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盂基座及肩关节假体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1824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318722.X

    申请日:2025-0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关节盂基座及肩关节假体,其中,关节盂基座包括:基板,包括连接面;连接柱,设置在连接面上,连接柱上设置有容纳槽;变形结合件,与连接柱连接并位于容纳槽处,变形结合件变形以具有位于容纳槽内的收纳状态以及伸出至连接柱外的结合状态。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关节盂基座与自体骨的连接可靠性较差的问题。

    氟改性聚醚醚酮/石墨纳米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和人工关节假体

    公开(公告)号:CN107698792B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1710822801.X

    申请日:2017-09-13

    Inventor: 马骏 庞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氟改性聚醚醚酮/石墨纳米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和人工关节假体。该制备方法包括:利用含氟有机化合物作为离子注入源,采用等离子体注入技术对聚醚醚酮/石墨纳米复合材料表面进行氟改性,在聚醚醚酮/石墨纳米复合材料表面负载氟原子。利用等离子体注入技术对聚醚醚酮/石墨纳米复合材料进行表面氟改性,提高了聚醚醚酮/石墨纳米复合材料的生物活性,有利于人体骨骼长入聚醚醚酮/石墨纳米复合材料表面,提高聚醚醚酮/石墨纳米复合材料植入物与人体骨骼的结合的牢固性,从而提高植入物的远期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在等离子注入技术实施时,采用含氟有机化合物为离子注入源,不会形成对聚醚醚酮/石墨纳米复合材料污染的杂质元素。

    椎体假体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983585B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710295125.5

    申请日:2017-04-28

    Inventor: 孟德松 李健 马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椎体假体,包括:椎体主体;椎体活动板,椎体活动板绕水平轴线可摆动地设置在椎体主体的端面上;其中,水平轴线垂直于椎体假体的矢状面。本发明的椎体假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融合后的椎体假体减少了人体活动度的问题。

    肱骨假体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603271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010575937.7

    申请日:2020-06-22

    Inventor: 马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肱骨假体,肱骨假体包括主体结构和连接结构,连接结构与主体结构的端部连接,连接结构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连接结构具有第一自然状态和第一收缩状态,连接结构在第一收缩状态下的径向尺寸小于其在第一自然状态下的径向尺寸,连接结构用于插入股骨的髓腔内。在该方案中,连接结构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在植入假体时,先使连接结构收缩,将连接结构穿入肱骨的髓腔内后,通过温度变化等条件使连接结构恢复到自然状态,这样连接结构的径向尺寸增大,从而提高了与髓腔内结构的连接可靠性,这样肱骨假体在长时间使用后也不易松动。而且,连接结构在收缩后也便于穿入肱骨的髓腔内,因此该方案还能够提高植入操作的便利性。

    氟改性聚醚醚酮/石墨纳米复合材料和人工关节假体

    公开(公告)号:CN107648672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710824005.X

    申请日:2017-09-13

    Inventor: 马骏 庞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氟改性聚醚醚酮/石墨纳米复合材料和人工关节假体。该氟改性聚醚醚酮/石墨纳米复合材料包括聚醚醚酮/石墨纳米复合材料和用于对聚醚醚酮/石墨纳米复合材料表面改性的氟原子,氟原子通过等离子体注入方式负载在聚醚醚酮/石墨纳米复合材料表面。本申请进一步利用等离子体注入技术对聚醚醚酮/石墨纳米复合材料进行表面氟改性,使聚醚醚酮/石墨纳米复合材料表面形成氟化物及含氟官能团,提高其生物活性,有利于人体骨骼长入聚醚醚酮/石墨纳米复合材料表面,提高聚醚醚酮/石墨纳米复合材料植入物与人体骨骼的结合的牢固性,从而提高植入物的远期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肱骨假体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603270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574941.1

    申请日:2020-06-22

    Inventor: 马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肱骨假体,肱骨假体包括主体结构和筒状结构,筒状结构与主体结构的端部连接,筒状结构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筒状结构具有扩张状态和第一自然状态,筒状结构在扩张状态下的径向尺寸大于其在第一自然状态下的径向尺寸,筒状结构用于套设在肱骨的残留端。采用该方案,在植入肱骨假体时筒状结构套设在肱骨的残留端,这样采用套接的方式实现两者的连接,与现有的将肱骨主体的一部分插入残留端的髓腔相比,连接更稳定,假体在长期使用后仍能够可靠连接。而且,筒状结构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可在连接之前将筒状结构设置为扩张状态,这样便于将筒状结构套在残留端上,然后使筒状结构恢复到第一自然状态,从而便于与残留端可靠连接。

    骨盆假体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464509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838330.0

    申请日:2019-09-05

    Inventor: 马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骨盆假体,在骨盆假体中设置有髂骨部件和髋臼部件,髋臼部件包括支撑部、弹性部、调节结构和固定部,支撑部与髂骨部件可拆卸连接,弹性部设置在支撑部上,固定部用于与残留髋臼连接,调节结构可调节固定部与支撑部之间的距离。通过该技术方案,髋臼部件可以与患者切除后剩余髋臼骨骼形成完整髋臼,保留骨骺,保证术后髋臼及股骨能够生长。随着患者年龄增长,可以通过调整固定部与支撑部之间的距离,一定程度地增大假体髋臼窝的大小,以免假体限制残留髋臼的生长。而且,弹性部可以替代切除的髋臼软骨的功能,不仅保证了髋臼原有解剖结构和弹性,而且随着患者股骨头变大,弹性部的弹性可以一定程度增大髋臼窝的大小。

    椎间融合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68147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718329.4

    申请日:2019-08-05

    Inventor: 马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椎间融合器及其制备方法,椎间融合器包括:第一多孔结构层,第一多孔结构层具有多个孔隙;第二多孔结构层,第二多孔结构层具有多个孔隙;实体结构层,实体结构层的一端与第一多孔结构层连接,实体结构层的另一端与第二多孔结构层连接;第一多孔结构层、第二多孔结构层以及实体结构层为由聚合物材料制成的一体成型结构,实体结构层的弹性模量小于第一多孔结构层的弹性模量以及第二多孔结构层的弹性模量。该椎间融合器具有良好的弹性性能,在植入后与人体骨骼具有良好的融合性,能够减缓或避免相邻节段的椎间盘退变,保证远期疗效。

    椎体假体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963523B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710296920.6

    申请日:2017-04-28

    Inventor: 孟德松 李健 马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椎体假体,包括:椎体主体;椎体活动板,椎体活动板绕水平轴线可摆动地设置在椎体主体的端面上。本发明的椎体假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融合后的椎体假体减少了人体活动度的问题。

    足踝关节融合组件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578022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732574.6

    申请日:2018-07-05

    Inventor: 马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足踝关节融合组件,包括:融合体,融合体具有植入端和固定端,植入端用于植入相邻两个关节之间;固定部,可转动地设置在融合体的固定端,固定部用于将融合体分别固定在相邻两个关节上。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足踝关节融合组件不能对严重粉碎性骨折、严重的骨缺损、骨质疏松及软组织条件不良的关节进行有效固定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