成性能、强度、表面质量和弯边性能等均有较高要求的复杂形状零部件的制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