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49108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110097163.6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F30/23 , G06Q10/04 , G06Q50/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轧高强钢板形缺陷全流程预测方法及图形用户界面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检测并统计最近预设时间段内的带钢生产反馈情况,筛选出生产中易产生分条侧弯的带钢的规格型号,并通过所述规格型号获取带钢从精轧出口到分条过程的带钢参数与生产工艺参数;根据所述带钢参数与生产工艺参数建立带钢从精轧出口到分条过程的侧弯度预测模型,获得所述规格型号的带钢分条后的侧弯度预测值;通过抽样检测法对所述规格型号的带钢的实际侧弯值进行测量,验证并修正所述侧弯度预测模型。本发明能够对不同工况下带钢分条侧弯进行预测,并设计了图形用户界面装置,能够清晰展示输入参数与最终侧弯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949108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097163.6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F30/23 , G06Q10/04 , G06Q50/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轧高强钢板形缺陷全流程预测方法及图形用户界面,所述方法包括:检测并统计最近预设时间段内的带钢生产反馈情况,筛选出生产中易产生分条侧弯的带钢的规格型号,并通过所述规格型号获取带钢从精轧出口到分条过程的带钢参数与生产工艺参数;根据所述带钢参数与生产工艺参数建立带钢从精轧出口到分条过程的侧弯度预测模型,获得所述规格型号的带钢分条后的侧弯度预测值;通过抽样检测法对所述规格型号的带钢的实际侧弯值进行测量,验证并修正所述侧弯度预测模型。本发明能够对不同工况下带钢分条侧弯进行预测,并设计了图形用户界面,能够清晰展示输入参数与最终侧弯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793571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410048545.X
申请日:2014-02-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自由规程轧制板形控制的连续变凸度轧辊辊形设计方法,特点是工作辊辊形采用分段函数形式表达,在辊身中部采用一正弦函数和一次函数叠加,在边部采用两个正弦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叠加的形式,上下工作辊采用反对称曲线。该辊形在多种宽度大量同宽轧制的自由规程轧制的常轧板宽范围内,辊缝凸度调控能力基本不随板宽的变化而改变,而在最小轧制宽度范围内,辊缝凸度调节能力与板宽近似成二次函数关系,空载辊缝凸度调节能力与工作辊窜辊量成近似线性关系。本发明使辊缝凸度调节能力在常轧板宽范围内基本保持不变,在不同的板宽范围内都具有充分的凸度调控能力,大大增强了轧机的板形控制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793571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48545.X
申请日:2014-02-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自由规程轧制板形控制的连续变凸度轧辊辊形设计方法,特点是工作辊辊形采用分段函数形式表达,在辊身中部采用一正弦函数和一次函数叠加,在边部采用两个正弦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叠加的形式,上下工作辊采用反对称曲线。该辊形在多种宽度大量同宽轧制的自由规程轧制的常轧板宽范围内,辊缝凸度调控能力基本不随板带宽度的变化而改变,而在最小轧制宽度范围内,辊缝凸度调节能力与板宽近似成二次函数关系,空载辊缝凸度调节能力与工作辊窜辊量成近似线性关系。本发明使辊缝凸度调节能力在常轧板宽范围内基本保持不变,在不同的带钢宽度范围内都具有充分的凸度调控能力,大大增强了轧机的板形控制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406366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356940.X
申请日:2013-08-1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1B3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辊缝凸度随板带宽度成近似线性变化的辊形设计方法,特点是工作辊辊身采用分段辊形,在辊身中部采用三次多项式曲线,在边部采用三次多项式与正弦函数的叠加,上下工作辊采用反对称的曲线。该辊形曲线在轧机所轧的带钢宽度范围内,能够使空载辊缝凸度调节能力近似与板带宽度成线性关系,在其他宽度范围内,空载辊缝凸度调节能力与板带宽度近似成二次函数关系;同时,空载辊缝凸度调节能力近似与工作辊窜辊量成线性关系。本发明使变凸度轧机辊缝凸度调节能力在设计要求的大宽度变化范围内与板带宽度保持近似线性关系,既满足了宽幅带钢轧制的辊缝凸度调节能力要求,又能增强大宽度变化范围内板带的凸度调节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80604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79596.7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5B19/408 , B21B37/58 , G16C60/00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跨工序的平整机轧制力计算方法和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包括:步骤S1、构建冷连轧过程控制模型,步骤S2、根据冷连轧过程控制模型,得到变形抗力数据集;步骤S3、根据变形抗力数据集,通过基于跨工序的数据融合进行平整轧制力计算。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平整轧制力精度低的问题,从而显著提高板带钢产品的板形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406366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310356940.X
申请日:2013-08-1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1B3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辊缝凸度随板带宽度成近似线性变化的辊形设计方法,特点是工作辊辊身采用分段辊形,在辊身中部采用三次多项式曲线,在边部采用三次多项式与正弦函数的叠加,上下工作辊采用反对称的曲线。该辊形曲线在轧机所轧的带钢宽度范围内,能够使空载辊缝凸度调节能力近似与板带宽度成线性关系,在其他宽度范围内,空载辊缝凸度调节能力与板带宽度近似成二次函数关系;同时,空载辊缝凸度调节能力近似与工作辊窜辊量成线性关系。本发明使变凸度轧机辊缝凸度调节能力在设计要求的大宽度变化范围内与板带宽度保持近似线性关系,既满足了宽幅带钢轧制的辊缝凸度调节能力要求,又能增强大宽度变化范围内板带的凸度调节能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