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蔓延反应烧结Si3N4/BN复相可加工陶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72804C

    公开(公告)日:2008-03-05

    申请号:CN200610089013.6

    申请日:2006-07-28

    Inventor: 沈卫平 张强

    Abstract: 自蔓延反应烧结Si3N4/BN复相可加工陶瓷的方法,属于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领域。化学炉采用的埋粉为Si粉和Si3N4粉的混合粉,其配比为:Si粉含量为50~70重量%,Si3N4粉含量为30~50重量%;Si3N4/BN可加工陶瓷原料配比为:BN粉含量为15~35体积%,Si粉含量为65~85体积%,再外加2~14重量%Al2O3粉,SHS反应的N2压力为4~10MPa。对于添加Si3N4粉稀释剂的Si3N4/BN可加工陶瓷原料配比为:BN粉含量为15~35体积%,Si粉含量为40~60体积%,Si3N4粉稀释剂的含量5~45体积%,再外加2~14重量%Al2O3粉,SHS反应的N2压力4~10MPa。其优点是:原料成本低,工艺简单,烧结速度快,效率高;产品可加工性能优良,适合制备一维,二维的大尺寸制品。

    压痕法测试韧脆转变温度、不同温度下断裂韧性和硬度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963447A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200610114207.7

    申请日:2006-11-01

    Abstract: 一种压痕法测试韧脆转变温度、断裂韧性和硬度的装置,属于材料的性能检测技术领域。装置包括:包括上套筒、下套筒、压头、绝缘陶瓷、固定板、电极、试样盒、观察窗、压盘、压球、保护气氛输入输出系统、温度采集控制系统,以及试样移动系统。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与洛氏硬度计、材料试验机等配合使用。该装置可以在室温至500℃测试梯度材料的韧脆转变温度、断裂韧性和硬度等性能。不但试验准确可靠,而且缩短制样时间和成本,更有助于降低成本和节约时间和能源,提高效率。

    自蔓延反应烧结Si3N4/BN复相可加工陶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03789A

    公开(公告)日:2007-01-31

    申请号:CN200610089013.6

    申请日:2006-07-28

    Inventor: 沈卫平 张强

    Abstract: 自蔓延反应烧结Si3N4/BN复相可加工陶瓷的方法,属于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领域。化学炉采用的埋粉为Si粉和Si3N4粉的混合粉,其配比为:Si粉含量为50~70重量%,Si3N4粉含量为30~50重量%;Si3N4/BN可加工陶瓷原料配比为:BN粉含量为15~35体积%,Si粉含量为65~85体积%,再外加2~14重量%Al2O3粉,SHS反应的N2压力为4~10MPa。对于添加Si3N4粉稀释剂的Si3N4/BN可加工陶瓷原料配比为:BN粉含量为15~35体积%,Si粉含量为40~60体积%,Si3N4粉稀释剂的含量5~45体积%,再外加2~14重量%Al2O3粉,SHS反应的N2压力4~10MPa。其优点是:原料成本低,工艺简单,烧结速度快,效率高;产品可加工性能优良,适合制备一维,二维的大尺寸制品。

    一种封存CO2全周期安全性监测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20261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216125.7

    申请日:2023-0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封存CO2全周期安全性监测方法和系统,包括:将待封存CO2的地质结构体及其周围一定范围确定为监测区域;在监测区域边界上通过钻孔布置微震传感器;在实施封存CO2之前开启微震监测数据分析系统,接收监测区域内的微震信号,判断钻孔扰动对监测区域的影响;在向地质结构体注入CO2的过程中,通过微震信号的位置判断注入过程的安全性,根据判断结果对注碳过程进行调整;在结束地质结构体注碳之后,对注碳孔进行封孔,并继续进行微震连续监测,通过微震信号判断CO2注入过程对监测区域的影响,对封存区域的安全性进行判识。本发明实现了对地质结构体封存CO2工程结构体全周期安全性监测,有力保障地质结构体CO2封存工程的安全。

    一种连续直通多孔材料的连铸设备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01879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62367.0

    申请日:2014-06-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多孔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提供了一种连续直通多孔材料的连铸设备与方法。连铸设备由坩埚、固体芯材固定装置、固体芯材束、温度控制器、铸型、冷却器、引锭杆和牵引机构组成;被铸材料熔体从坩埚流经固体芯材固定装置,进入铸型中,将固体芯材束完全包裹于其中,对铸型与固体芯材束末端对应位置的铸型温度进行控制,通过冷却器直接对引锭杆表面进行强制冷却,实现固体芯材束末端位置的被铸材料全部凝固,在牵引机构的不断作用下制备连续直通多孔材料。本发明连铸设备结构简单、操作维修方便、生产效率高、适用范围广,能短流程、近终形、高效率批量工业化生产孔洞的分布、数量和形状尺寸易于精确控制以及规格品种较多的高质量连续直通多孔材料。

    压痕法测试韧脆转变温度、不同温度下断裂韧性和硬度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501368C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610114207.7

    申请日:2006-11-01

    Abstract: 一种压痕法测试韧脆转变温度、断裂韧性和硬度的装置,属于材料的性能检测技术领域。装置包括:包括上套筒、下套筒、压头、绝缘陶瓷、固定板、电极、试样盒、观察窗、压盘、压球、保护气氛输入输出系统、温度采集控制系统,以及试样移动系统。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与洛氏硬度计、材料试验机等配合使用。该装置可以在室温至500℃测试梯度材料的韧脆转变温度、断裂韧性和硬度等性能。不但试验准确可靠,而且缩短制样时间和成本,更有助于降低成本和节约时间和能源,提高效率。

    一种铜银合金线材的短流程高效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18443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159108.X

    申请日:2015-04-03

    Abstract: 一种铜银合金线材的短流程高效生产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其特征是,采用温型连铸方法制备出具有沿长度方向取向度高的柱状晶组织、直径1~30mm的铜银合金线坯,温型连铸的拉坯速度为1~600mm/min;在室温或低于线坯再结晶温度20~50℃的温度下对线坯进行轧制或粗拉,再精拉到直径为10~50μm的线材。本发明的优点为采用温型连铸方法制备具有轴向取向度高的柱状晶组织的铜银合金线坯,其冷加工延伸变形能力优良,在线材拉拔过程中不易拉断,甚至可以省去中间退火工序,工艺流程短、材料利用率高、节约能源、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且线材的质量和性能优异。

    一种利用草类造纸黑液制备煤浆的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233647A

    公开(公告)日:1999-11-03

    申请号:CN98101428.3

    申请日:1998-04-24

    Abstract: 一种利用草类造纸黑液制备煤浆工艺,特别适用于处理草类造纸黑液污染并利用黑液制备煤浆,以灰分含量1—20%的煤为原料,粒度为0.001—50mm,其特征在于制备煤浆过程中加入了固含量为5—50%的草类造纸黑液,利用黑液中的木质素作分散剂,利用黑液中的水作分散介质制备煤浆,既节约了制备煤浆的药剂和大量的洁净水,又回收了黑液中的热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