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61732B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210319238.5
申请日:2022-03-29
申请人: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科技大学 ,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竖井全断面掘进机滚刀结构及刀圈设计方法、掘进机,其中所述滚刀结构包括刀圈,刀圈为环状结构,并且刀圈的内侧面设计为形状曲线u1(y),刀圈的外侧面设计为形状曲线u2(y),形状曲线u1与形状曲线u2关系为:u2(y)=u1(‑y)‑2ky;其中,k为掌子面岩体表面的斜率,y为距离滚刀中轴线的距离;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有效避免滚刀刀轴受到额外弯矩,增加滚刀的整体性,提高偏心受载能力,减小滚刀偏心受载的工况,提高滚刀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961732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319238.5
申请日:2022-03-29
申请人: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科技大学 ,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竖井全断面掘进机滚刀结构及刀圈设计方法、掘进机,其中所述滚刀结构包括刀圈,刀圈为环状结构,并且刀圈的内侧面设计为形状曲线u1(y),刀圈的外侧面设计为形状曲线u2(y),形状曲线u1与形状曲线u2关系为:u2(y)=u1(‑y)‑2ky;其中,k为掌子面岩体表面的斜率,y为距离滚刀中轴线的距离;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有效避免滚刀刀轴受到额外弯矩,增加滚刀的整体性,提高偏心受载能力,减小滚刀偏心受载的工况,提高滚刀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309549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19043.9
申请日:2022-01-06
申请人: 北京科技大学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H13热作模具钢的生产装置,在舱体内设有铸模、环形磁场发生器和定向磁场发生器;环形磁场发生器的线圈组A套设在铸模的外部,线圈组A产生沿切向的环形剪切力;定向磁场发生器包括线圈组B和线圈组C,线圈组B和线圈组C相对设置在铸模的两侧;线圈组B和线圈组C共同产生沿径向的定向剪切力。该生产装置具有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实用性强的优点。在钢液冷凝过程中使用该生产装置,能够对钢液产生环形剪切力和定向剪切力,使得钢液的中心温度和边缘温度尽可能保持一致,减少温度差异对晶粒细化的影响,同时,定向磁场的存在,使得合金元素能够均匀的分布在钢液中,使得成品H13热作模具钢具有成分偏析程度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694820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140102.2
申请日:2016-03-11
申请人: 北京科技大学
IPC分类号: C09K5/06
CPC分类号: C09K5/063
摘要: 本发明属于纳米复合材料和复合相变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有机骨架基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方案首先选择合适的金属盐、配体以及无机相变材料基材,根据芯材的种类对金属有机骨架进行孔径孔道大小的设计和调控,以更好的匹配所要负载的相变芯材;将金属盐、配体、无机相变材料及添加剂进行共混,密封保温一段时间后,补充适当的水分,便得到水合盐-金属有机骨架复合相变材料。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所制备的复合相变材料,不但能够提高复合相变材料的热存储性能,而且可以有效避免相变相分离和过冷度等问题;用本发明制备的复合相变材料传热性能优异、循环稳定性好;该复合相变材料制备过程工艺简单,一步完成,无副产物,无需后处理,适合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624160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29947.X
申请日:2015-01-21
申请人: 北京科技大学
CPC分类号: B01J20/226 , B01J20/223 , B01J20/28002 , B01J2220/46 , B01J2220/4806 , B01J2220/4812 , C07F3/06 , C07F7/003 , C07F11/005
摘要: 一种导热增强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复合材料领域。制备方法首先选择性的制备一种比表面积大、微孔比例高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采用“一锅”法对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进行合成后修饰,调控孔道的极性及所含官能团,并在孔道内部固载金属纳米粒子,实现对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导热性能的增强;利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超大比表面积和纳米孔道结构吸附工业气体,导热增强型吸附材料能够实现对工业气体吸附与脱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快速传递的目的。本发明所制备的金属有机框架工业气体吸附剂,能够高效吸脱附工业气体并有效提高了吸附剂的导热性能,避免吸脱附过程中的热效应对吸附量的影响。本发明方法原材料价廉易得,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适合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3249645B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0397526.8
申请日:2021-04-13
申请人: 北京科技大学
IPC分类号: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50 , B21C37/02 , C21D8/02 , C22C33/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延性超高强韧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合金钢制造技术领域。所述钢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C:0.45‑0.55%,Si:1.8‑2.2%,Mn:0.5‑1.0%,Cr:1.8‑2.2%,Mo:0.4‑0.6%,Ni:1‑3%,0.02%≤V+Nb+Cu≤0.06%,0.005%≤Al+Ti≤0.01%,P≤0.01%,S≤0.005%,O≤30ppm,N≤40ppm,余量:Fe。本发明中通过Si、Cr、Mo等合金元素的联合使用,经相应热处理后,使该材料在具有超高强度的同时兼具良好的塑韧性;同时,合金成分中不含Co、W、Ce等贵金属,并减少Ni的使用量,大幅降低了制造成本,简化了制备工艺。同时,本发明所制备的高延性超高强韧钢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抗拉强度(Rm)≥2230MPa,屈服强度(Rp0.2)≥1450MPa,伸长率(A)≥13%,断面收缩率(Z)≥35%,冲击韧性(Aku2)≥50J。
-
公开(公告)号:CN110923573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1911188525.1
申请日:2019-11-28
申请人: 北京科技大学
IPC分类号: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8/58 , C21C7/00 , C21C7/10 , C21D6/00 , C22B9/18 , C22C33/04 , C21D8/0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高热稳定性的原位纳米相强化高强韧钢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强韧钢微观组织结构为回火马氏体以及弥散分布于基体中的纳米尺寸的氧化物‑碳化物复合原位纳米相,真空熔炼后采用喂丝的方式添加钛并通过电渣重熔获得目标成分设计范围的铸锭,并且在铸锭中含有大量的高熔点氧化钛原位纳米相,经过热轧和调质热处理获得具有高热稳定性的氧化物‑碳化物复合原位纳米相增强高强韧钢。本发明可以放宽调质热处理工艺窗口,获得具有高热稳定性的原位纳米相强化高强韧钢。
-
公开(公告)号:CN113355603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58345.6
申请日:2021-06-15
申请人: 北京科技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构功能一体化高碳阻尼减振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结构功能一体化工程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高碳阻尼减振钢,其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C≥1.2%,Si:1.5%‑1.7%,Mn:0.20%‑0.22%,Ni:2.15%‑2.25%,Al:0.25%‑0.27%,余量:Fe。本发明高碳阻尼减振钢的制备方法包括冶炼铸造‑轧制‑热处理工艺。本发明钢合金种类少,合金成分含量低,具有较高强度、较高冲击功和优良减振性能,能够起到降低生产成本和减振降噪作用。本发明对于结构功能一体化高碳减振阻尼钢的推广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069363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911304817.7
申请日:2019-12-17
申请人: 北京科技大学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位纳米增强高强韧钢的弯曲成形工艺实现方法,涉及金属成形技术领域,能够大大提高滚弯板材的成形质量和结构可靠性,且节能高效,能够降低技术风险,显著提高成形性和成形精度;该方法步骤包括:S1、根据所需板材的曲率半径,计算回弹前曲率半径;S2、根据回弹前曲率半径,确定上轧辊下压量;S3、将上轧辊下压量和摩擦系数、转速、轧制道次输入模型进行仿真;S4、对周向应变分布和残余应力分布得到板材的成形精度和成形性能;S5、判断成形精度和成形性能是否达到要求;若是,则应用于实际生产;否则,调整摩擦系数、转速和轧制道次的值,重新进入S3。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于滚弯成形的过程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863140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911074448.7
申请日:2019-11-06
申请人: 北京科技大学
摘要: 一种低合金超高强度结构钢及制备方法,属于合金结构钢技术领域。其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C:0.40~0.5%,Si:1.5~2.0%,Mn:0.5~1.0%,Cr:1.5~2.0%,Mo:0.2~0.6%,Ni≤0.05%,V≤0.05%,Nb≤0.02%,Cu≤0.05%,P≤0.02%,S≤0.03%,余量:Fe。制备工艺包括冶炼工艺、锻造工艺和热处理工艺。锻造采用三向锻造工艺进行锻造;先将铸锭加热到1150~1200℃保温2~2.5小时,始锻温度为1150±10℃,Z向墩粗至一半;再回炉加热温度为1050±10℃,X向墩粗至一半;再回炉加热温度为1000±10℃,Y向墩粗至一半,长宽互换。最后再按产品要求锻造或滚圆至相应尺寸的板坯或棒材;上述工序的终锻温度≥850℃;本发明的钢合金种类少,合金成分含量低,制备工艺简单,大幅降低使用成本,其力学性能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