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5380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43336.1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2F12/00 , B22F12/50 , B22F12/52 , B22F10/28 , B22F10/85 , B22F12/57 , B22F10/37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5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多材料粉体可控分布的增材制造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料筒、定量供粉器、竖直储粉器、齿轮步进铺粉器、激光模块和成形平台;料筒为多个,下部设置定量供粉器;竖直储粉器包括多个竖向储粉管,竖直储粉器上部连接定量供粉器,底部连接齿轮步进铺粉器;齿轮步进铺粉器包括多个沿齿轮轴向分布的铺粉槽;齿轮步进铺粉器绕轴旋转,铺粉槽在转动到顶部时承接粉体,并在转动到底部时将粉体铺放到成形平台;成形平台具升降功能;激光模块将铺放好的粉体熔融凝固成形。本发明在单次铺粉过程中就可实现多材料粉末的任意分布,粉末床的平整度高;该方法储粉过程和打印过程可同时进行,减少了铺粉时间,效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05705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0968068.2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固含量纳米颗粒快干墨水、制备方法及制备零件方法,所述快干墨水制备方法包括:S1将设定配比的前驱体、纳米颗粒和快干溶剂混合均匀,得到基础溶液;S2添加分散剂或其衍生物,使得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所述基础溶液中,形成均匀的悬浮液;S3过滤去除所述悬浮液中的大颗粒及杂质,即得所述高固含量纳米颗粒快干墨水。所述制备零件方法包括:X1喷射打印坯体:X2激光熔融;X3后处理。本发明使用高固含量的纳米颗粒制备快干墨水,固含量可达50‑70wt.%,快干墨水喷射后迅速固化,确保每层坯体形状稳定;通过高精度激光器对坯体进行逐层熔融,熔融后的坯体无需进行传统的去粉和烧结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1987676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05212.4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08 , C22C38/12 , C22C38/16 , C22C38/14 , C22C38/58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50 , C22C38/42 , C22C30/00 , C22C30/02 , B22F10/34 , B22F10/28 , B22F10/25 , B22F10/38 , B33Y70/00 , B33Y10/00 , B33Y8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轻质合金钢领域,提供了一种增材制造轻质合金钢、制备及应用,所述轻质合金钢的原子百分比表达式为FeaMnbAlfNidMgCe;其中M为Cr、Mo、V、Ti、Cu中的一种或若干种,b=5~35at%,f=20~40at%,d=8~20at%,e=1~7at%,g=0~5at%。制备方法包括S1按比例配备各合金钢元素块体或粉末,熔炼为合金块;S2加工所述合金块,制备得到增材制造用粉末;S3将所述增材制造用粉末放入增材制造装置,选择打印参数,逐层打印成形。本发明大幅提高了打印轻质合金钢中的铝含量,成形性好,消除了裂纹和微裂纹,强度高,具有良好的打印性能和优越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90050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658506.7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型合金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激光粉床熔化增材制造的高强铜铁基合金及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按设定比例称取Cu‑Sn合金粉和Fe‑Cr‑Ni合金钢粉;S2将Cu‑Sn合金粉和Fe‑Cr‑Ni合金钢粉进行混合:S3按照待打印零件三维结构分层切片的结果,配置激光工艺参数,进行激光粉末熔化分层打印。所述高强铜铁基合金由上述方法制得。本发明合金的LPBF微小熔池单元和超快冷速的特点避免了偏析,缩短了液相相变停留时间,细化了第二相,实现了纳米球形软磁性颗粒的均匀弥散粉末;可以实现全等轴晶组成,晶粒尺寸约1微米;铜铁合金致密度高达99.5%以上,成型性好,强度高,可用于制备复杂结构零件。
-
公开(公告)号:CN11890957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68069.7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9J129/04 , C09J133/00 , C09J139/06 , C09J163/00 , C09J179/02 , C09J175/04 , C09J11/00 , C09J11/06 , B33Y7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增材制造领域,提供了一种高强度低残炭的双组元粘结剂、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双组元粘结剂包括第一组分、第二组分、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第一组分由低分子量聚合物组成,重均分子量范围位于2000‑20000间;第二组分由高分子量聚合物组成,重均分子量范围位于50000‑500000间;低分子量聚合物在打印喷射坯体初期提供结构支撑;高分子量聚合物用于提高坯体强度,并在热处理过程中降低杂质含量。本发明通过优化低分子量和高分子量聚合物的组合及比例,显著提高了坯体的机械强度,降低了坯体的杂质残留,尤其是碳残留。最终制备的坯体在干燥后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且杂质含量极低,大幅提升了增材制造制品的质量和性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