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型CuxSy半导体纳米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774871B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210252126.9

    申请日:2012-07-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型CuxSy半导体纳米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纳米材料制备和应用领域。所述纳米晶CuxSy的x/y=1.8,形状为球形,粒径为6~12nm;所述方法包括制备铜源、制备硫源、将铜源注入到硫源中加热反应得到胶体溶液,通过清洗和离心沉降得到所述纳米晶;所述纳米晶的晶相单一、分散性良好、尺寸和形貌可控,在整个近红外光区都有较强的吸收,吸收峰在1100-1500nm;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良好耐高温性和稳定性。所述方法产率高,可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将所述纳米晶应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器件中的空穴传输层,可以显著提高空穴传输层的传输能力。

    一种仿生脂质体纳米反应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944589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231735.6

    申请日:2022-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仿生脂质体纳米反应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涉及生物医药工程技术领域。所述仿生脂质体纳米反应器包括脂质体、类囊体膜片段以及电子供体。本发明将类囊体片段(Tk)整合到脂质体(Lip)中,并将电子供体加载到脂质体中,制备了一种仿生脂质体纳米反应器。本发明的仿生脂质体纳米反应器可被肾上皮细胞摄取,催化NAD+生成;并且在超声驱动下,其上的电子传递链将大量电子传递到细胞质,将NAD+还原成NADH,促进ATP的产生,使AKI在早期迅速缓解。此外,在电子存在的情况下,有效产生NADPH,从根本上阻止ROS等氧化应激的产生,可以高效避免AKI向CKD的发展。

    一种类囊体膜与NK细胞的融合细胞及其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51251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311164.6

    申请日:2021-0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类囊体膜与NK细胞的融合细胞及其构建方法,涉及生物学技术领域。类囊体膜与NK细胞的融合细胞的构建方法包括将类囊体纳米囊泡与NK细胞进行融合;其中每4×106至6×106个NK细胞加入粒径为200‑500nm,浓度为5‑80μg的类囊体纳米囊泡,通过聚乙二醇对细胞进行诱导融合。本发明首次将NK细胞与类囊体膜进行融合形成一个工程化的融合细胞,该融合细胞同时具备类囊体膜的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NK细胞的肿瘤靶向性以及杀伤性。

    基于核酸和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病毒双荧光标记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94295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332908.7

    申请日:2015-06-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核酸和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病毒双荧光标记新方法,属于化学及生物医学领域。具体步骤如下:合成甲硫氨酸类似物-叠氮甲硫氨酸及脱氧胸苷类似物-乙烯脱氧尿苷;将病毒加入宿主细胞进行侵染,之后分别加入叠氮甲硫氨酸和乙烯脱氧尿苷,利用核酸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实现了病毒核酸的乙烯基衍生和蛋白的叠氮基衍生;进而通过两个生物正交反应:四嗪—烯烃之间的Diels–Alder反应以及叠氮-环辛炔之间的无铜催化点击化学反应,自然地实现了病毒的核酸和蛋白的双重荧光标记。此标记方法简便、可靠,且可以应用于所有DNA病毒:包括单链DNA病毒和双链DNA病毒,以及包膜病毒和非包膜病毒,是一种绝对意义上的普适性病毒荧光标记方法。

    一种简便制备Fe3O4纳米团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35106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65320.2

    申请日:2013-08-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简便制备Fe3O4纳米团簇的方法,属于化学及生物医学领域。具体步骤如下:将固体NaOH溶解到DEG溶剂中,同时加热,升温至120℃,直到固体完全溶解时停止加热,得到NaOH储存液;将铁源、作为交联剂和稳定剂的PEI与溶剂混合;再加入NaOH储存液,加入至溶液中NaOH的摩尔浓度为0.03~0.4mol/L;然后升温至160℃~230℃;得到c-Fe3O4。产物的粒径均匀可控,水溶性和分散性好,具有很强的超顺磁性,且磁矩随着粒径的增大明显增强,表面包裹的PEI层所携带的氨基便于进一步生物功能化。

    一种p型CuxSy半导体纳米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774871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10252126.9

    申请日:2012-07-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型CuxSy半导体纳米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纳米材料制备和应用领域。所述纳米晶CuxSy的x/y=1.8,形状为球形,粒径为6~12nm;所述方法包括制备铜源、制备硫源、将铜源注入到硫源中加热反应得到胶体溶液,通过清洗和离心沉降得到所述纳米晶;所述纳米晶的晶相单一、分散性良好、尺寸和形貌可控,在整个近红外光区都有较强的吸收,吸收峰在1100-1500nm;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良好耐高温性和稳定性。所述方法产率高,可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将所述纳米晶应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器件中的空穴传输层,可以显著提高空穴传输层的传输能力。

    一种主动趋炎抗炎工程化外泌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17173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214385.0

    申请日:2019-1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动趋炎抗炎工程化外泌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所述外泌体以基于M2型巨噬细胞衍生的外泌体为载体,并将HAL以电穿孔的方式载入所述载体内,所述外泌体的平均粒径为120nm~250nm。将HAL与所述载体充分混匀于缓冲液中并放置于电穿孔容器中,使用电穿孔法使HAL进入所述载体内,电转15s,以上步骤均在-5℃~5℃完成,离心去除多余的HAL,得到所述外泌体。所述外泌体利用所述载体的抗炎与趋炎特性,可主动靶向到炎症部位处,同时可以逃避单核吞噬系统等多种生物屏障,靶向效果优于现有技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